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馆/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幕

人物 王利发 刘麻子 庞太监 唐铁嘴 康六 小牛儿 松二爷 黄胖子 宋恩子 常四爷 秦仲义 吴祥子 李三 老人 康顺子 二德子 乡妇 茶客甲、乙、丙、丁 马五爷 小妞茶房一、二人

时间 一八九八年(戊戌)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

早半天。

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幕启: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

城都起码有一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的食品,价钱便宜,作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总之,这是当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

[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如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奇怪的意见也在这里可以听到,像把海边上都修上大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这里还可以听到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和煎熬鸦片烟的最好的方法。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个出土的玉扇坠儿,或三彩的鼻烟壶。这真是个重要的地方,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我们现在就要看见这样的一座茶馆。

[一进门是柜台与炉灶——为省点事,我们的舞台上可以不要炉灶;有些锅勺的响声也就够了。屋子非常高大,摆着长桌与方桌,长凳与小凳,都是茶座儿。隔窗可见后院,高搭着凉棚,棚下也有茶座儿。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有两位茶客,不知姓名,正眯着眼,摇着头,拍板低唱。有两三位茶客,也不知姓名,正入神地欣赏瓦罐里的蟋蟀。两位穿灰色大衫的,宋恩子与吴祥子,正低声地谈话,看样子他们是北衙门的办案的(侦缉)。

[今天又有一起打群架的,据说是为了争一只家鸽,惹起非用武力解决不可的纠纷。假若真打起来,非出人命不可,因为被约的打手中包括着善扑营的哥儿们和库兵,身手都十分厉害。好在,不能真打起来,因为在双方还没把打手约齐,已有人出面调停了——现在双方在这里会面。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

[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

[王利发高高地坐在柜台里。

[唐铁嘴趿拉着鞋,身穿一件极长极脏的大布衫,耳上夹着几张小纸片,进来。

王利发 唐先生,你外边蹓蹓吧!

唐铁嘴 (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是……

王利发 (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给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由柜台内走出,让唐铁嘴坐下)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

(松二爷和常四爷都提着鸟笼进来,王利发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先把鸟笼子挂好,找地方坐下。松二爷文绉绉的,提着小黄鸟笼;常四爷雄赳赳的,提着大而高的画眉笼。茶房李三赶紧过来,沏上盖碗茶。他们自带茶叶。茶沏好,松二爷、常四爷向邻近的茶座让了让。

松二爷

您喝这个!(然后,往后院看了看)

常四爷

松二爷 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 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 (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 (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 (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 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 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别的茶客依旧进行他们自己的事。王利发急忙跑过来。

王利发 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

常四爷 (闪过)你要怎么着?P1-7

作者简介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有名小说家、剧作家。1924年远赴英国留学,执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归国后曾在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北京市文联等职。1966年8月24日,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书评(媒体评论)

老舍先生永远活在他的作品中,活在一代代读者心中,活在人民中间。

——巴金

一句台词一个人物,演绎可感可叹的悲喜人生;一爿茶馆一个社会,映射沧桑变幻的炎凉世态!正因为有了《茶馆》这样深刻的经典作品,才使北京人极有才华的戏剧艺术家们纵横驰骋于世界舞台,使中国话剧艺术在国际上焕发夺目光彩。

——曹禺

目录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附录

序言

《茶馆》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葆有永久的生命力。

话剧作品《茶馆》分为三幕,三幕故事全部发生在北京一间名叫“裕泰”的茶馆之中,浓缩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每一幕写了一个时代,前后长达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的旧中国时期风云变迁、社会动荡,以裕泰茶馆里三个关键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在三个时代中各自的生活变化为线索,通过前后三幕七十多个人物角色的故事演绎,描绘了一幅跨越时代的历史画卷。

《茶馆》通过三幕话剧中上场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画面和人物生活。在茶馆里,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比较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晚清太监,有地方恶势力的霸主,也有说评书人、看相算命先生、农民乡妇等小市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阶层。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但作者并没有正面描述这些事件,而是通过这群人在一家老茶馆中发生的故事,通过各式人物生活的变化,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透露出了社会的变化。真真可谓是“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茶馆》的语言充满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味道,生活气息醇厚,有大量的方言词、叠音词和旧词语,形成了通俗浅白、朴素活泼的京韵语言风格。在人物的台词设计上,基本是老北京市民生活中的地道白话,质朴自然,有着民间语言的灵动和生趣。老舍娴熟运用北京语里的方言俚语、特殊词法和习惯句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心的艺术雕刻,使得全书语言俗白精致,既富有生活气息,又散发文学魅力,雅俗共赏,准确传达出了北京人民生活的精神气韵。本书保留了原著的特色语言和用词习惯,未作删改,帮助青少年对作品有更真实深刻的理解,是阅读老舍作品的理想版本。

内容推荐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亦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之一。剧中故事发生在北京城一家名为“裕泰”的大茶馆里,茶馆里人来人往,会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全剧通过对茶馆内各色人物生活变迁的描写,揭露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三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对立和冲突。作品表现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动荡与黑暗现实,是旧社会的一曲挽歌。

编辑推荐

老舍著的《茶馆》通过三幕话剧中上场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画面和人物生活。在茶馆里,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比较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晚清太监,有地方恶势力的霸主,也有说评书人、看相算命先生、农民乡妇等小市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阶层。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但作者并没有正面描述这些事件,而是通过这群人在一家老茶馆中发生的故事,通过各式人物生活的变化,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透露出了社会的变化。真真可谓是“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馆/中小学生课外必读文学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81963
开本 32开
页数 1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70
CIP核字 2017018522
中图分类号 I234
丛书名
印张 4.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