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理育种(Ⅱ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
内容
内容推荐
《生理育种Ⅱ: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为《生理育种Ⅰ:多学科联合改良作物适应性》的姊妹篇,两本书均为满足作物研究领域的同行们对大田作物研究的需求而著,其共同主线是提供可靠的表型鉴定理论和方法,涉及的范围从育种到基因挖掘。书中内容均以作者的早期著作《生理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为基础。本书遵循《生理育种Ⅰ》的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作物的多种表型鉴定方法,重点列举靠前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常用的田间表型鉴定方法,旨在为精准测量小麦全生育期的生理性状提供指导。本书包括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的测定,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光合作用与光截获、生长发育和农艺等性状的检测技术,以及田间表型鉴定的综合建议。本书适合从事作物种质资源、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理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篇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
第二篇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
第三篇光合作用与光截获
第四篇直接生长发育分析
第五篇作物观测
第六篇综合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一篇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和水分相关性状
第一章冠层温度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使用“第六感LT300”的详细建议
(八)准备工作
(九)试验测定
(十)测定完成
(十一)校准
(十二)数据和计算
(十三)故障排除
延伸阅读
第二章气孔导度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试验测定
(九)数据和计算
(十)故障排除
延伸阅读
第三章叶片水势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试验测定
(九)温室测定
(十)数据和计算
(十一)故障排除
延伸阅读
第四章渗透调节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温室测定
(九)田间测定
(十)实验室测定
(十一)数据和计算
(十二)故障排除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第五章叶片相对含水量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田间测定
(九)实验室测定
(十)数据和计算
(十一)试验样例(表5.1)
(十二)故障排除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第六章碳同位素分辨力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试验测定
(九)实验室测定
(十)质谱法分析碳同位素
(十一)数据和计算
(十二)故障排除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第二篇光谱反射率指数及色素测定
第七章光谱反射率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初始测定
(九)试验测定
(十)数据和计算
(十一)故障排除
延伸阅读
第八章归一化植被指数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试验测定
(九)测定完成
(十)数据和计算
(十一)故障排除
延伸阅读
第九章叶绿素含量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初始测定
(九)试验测定
(十)数据和计算
(十一)故障排除
延伸阅读
第三篇光合作用与光截获
第十章作物地面覆盖度
一、试验规划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二、目测法
三、数字图像分析法
(一)准备工作
(二)试验测定
(三)图片处理
(四)软件
(五)界面设置
(六)创建、记录并测试一个“操作”
(七)运行DGC运算程序
(八)图像自动批量处理
(九)数据处理
(十)范例
(十一)故障排除
延伸阅读
第十一章光截获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试验测定
(九)数据和计算
(十)故障排除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第十二章叶面积、绿色面积与衰老
一、试验规划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二、用自动面积测定仪进行损伤性测量
(一)步骤
(二)测定建议
(三)准备工作
(四)实验室测定
三、无损测量
(一)步骤
(二)测定建议
(三)LAI和/或GAI评分
(四)植株衰老的试验评价
(五)数据和计算
(六)故障排除
延伸阅读
第十三章气体交换与叶绿素荧光
一、试验规划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二、叶绿素荧光测定
(一)测定建议
(二)准备工作
(三)试验测定
(四)测定完成
三、气体交换测定
(一)测定建议
(二)准备工作
(三)试验测定
(四)测定完成
(五)数据和计算
(六)故障排除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第四篇直接生长发育分析
第十四章关键生育期的确定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小麦生育时期
(八)故障排除
第十五章当季生物量测定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田间测定
(九)实验室测定
(十)数据和公式
(十一)故障排除
第十六章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田间测定
(九)实验室测定
(十)分析
(十一)蒽酮法测定WSC含量
(十二)使用校准曲线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法
(十三)数据和计算
(十四)故障排除
第十七章测定水分、养分和根系含量的土壤取样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准备工作
(八)田间测定
(九)实验室测定
(十)数据和计算
(十一)故障排除
第十八章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一、试验规划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田间测定
二、方法A:全生物量收获
三、方法B:二次抽样收获
四、方法C:减少脱粒的收获
五、测定产量构成因素
(一)收获前的测量
(二)收获样品的测量
(三)收获数据的计算
(四)故障排除
第五篇作物观测
第十九章作物形态特征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性状测量
(七)性状观察
(八)故障排除
第二十章季节性损害的观测
(一)地点及环境条件
(二)时间
(三)植物发育阶段
(四)每个小区样本量
(五)步骤
(六)测定建议
(七)试验测定
(八)故障排除
第六篇综合建议
第二十一章良好田间操作的通用建议
(一)种质生理性状试验设计
(二)取样和样品选择
(三)进行测量和观察
(四)田间调查表和田间地图
(五)作物、地点和环境信息记录
第二十二章常用仪器介绍
(一)正确使用仪器
(二)样品干燥
(三)样品的精确称量
(四)常用的量程和单位
(五)仪器型号建议
附录一术语表
附录二缩略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理育种(Ⅱ小麦田间表型鉴定指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A.帕斯克(Alistair Pask) 等 编著;景蕊莲 等 译
译者 景蕊莲
编者 (英)A.帕斯克//(阿根廷)J.皮特拉加拉//(澳)D.马伦//(英)M.雷诺兹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520470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86
CIP核字 2017047514
中图分类号 S512.103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9
18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4-6435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