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诗传典藏版)
内容
试读章节

长庚人梦,谪仙落凡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

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相逢红尘内,相知即是缘,纵使相隔了干百年,那一轮曾照耀过古今的明月,也会带来他的消息。

君家阿那边。故事从那里,才算得上开始。

翻开历史长卷,穿越时光的洪流,望红尘烟云过处,数残红点点。那清冷筝琴,那月辉皎皎,那西山残阳,那潺潺溪流……寻觅着谁的烟雨红尘。且梦回唐朝,望那遥遥盛世,荣华笼罩,在历史在红尘留下惊鸿一瞥。纵然是历尽时光洪流的淘洗,它依旧绚烂,繁华。

沏一壶香茗,品百态人生墨香描画,拨开繁华,寻君一生路。

开元盛世,民间一片祥和,圣皇的光辉照耀着五洲四海,也照耀着偏远宁静的青莲乡。青莲乡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与山纠缠,和水交颈,是这繁华盛世里的一叶青莲。

开元,是繁盛的一个顶点,葡萄美酒醉了汉宫秋,夜夜灯宵美如昼,小民藏米万担,国家库存殷实,私人仓库也丰足。社会安稳,每一天都是吉日。

杜甫《忆昔》诗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这就是历史上盛称的“开元之治”,是一段璀璨繁华的记忆。

李渊建立了唐朝,多年的战争使国家经济、政治消退,百姓也在慢慢开始新的和平生活;李世民开辟了“贞观之治”,唐朝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把唐朝推向了辉煌的顶峰。

盛世,圣主,亦多圣贤。

李隆基用臣不拘一格,敢于启用前朝老臣姚元之,并对其青睐有加。在这样的朝代不会有人再担心是否有用武之地,而是要充实自己的学识,为这太平盛世献上一份力。

圣皇的恩泽普照着青莲乡,青莲乡有一个少年,踌躇满志,也要立于朝堂之上,振威于四海之内,朝廷激辩,文采飞扬,为皇上分忧,为百姓造福。

这少年即是后世传诵的“诗仙”——李白。

人生百转,愿望会与现实异路,他当时不曾料想到,他的诗词会流传千古;他也没有想到,盛世流年没有成全他的一腔热血,他的未来怀才不遇痛了千年。

微风徐徐,伤了梦,浸了酒,是什么让回忆可以这么甜、这么美,却让现实充斥着无所不在的骨感。

溪水潺潺,漫过草,绕过山,在这个安静祥和的小山村里缓缓地流淌,伴着李白的青葱光年。

我们了解一个人,总习惯追根溯源,在窗边的残梦中牵着先祖的碎影。李白何许人也?即是要从先古溯起。

家世,是生命的底色,古代文人极为看重,它被看作是一种隐形标志。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的,自然是殊荣;出身于贫寒微末的,也总要追根溯源,找出一点华丽的牵念。

此种风气,李唐时期为盛,李白也未能免俗。他曾不仅一次地暗示自己与李唐天子的宗亲关系,天子是天命的尊者,沾了天子的光晕,底气总是会强半分。这事情真实与否,留下了诸多尚未可定论的疑惑。可越是无法定论的东西,越是令人着迷。

李白,在生命之初,就留下了不可参透的迷。

据唐朝李阳冰的《草堂集序》记载:李白乃五胡十六国之一的西凉国创建人武昭王的九世孙。待到隋朝末年,李白显赫的家族发生了一次变故:他的某一位祖先犯了罪,只好带着一家人背井离乡流落到西域一个小镇,隐姓埋名,客居他乡。

