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施康强译文自选集/当代著名翻译家精品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施康强编著的《施康强译文自选集》收入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探讨表演艺术的《奇谈怪论》,小说大师巴尔扎克的异类之作《都兰趣话》,散文家阿兰融简洁与深刻于一体的《幸福散论》,随笔作家莫罗亚蕴含深刻哲思的《追忆似水年华》序,此外,还选收了纪德、萨特、加缪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优秀作品,题材各异而皆有可读可品之趣。

内容推荐

当代著名翻译家施康强,曾任中央编译局译审,一直以汉译法为业的他,于法译汉也足难得的高手,每有所悟发而为文,常能脍炙人口。

施康强编著的《施康强译文自选集》收入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探讨表演艺术的《奇谈怪论》,小说大师巴尔扎克的异类之作《都兰趣话》,散文家阿兰融简洁与深刻于一体的《幸福敞论》,随笔作家莫罗亚蕴含深刻哲思的《(追忆似水年华)序》,之外,还选收了纪德、加缪等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优秀作品,《施康强译文自选集》所选作品题材各异,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精湛修养、兴趣爱好与译文风格。

目录

(法)狄德罗

演员悖论

(法)巴尔扎克

都兰趣话

(法)阿兰

幸福散论

(法)纪德

乌有之旅

(法)莫罗亚

《追忆似水年华》序

(法)加缪

不贞的妻子

附录:施康强作品目录

试读章节

她果真拖着沉重的脚步直到旅馆的餐厅。丈夫突然变得不爱说话,要不就是诉说他累坏了,而她自己正在和一场感冒作无力的斗争,她浑身发烧。饭后她好不容易挪回房间,倒在床上。马赛尔跟着上床,他立即熄灯,也不向她要求什么。屋子里冰冷。雅妮娜感到寒气沁入肺腑,而她的体温却越升越高。她呼吸困难,她的血液在流动但不能给她带来温暖;她感到某种恐惧向她袭来,越来越大。她翻一个身,旧铁床嘎吱作响。不,她不愿病倒。她的丈夫已人梦乡,她也该入睡了,必须睡着。微弱的市声透过小气窗传到她耳际。摩尔人咖啡馆的老式留声机哼出她依稀可以辨认的曲调,这乐声像是被一片人语声托起来飘到她这里来的。她必须睡着。然而她情不自禁地却在点数黑色的帐篷,眼皮后面出现屹然不动的骆驼;她感到万分孤独。是的,她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来?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睡着了。

过不久她就醒过来。四周一片沉寂,除了市镇边缘有几条狗在万籁俱寂的黑夜中声嘶力竭地吠叫。雅妮娜打个寒颤。她又翻一次身,感到丈夫结实的肩膀紧贴在她的肩头,于是她在半睡半醒状态中霍然把身子蜷缩成一团,偎依在丈夫怀抱里。她堕入梦乡,但睡得不熟,她在梦中漂流,不知不觉中紧紧抓住丈夫的肩膀,好像这是她最安全的避风港。她在说话,但是嘴里发不出声音。她在说话,但是连她自己也听不清在说些什么,她只感到马赛尔身上的温暖。二十年来,每夜都是这样度过的,永远只有他们俩,她感到他的体温,甚至在病中,在旅途中,就像现在那样……再说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又能做什么呢?没有孩子!她缺少的不正是孩子吗?她不知道。她只是跟着马赛尔走,因为感到有人需要她而觉得满意。除了让她知道他很需要她以外,他没有给过她别的乐趣。显然他不爱她。爱情,即便在因爱生恨的时候,也不会那样绷着脸的。他的脸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总是在黑暗里摸索着相爱,谁也看不见谁。除了在黑暗中相爱,难道还有在大白天大叫大嚷着相爱的?她不知道,她只知道马赛尔需要她,而她需要他有这种需要,她日夜赖此为生,特别在夜里,每天夜里,当他不愿孤独无伴,不愿衰老,死去的时候。那时候他有一种偶尔她也在别的男人脸上认出来的执拗的表情。男人都是些疯子,他们唯一的共同处就是这种表情。他们平时道貌岸然,总有一天他们似癫若狂,绝望地扑向一个女人,为了在女人身上埋藏他们因孤独、黑夜而产生的恐惧。他们这样做的时候甚至不带欲望。

