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 |
内容 |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农村当知青,10年后回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评为教授,2010年起改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又旁及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中西哲学和文化比较、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等,并积极介入社会批判和热点问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已出版著作29部,译著7部。 目录 三、天启宗教 (Ⅰ.天启宗教的形成) (Ⅱ.绝对宗教的单纯内容:上帝化身为人的现实性) (1.神圣的自我意识的直接存在(69)2.最高本质的概念因个别自我使得抽象性与直接性同一而达到完成(88)3思辨的认知是绝对宗教的团契的表象(120)) (Ⅲ绝对宗教的概念的发展) (1.在自身中的精神;三位一体(179)2外化的精神;圣子的 王国(203)(1)创世(214)(2)善与恶(225)(3)复活与和 解(257)3在自己的充实状态中的精神:圣灵的王国(297)) 第三篇(DD)绝对认知 第八章绝对认知 (一、概念在前此各意识形态中的形成) (二、科学即对自我自身的概念式的把握) (三、达到概念式把握的精神向着定在的直接性的返回) 德汉术语索引 汉德词汇对照表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是邓晓芒教授的十卷本《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的最后一卷。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他自称此书是哲学体系的导言,出版于1807年。其内容分为三部分:即一、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二、精神:三、宗教和绝对知识。本卷的内容主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晓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75492 |
开本 | 26cm |
页数 | 5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1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9-01 |
首版时间 | 2017-09-01 |
印刷时间 | 2017-09-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大学师生和哲学社科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35,B08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94.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