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砚文化(砚的魅惑)
内容
作者简介
唯阿,俗姓牛,牛筱刚,号色砚楼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七十年代生于废都西安,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2011年入鲁迅文学院研修。1990年开始发表诗、散文、现当代小说及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评文章,曾在南京组织校际“行动诗社”。后致力于小说创作,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不可能有蝴蝶》、《嘘,大海》等。
目录

辑一 访砚·论砚

 一 砚山行

 二 淄砚略说

 三 思州砚略说

 四 复兴或借尸还魂:青州石末砚略说

 五 砚本体论:“砚以用为上”浅说

 六 戏为咏砚六绝句并序

辑二 色砚新裁

 七 解“色”——米芾“色次之”究竟何意

 八 端紫——苏轼与端砚铭

 九 歙青——蔡襄与歙砚诗

 十 洮绿——康生的跋扈

 十一 澄泥砚与澄泥石砚

 十二 苴却砚

 十三 天下第一方宜宾七彩石砚

 十四 吴笠谷制陶渊明小像歙砚

 十五 马云和吴笠谷玩的是“神马”砚?

 十六 右文堂制泗水砭石砚

 十七 聚砚堂主人著《文海砚集》

 十八 色砚楼改制砚手记

辑三 端砚的魅与惑

 十九 为白端祛魅

 廿 端砚的墨池工艺

 廿一 砚文化的悖谬

 廿二 “端砚教师”,以及端砚的未来

 廿三 端砚的秘密

 廿四 蒲田青花与端老坑

 廿五 我在肇庆阅砚无数

 廿六 人与砚的相遇

辑四 开拓砚视野

 廿七 善书不择笔、墨、纸、砚

 廿八 四海之内的砚石

 廿九 古旧砚与新思维

 卅 石头的生命

 卅一 麒麟镌一一献给“书法江湖”的业余制砚师们

 卅二 石不能言最可人(代跋)

内容推荐

何谓砚?砚者,研也,将墨研磨为墨汁,供毛笔在纸上书写或绘画。

何谓砚之魅?砚,文房四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东方文明赖以传播、光大的文房器物。在砚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不断使用、改造,并将文化心理、审美意识倾注其中,使之最终成为东方文明中一道独特的景观——既是传统文化中的器物,又是传统文化本身。砚是雕刻、书法、绘画、造型等艺术的绝佳载体,其石质属性出于天然,又能流传久远,因而独具非功用的工艺或艺术价值。

何谓砚之惑?百余年来,传统受到现代的巨大冲击,毛笔书写被硬笔进而被键盘替代,墨汁的产生,又使砚的工具功能日益式微。吊诡的是,当下,在资本推动下,砚产业的发展反而极大繁荣,以赏、玩、藏为主体的需求市场勃然而兴,不可再生的砚石资源则渐趋枯竭……然而,砚的本体论,却被砚界无视。

《中国砚文化(砚的魅惑)》,是一个作家(唯阿)、一个砚研究者,本着写作的使命感,对砚文化进行探求和思考的结晶;是“五四”以来,首度由作家之流,以大视野观照砚,首度以现代汉语全方位阐述砚文化的著述。这不是一本常规的科普类砚书,它带有文化启蒙的深度。

编辑推荐

唯阿编著的《中国砚文化(砚的魅惑)》是一本砚文化审美读物,全书10万余字,32篇随笔论文,分布于“访砚·论砚”“色砚新裁”“端砚的魅与惑”“开拓砚视野”四个专辑,文中配精美砚图60余幅。这是一本从作家视角写作的关于砚的文化随想、杂感,以及砚学论文的合集,图书从中国文化大视野来解读传统文房器物“砚”,通过文房四宝的砚文化来弘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美感与魅力。图书不仅传播科普砚知识,也有文化启蒙的思想深度。这是一本原创的可读性强的文化读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砚文化(砚的魅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唯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678652
开本 16开
页数 1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7
首版时间 2016-07
印刷时间 2016-1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331
CIP核字 2016205372
中图分类号 K875.4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9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