马赛尔伸一下身子,像是为了要离她远一点。不,他不爱她,他只是害怕所有除她以外的别的东西罢了。他们早就应该分开过,孤眠独宿直到老死。但是谁能一辈子独寝呢?有个别人这样做,他们离群索居是为了要完成某种使命或者曾遭不幸,于是他们每天晚上和死亡同枕共衾。马赛尔,特别是他做不到这一步。他是个软弱的、没有防卫能力的孩子,经受不了痛苦。他正是她的孩子,他像孩子一样需要她。这时候马赛尔发出一声呻吟。她把身子贴得更紧一点,一只手搁在他胸膛上。同时她在心里叫他的爱称,这名字是她从前给他取的,后来他们之间难得用过几回,每回都不去想它原来的意义。

她整个身心都在向他召唤,归根结底,她也需要他,需要他的力量,他小小的怪脾气,她也怕死。“如果我能克服这一恐惧,我就得到幸福了……”立即有一种无名的烦忧向她袭来。她挣脱马赛尔的怀抱。不,她什么也克服不了,她得不到幸福,她将要死去,还没有得到解脱就与世长辞。她心口发闷,有一个重负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她蓦地发现自己二十年来一直荷着这个重负,而此刻她用尽全身力气想摆脱它。她要得到解脱,即便马赛尔,即便其他人永远得不到解脱!她一下子醒过来,坐在床上,侧耳谛听仿佛近在咫尺的召唤。从黑夜尽头,从绿洲边缘传来嘶哑但不知疲倦的犬吠声,棕榈树林里刮过一阵微风,风声听起来像潺潺的水声。风来自南方,那里庄重又静止不动的天宇下,沙漠和黑夜交融,那里生命停顿下来,任何人都不会衰老,死亡。随后流水似的风声也寂止了,她甚至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听到过什么声音,除非有一个无声的召唤。这个召唤,她可以任意听取或者让它停下来,但是如果她不立刻回答它,从此她永远不能理解它的含义。是的,立刻回答,至少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

她悄悄地下床,站在床边,注意观察丈夫的呼吸。马赛尔还在睡。一会儿工夫,床上的温暖就离开了她,寒气渗入肌肤。借助街灯穿过百叶窗投下的微弱的光亮,她摸到自己的衣服,慢慢穿上。她手里拎着鞋子走到门口。在黑暗中她又等待片刻,然后轻轻地开门。撞锁咔嚓一响,吓得她不敢再动。她的心在狂跳。她竖起耳朵,听不出什么动静,这才放下心来,再去转动手腕。她觉得撞锁旋转老半天才到头。她终于把门打开,溜到门外,小心翼翼地把门带上。尔后,脸贴着门扉,她还在等待。一会儿她就听到像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马赛尔的呼吸声。她转过身子,迎面扑来冰冷的夜气。她沿着走廊奔跑。旅馆大门关着。她摆弄门锁的当口,守夜人睡眼惺忪地出现在楼梯口,用阿拉伯语对她说了些什么。“我就回来。”雅妮娜说。她投入夜的怀抱。

一串一串的星辰垂挂在棕榈树和房屋上空。她沿着短短的通向城堡的林荫道往前跑,路上阒无人踪。寒意弥漫静夜,没有阳光来和它争夺地盘;冰冷的空气灼痛雅妮娜的肺腑,她一个劲儿摸黑往前跑,什么也看不清。然而马路上坡那一头出现几点光明,弯弯曲曲朝她这边滚下来。她停住脚步,听到一阵像是昆虫振翅的声音……

序言

多年前写过一篇杂文,题为《“名牌”与“杂牌”翻译》。开头便说:

“没有一个民族像现代中国人那样,给了杰出的文学翻译家那么高的荣誉。我们给名作家出文集、全集,也给名翻译家以他们的名字出译文集:《傅雷译文集》、《杨绛译文集》等,还有一套中国名翻译家自选集。这些译家的名字好比是名牌商标,让读者/消费者一看就放心,就喜欢。一般的译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大名堂而皇之印在封面上,乃至把玉照和小传印在勒口上。而在国外,或者说按照国际惯例,译者的名字只能悄悄藏在扉页里,连波德莱尔译爱伦·坡的《故事集》都不能例外,更不要说专为译者出译文集了。”

