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十大地方王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遭蒋枪杀的“山东王”韩复榘

韩复榘(1890—1938),字向方,河北霸县人,1926年4月,与石友三投靠阎锡山,任山西陆军第十三师师长,后任援陕第六路军司令。后历任第二集团军第六军军长、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一师(后改称十二师)师长,河南省政府主席。1930年9月被蒋介石委任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和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重职,统治山东达八年之久,故有“山东王”之称。1935年4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抗战爆发后,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1938年1月24日,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被处决。

叛冯投蒋

1910年春,陆军二十镇驻扎在关外的新民府。这天正午,二十镇设在城外的招兵站门口,围了不少前来报名当兵的。第三营管带冯玉祥从招兵站门口经过,看见一个个子高大、虎头虎脑的后生,站在人群后面,默不作声。

“这是个当兵的料。”冯玉祥当下看中了他,便朝他走去。

“小伙子,哪里人?”冯玉祥问他。

“关里霸县人。”年轻人见是个当官的,并不感到胆怯,说话铿锵有力。

“叫什么名字?”

“俺叫韩复榘。”

“会认字吗?”

“在家随家父读了几年学馆。”

“好,我们二十镇正差个司书生,你跟我来吧。”冯玉祥说着,便叫来随从,把韩复榘带到自己的军营。

韩复榘出生在河北霸县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是清末秀才,在村里当私塾老师。韩复榘从小便跟随父熟读《四书》《五经》。韩复榘天性好动,从小喜爱舞棍挥棒,常常和一些破落子弟混在一起。

韩复榘十岁那年,义和团运动爆发。韩复榘有个叔叔韩洁亭早年参加过京奉路的修筑,接触过洋人,会说几句洋话,回乡后常常与人谈起洋人一些事情。义和团便把韩洁亭视为“二毛子”。一天,村里的义和团成员手持长矛大刀,把韩家团团围住,杀死韩洁亭,一把火将韩家的房子焚为灰烬。从此家境沦落,韩复榘被迫辍学在家。

韩复榘不务正业,染上了赌博的嗜好,而且赌运不好,最后弄得债台高筑,债主常常登门逼债。为了躲债,韩复榘便出走东北,打算投奔早年到东北谋生的大哥。

韩复榘到了关外,才发现出门时忘了带大哥的地址,大哥找不到,盘缠花光,正在走投无路之时,看见新民府招兵,便前来报名。

就这样,韩复榘在冯玉祥手下,当了一名司书生,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冯玉祥与王金铭、施从云等人响应,发动了滦州起义。失败后,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王金铭、施从云被斩首,冯玉祥、韩复榘等人被抓入大牢。

不久,清朝皇帝溥仪退位。于是,在监狱中准备砍头的冯玉祥和韩复榘保住了脑袋,被释放出狱。

1914年,北洋要员陆建章在陕西省当了督军,他重新起用冯玉祥,很快,冯玉祥便升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韩复榘跟随冯玉祥,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逐步得到重用,后升为旅长、师长,成为西北军的一名将领。

1928年春,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联合,举行所谓第二次北伐,向张作霖的奉军发起进攻。

韩复榘时任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在河北漳河大战中,奉方火力强大,韩军几次强攻都没有奏效,几个师长、旅长均受重伤,人员伤亡惨重。危急时刻,韩复榘举枪亲率大军发起冲锋,边冲边喊道:“我们只有前进,没有退路。攻不下阵地,总司令会枪毙我,与其被枪毙,还不如战死。”官兵们在他的鼓动下,拼死向前,终于击溃奉军。接着,韩军进石家庄,攻保定,直逼北京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被人称为“飞将军”。

不久,韩复榘的军队被南京政府缩编为第二十师,驻河南漯河,韩任师长。韩复榘到漯河后,心情很不舒畅,二次北伐胜利,冯玉祥手下的将领宋哲元、孙良诚、刘郁芬等人都当了省主席,鹿钟麟还到南京当了部长,而自己立了这么大的功,却反而被降职为师长,于是,他常常当着部下的面,大发牢骚。