直到唐中宗神龙元年,李白一家才从西域返回内地,在西蜀绵州的昌隆定居下来,并恢复李姓。

P2-4

作者简介
孟凤梅,原名谭慧,内敛安静,清冷淡泊。擅弹钢琴、拉小提琴,喜爱古典诗词。喜用素素浅浅的文字,在浮世聊以自娱,慰藉流年。
目录

卷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长庚入梦,谪仙落凡

 天生聪慧,初露才华

 怀四方志,辞师远游

 以侠自任,赋凌相如

 年少气盛,干谒碰壁

卷二◎仗剑任侠走天涯

 匡山求道,顿悟风骨

 仗剑去国,初游江陵

 南穷苍梧,存交重义

 入赘安陆,结识浩然

 王公之门,弹剑而歌

卷三◎长安市上酒家眠

 初入长安,心雄万夫

 有志难酬,对月空叹

 去家为客,落叶何归

 报国无门,羽林遭劫

 青天大道,独不得出

 伤别长安,重返家园

卷四◎一入宫门深似海

 痛失爱妻,移家东鲁

 云开月明,金龟换酒

 奉诏入京,随侍骊山

 翰林供奉,政途坎坷

 黄粱一梦,前路未卜

卷五◎莫使金樽空对月

 八仙豪饮,力士脱靴

 赐金还山,泪别长安

 仙圣结缘,挚友情深

 访道求仙,石门伤别

卷六◎浮云蔽日使人愁

 南下越中,览古伤怀

 朝局动乱,冤案不断

 拂剑而起,刺探幽燕

 报国无路,再入长安

卷七◎乱世犹怀报国志

 心系天下,陈情无门

 黑云压城,穷途恸哭

 风波险恶,避世宣城

 烽火连天,奔亡避乱

卷八◎鹏翔余风激万世

 误投永王,蒙冤入狱

 身陷囹圄,以美为刺

 流放夜郎,巫山遇赦

 请缨投军,壮心不已

 一代诗仙,万世留名

序言

他自称青莲居士,也是诗国英雄;他生在喧嚷繁华的大唐,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鸿鹄之志,却无建功立业的报国之门;他曾隐于山林、纵酒酣歌,也曾挥毫狂饮、四方漫游,还曾供奉翰林、当朝为官;他有儒家仁民爱物的善心,也有道家的变化观,骨子里更透出墨家任侠的博爱精神。

他,便是飘然不群的诗仙李白。

登仙山,饮美酒,舞宝剑,赏明月……李白的诗自有一种洒脱豁达的大手笔,气势恢宏,傲岸不拘,想落天外,跨越时空,豪放飘逸,丝毫雕琢之痕也没有,增一分嫌长减一分觉短,那是信手拈来妙手天成的洒脱,读来荡气回肠。

那一首又一首诗伴着酒香,有“一叫一回肠一断”的相思难解,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进退不得,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崎岖坎坷。政治上的失意苦痛,成就了“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

他敢口吐狂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他敢辛辣嘲讽:“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他敢鄙蔑名利:“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他敢斥责皇帝:“斗鸡金宫里,蹴趵瑶台边。”他敢批判朝廷:“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试想,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君主国度,如若没有足够的勇气与胆识,谁敢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谁又敢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盛唐气象,孕育了这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一开口,整个大唐都为之沉默。鲜活张扬的个性,洒脱豪迈的作风,挥剑舞动的灵韵,飘逸纯粹的诗风,让他成了盛唐诗坛中最为绚丽的一笔,为其诗仙之名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痛苦、豪气仗义,全都达到了极致,狂飙突进,大笔横扫,洋溢着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展示了大气如虹、绚丽似霞、狂逸如仙的诗仙风采,为大唐诗坛倾入了一股狂流,令所有文人墨客为之一惊,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洞庭烟波,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终究,他找到了自己的世界,他登上了属于自己的顶峰。毕竟,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像他那样,把年少的梦梦了一生。他的浪漫,他的孤寂,他的狂傲,全都一点一点融化进他的酒中,挥洒在他的笔下,让千年后的人们醉在酒香里,醉在墨香中。

内容推荐

李白留给后世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孟凤梅著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诗传典藏版)》带你走进李白,走进盛世大唐,感受李白在那个恢弘时代里跌宕起伏而又传奇精彩的一生。

编辑推荐

盛唐气象,孕育了这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一开口,整个大唐都为之沉默。

他有儒家仁民爱物的善心,也迷恋道家的任运逍遥,骨子里更透出墨家任侠的博爱精神。他的浪漫、孤寂、狂傲,全都一点点融进他的酒中,挥洒在他的笔下。

本书为孟凤梅著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诗传典藏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诗传典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凤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908631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7-07
首版时间 2017-07
印刷时间 2017-07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70
CIP核字 2017007505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25.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