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乐起田野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建朝,副教授,硕士,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曾任职于新疆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哈萨克一中国研究院,现任职于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主持、参加各类课题20余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文化部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4项等。出版学术专著《乐起田野——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传统音乐研究为例》《沙漠绿洲中的艺术奇葩——新疆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调查研究》。在重量、省级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CSSCI核心期刊论文16篇。 目录 编维吾尔族篇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基于当前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研究的思考 和田地区墨玉县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达斯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论维吾尔木卡姆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从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与伊斯兰教苏菲派仪式中的萨满舞蹈之关系说开去 从三重语境管窥伊吾县下马崖乡维吾尔族“苏乃孜”的当代文化变迁 南疆绿洲音乐田野调查中的体验——克里阳木卡姆与克里阳麦西热甫采访录 论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奎牙乡“皮尔”仪式音乐现象 维吾尔族民间说唱“达斯坦”的社会文化功能 功能视域中的达普研究 “恩主”——维系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生存的供养者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基于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下马崖乡维吾尔族“苏乃孜”田野调查而引发的学术思考 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库车县、和田地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海努克乡为例 新疆维吾尔民间说唱“达斯坦”的传承、保护与开发研究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新疆和田地区十二木卡姆的传承与保护 一部倾注了一位音乐学家生命情感的集大成之作——评周吉著《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 第二编哈萨克族篇 论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当代变迁 声音与乐器历史属性——以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弓弦乐器阔布孜研究为例 音乐功能论——以哈萨克斯坦克孜勒奥尔达市的伊斯兰教“聚礼”礼拜仪式研究为例 岁时节日与哈萨克斯坦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以克孜勒奥尔达市的两次节日文艺汇演为例 冬不拉——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族群记忆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群之家庭仪式及其歌曲述略 哈萨克斯坦国歌凯奏下的驰思——写在克孜勒奥尔达州庆祝哈萨克斯坦独立20周年文艺汇演之后 论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民间歌曲之体裁类型形成的历史制约性 后记 内容推荐 本著作主要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多个传统音乐种类的传承人、伴奏乐器、社会文化功能、传承与保护策略、当代变迁等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探究,揭示了两民族传统音乐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因此,本著作的研究既能够为两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研究提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乐起田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建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357313 |
开本 | 21cm |
页数 | 3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5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8-01 |
首版时间 | 2017-08-01 |
印刷时间 | 2017-08-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7.215,J607.236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1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5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