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语言与文化研究:第6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著作是多人论文合作而成,是一本高质量的论文集。本著作会通中外语言文化,立足学科建设前沿,注重基础应用研究,涉及到“语言与翻译”、“文学与艺术”、“新闻与传播”、“经济与管理”、“外语教学”、“靠前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朱文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已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学术月刊》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跨国界的追寻——世界华文文学诠释与批评》、《文学多棱镜——中国现当代文学散点透视》、《胡愈之评传》等3部,主编全国高校通用教材《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1部,主编《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丛刊共8辑。 目录 前言 认识自己与寻求意义 名家讲坛 散文诗创作手记(八则) 人文视界 鲁迅追随胡适的精彩合作——新青年社团中的胡适与鲁迅关系研究 在原始蛮荒状态与现代都市文明之间的“大循环”——评王安忆长篇小说《匿名》的“人类观” 安寿吉长篇小说《北乡谱》意义结构化的深层分析 美剧《尼基塔》的研究现状及设想 中国文献西译中的“中西合璧”现象及分析 略论尼采人生哲学对现代中国人精神重建的意义 华文文学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传记吗? 林语堂文化思想与闽南文化关系探析 诗少年:蓝星时期白蔌诗作探讨 澳华诗人许耀林的人格与诗风 死亡的阴影、旅行的诗意与爱情的疗伤——苏珊·桑塔格与三毛旅行文学创作比较研究 专题研究 大禹文化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新闻人的“工匠精神”请从“头”开始——从几篇高温天气消息谈导语写作中的问题 法语学生对翻译课程设置认可度的探究——以浙江民办高校为例 浅谈拉丁美洲西班牙语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绝美下的讽刺——浅析电影《绝美之城》影视视听语言 序跋评述 让心灵回到阅读——读宓月散文诗集《明天的背后》 一苑春花待采撷——郭抗非先生《天伦吟咏集》跋 生命之“在”与时空之灵——评陆新民诗集《在的时候》 究跨越之风,辟逾常之路——评凌逾《跨媒介香港》 留取涛声歌合契——海峡两岸“石获(沪)”学术研讨会记略 后记 编后漫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言与文化研究:第6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文斌,庄伟杰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4236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6-12-01 |
首版时间 | 2016-12-01 |
印刷时间 | 2016-12-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