鄙人虽也与文学翻译有缘,但此道于自己并非专攻,而且译品不多,所以从不以名翻译家自许乃至自诩。想不到,漓江出版社策划出一套翻译家自选集,竟然采及葑菲,抬举我也上榜。若是婉拒,既辜负出版社的盛情,复有矫情之嫌,因此只得配合。再说,活到现在这把年纪,借此机会回顾向来路,为自己的文学翻译劳作做个小结,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

当代中国大概不再有不纳入体制,如傅雷那样以卖文为生的翻译家。鄙人忝为专业翻译,职业翻译,但不以文学翻译为业。大学里读的是法国语言与文学专业。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外文出版局下属的《中国建设》杂志(现改名为《今日中国》)法文版工作,把中文的新闻报道译成法文。“文革”十年,乏善可陈。“文革”后,想换个单位。申请调动不易,适逢1978年恢复招考研究生,于是走了迂回路线,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在罗大冈先生指导下研究萨特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毕业后,入社科院外文所工作约两年,发现对文学有兴趣与研究文学是两回事。研究要求深入,锲而不舍,而自己的“治学”泛滥无所归。写论文,尤其专著,于我是很痛苦的事情。此一原因,加上待遇方面的考量,乃重操旧业,改换门庭,入中央编译局翻译国家领导人著作和政治文件为法语,最后混到做改稿和定稿,直到退休。

这期间和以后,由于当年北大的师友和社科院同事的关系,常被拉去做一些翻译。与多数译者一样,译什么书不是出于自己的爱好或选择,而是一种“派活”。因此我的译品很杂,除了文学,也译了些学术著作,乃至通俗读物。虽是“拉郎配”,碰巧也有原书颇投自己所好,于是先结婚后恋爱,很享受翻译的乐趣。即便不是自己所爱,既然“娶”了人家,自当善待,不能对不起原作者和读者。总之,敬业是对译者最基本的要求。

语言既可以是艺术,陈义高者乃认定文学翻译也是艺术。我略知此道甘苦,更愿意平实地说,文学翻译毋宁是一门手艺。译者是匠人,他加工的材料是外语,成品却是母语。理想的境界是,在“吃透”外语的前提下,译者如同那位金匠,收入本书的巴尔扎克那篇故事《坚贞的情侣》的主人公,精心打造每一件作品,务求在译文里准确传达原意,在最大程度上复制原文的精神和文字。然而,多数情况下,囿于学养、才情或其他原因,译者充其量只是接近这个理想。不成大匠,当为良匠。译文容有瑕疵,在所难免。不过,借用罗新璋先生的名言,“文学翻译”不是“文字翻译”。如果原作是文学性文本,理应要求译文在总体上也像原文一样,能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愉悦。

出版社希望我谈谈翻译经验,令我犯难。所谓经验,若泛泛而谈,类同正确的废话。说得太细,又成了翻译课上的案例。不得不谈的话,我贡献三条。

第一条,引申前面的说法,我倾向于“同化”而不是“异化”。翻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母语写作,但是我们在翻译时很难摆脱原文遣字造句的影响。设想我们在用母语写自己的文章,自说自话,那么表达一层意思可以有多种选择,而有写作经验的人往往能找到最佳选择。有了这种训练,即使我们在做翻译,为原作者代言,我们的思路也能打开。纵观广义的中国翻译史或狭义的文学翻译史,有名的,有建树的译家未必都是作家,但他们都能写漂亮的文章。还是罗新璋先生说得好:“译者不可无文(自己写的文章),无文的译者不是好译者。”因此,为提高母语书面表达技巧,有志于翻译者光是大量阅读好文章还不够,最好也动手写点文章:这是达到此一目的的最佳途径。

第二条:动手翻译前,先要为译文定一个调子。每个文学性文本,都具备两个基本属性。首先,它属于某种文体: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文论等等。其次,它呈现一种风格。综合起来,就是此一文本的调子。如以收入这个集子的译文为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施康强译文自选集/当代著名翻译家精品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施康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66658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3201040
中图分类号 I11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6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