后来,冯玉祥为了安抚韩复榘,委任他为河南省主席。正在韩复榘高兴之时,冯玉祥又派来参谋长石敬亭,接替了韩复榘二十师师长的职务。

二十师是韩复榘的老班底,旅长以下的军官大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如今石敬亭把师长的位置接替过去,只剩下省主席的空衔,韩复榘心里好不痛快,他开始对冯玉祥心存不满。

1929年春夏之间,蒋介石与冯玉祥发生矛盾,蒋冯合作宣告破裂。冯玉祥下令在河南、山东的西北军全部西撤到陕西、甘肃一带。

5月19日,冯玉祥在陕西华阴县召开会议,商议西撤问题。会议一开始,韩复榘便站出来反对,他说:“陕甘乃贫困之地,这么多的军队去了,怎么养得起?我的军队就留在洛阳和南阳一带。”

冯玉祥对下属一向要求很严,对高级将领也不留情,常常处以罚跪、站岗等体罚。有一回,韩复榘就被罚站岗两小时。这次听到韩复榘不听命令,当下即斥责道:“养不养得起军队,那不是你操的心。只要有我冯玉祥吃的,就不会让你韩复榘挨饿!”

韩复榘还想辩驳,冯玉祥已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不懂兵法,是小孩子见解。”  冯的这些话当场让韩复榘脸上挂不住,他认为冯是有意让他在大庭广众面前丢人现眼。

韩复榘愤而返回自己驻地,立即秘密召集二十师的旅、团长开会。会上,韩复榘愤愤地说:“今天开会,冯司令要我们把队伍往西北开拔,去西北干什么?那儿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弟兄们去喝西北风呀!我在会上顶了冯司令几句,他不让我说话,我要是再说,就会被拉出去了。回来后,我思前想后,决定脱离冯司令,另起炉灶。如果弟兄们愿意跟着我走,就跟我走。不愿意跟我的,我也不勉强。”

“我们愿意跟着韩师长走!”会上大家众口一词,表示要跟韩复榘一道,离开冯玉祥。

于是,韩复榘当即下令,赶走石敬亭,带走整个二十师往东开拔。

接着,韩复榘发出通电,表示拥护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中央,从而彻底背叛了冯玉祥。当时二十师驻扎在河南陕县附近的甘棠镇,韩复榘的这一举动,就被称为“甘棠东进”。P2-5

目录

第一章 遭蒋枪杀的“山东王”韩复榘

第二章 独霸广东的“南天王”陈济棠

第三章 一生反共的“湖南王”何键

第四章 老谋深算的“湖北王”何成浚

第五章 神秘病故的“四川王”刘湘

第六章 弃暗投明的“云南王”龙云

第七章 无可奈何的“贵州王”王家烈

第八章 不可一世的“青海王”马步芳

第九章 终死美国的“宁夏王”马鸿逵

第十章 杀人如麻的“新疆王”盛世才

内容推荐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复杂严重,派系纷争激烈不断。蒋介石为了收买人心,巩固其统治地位,给投靠在麾下的军阀们封官加爵。这些封疆大吏,长期独霸一方,以“土皇帝”自居,或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或阳奉阴违,对抗老蒋,形成国民党统治时期独特的政治景观。本书选取了韩复榘、陈济棠、何键等十个当时颇有代表性的“地方王”,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生动再现了民国时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国民党的腐败,以及蒋介石的统治策略。

《民国十大地方王》的作者郭化夷长期从事对台工作,对民国史有一定研究,从大量民国资料档案中,钩沉出一个个故事,许多资料尚属独家披露。

当年不可一世,如今结局各异:或弃暗投明,或客死海外;或命断黄泉,或终老台岛……

编辑推荐

郭化夷著的《民国十大地方王》是纪实文学。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派系纷争。蒋介石为了收买人心,巩固其统治地位,给投靠在麾下的军阀们封官加爵。这些封疆大吏,长期独霸一方,以土皇帝自居,或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或阳奉阴为,对抗老蒋,形成国民党统治时期独特的政治景观。本书选取了韩复榘、陈济棠、何键等十个当时颇有代表性的“地方王”,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生动再现了民国时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黑暗,国民党腐败,以及蒋介石的治国策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十大地方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化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5169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2015278362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