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高度,为当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新要求。从靠前外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的现状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看,生态文明建设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代表了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势。本书以此为契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渊源,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探讨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作者简介
龙睿赟(1981- ),博士、讲师,四川省井研县人。现任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廉政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近年来主要从事生态经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研究,主研、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重量和省部级项目4项。在《上海经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理论月刊》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目录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缘起
一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思想来源: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与超越
(二)真理阐释: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建构
(三)价值彰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
(四)价值评析:时代价值与历史局限性
二 他山之石: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观及其启示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观
(二)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政治观
三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二)“厚德载物”的道德主张
(三)“以时禁发”的开采原则
(四)“适度消费”的生活原则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
一 动力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现实逻辑
(一)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入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三)顺应民心、保障民生的必然趋势
(四)体现党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必由之路
(五)捍卫生态安全的必要途径
(六)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二 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一)开始萌芽(1948-1978年)
(二)初步形成(1978-2002年)
(三)逐步完善(2002-2012年)
(四)进一步升华(2012年至今)
三 演进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趋势
(一)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日益清晰
(二)在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三)始终围绕生产力发展的主线演进
(四)始终以满足人民实践的需要为目标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
(一)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的对立
(二)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的契合
(三)苏联社会主义生态问题的实质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的生态维度
(一)“以人为本”的生态维度
(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三)“绿色化”的价值取向
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
(一)“五位一体”总布局
(二)“美丽中国”战略构想
四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的基本思路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
(二)体现了中国发展理念的飞跃
(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四)提供了发展中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总结
(五)解决了中国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
一 生态经济建设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发展循环经济
(三)构建生态化产业结构
二 生态政治建设
(一)构建生态环境安全格局
(二)构建生态文明法制框架
(三)构建和谐生态政治关系
三 生态文化建设
(一)培育生态文明意识
(二)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四 生态社会建设
(一)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
(二)建设“两型社会”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五 基本经验
(一)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二)在生产力发展中和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经验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还需解决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契合问题
(一)市场逻辑与“生态理性”的背离
(二)社会主义制度对生态科技的利用
二 工业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
(一)中国的文明进程
(二)“两个文明”建设的相互依存
(三)“两个文明”历时向共时的转化
三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人“四大”建设体系的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理论的构建
(二)“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各部分功能的发挥
四 全球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一)生态帝国主义及其表现
(二)我国面临的生态国际责任
(三)应对生态帝国主义与承担生态国际责任的平衡
五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
(一)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几种生态文明思想的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龙睿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92276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千字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321.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