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书房之玻璃孔雀/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小书房之玻璃孔雀》作者依列娜·法吉恩(EleanorFarjeon,1881~1965),1881年生于英国伦敦,1965年逝世,享年84岁。故事内容倾向性都十分鲜明。作者对穷苦的儿童怀着深切的爱和满腔的同情,把他们身上天真可爱的特点发扬光大,写出了他们的善良和真诚,赞扬了他们身上美好的天性。由于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这些作品也必然受到成人的喜欢,他们可以从中追忆自己的童年,思索作品深层的含义。

内容推荐

《小书房之玻璃孔雀》作者依列娜·法吉恩小时候偶然闯入了家中的小书房,如同发现一座满溢着知识芳香的奇幻殿堂,从此天天把自己关在里面读书、思考。读书给予她想象的力量,成年后,她写成了童话故事集《小书房》。《小书房之玻璃孔雀》收录了其中一部分故事,这些故事现实与想象交织,勾勒出穷苦儿童积极向上、天性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善良、真诚的美好品质,寄托作者对其深切的爱和满腔同情。

目录

第一章 离开天堂

第二章 贵小姐的玫瑰花

第三章 话说当年

第四章 康尼马拉的驴子

第五章 蒂姆

第六章 一个便士

第七章 我哄我的乖孩子

第八章 相思鸟

第九章 圣仙女安

第十章 玻璃孔雀

第十一章 善良的农庄主

第十二章 老倔头和小男孩

第十三章 潘妮奇

后记 关于“小书房”

试读章节

从前,天堂里住着三个小王子,分别叫菲利克斯、克里斯宾和西奥多。你如果想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让我来告诉你吧,那里有大片的苹果树、杏树、李树和桃树,还有铺满鲜花的神奇草地,一排排密密的白桦树如同绿色的帷幕,在草坪间笔直延伸,黄灿灿的玉米像金子一样,河流比银子还要闪亮。菲利克斯、克里斯宾和西奥多有自己的白刨、房子,还有自己的小花园,三个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他们随便做什么都行,所以经常会有一个人溜达出去,在某个小茅屋里待上一整天、一个月或一百年,这样的小茅屋像蘑菇一样在果树间冒出来,多得数也数不清。小茅屋漂亮极了,每个小王子看见了都忍不住要进去。还有那些草坪,上面盛开着那么多的鲜花,他们每次走过时都流连忘返,都要采摘一大捧五颜六色的神奇鲜花,拿回去送给伊冯娜。天堂里还有可以游泳、戏水的河流,可以攀爬的在风中呜呜作响的白桦。啊,你肯定认为三个小王子过得别提多幸福了。他们也确实如此。

这也不奇怪,因为有伊冯娜照顾他们呢。伊冯娜给他们扫地、铺床,在锅里给他们做好晚饭。她有三个水晶球,用其中一个来做这些事情,她会把球抛到空中,拍着巴掌喊出一个词的指令,如“长柄勺”“毯子”或“缝衣针”。当她把球接住时,长柄勺就在炉火上的锅里搅拌,舀出大勺大勺美味的水果,给西奥多炖晚饭;床上的毯子自动就把克里斯宾盖得严严实实;缝衣针呢,自己就穿上羊毛线,缝补菲利克斯长袜子膝盖上的破洞,那是他爬天堂里最高的那棵树时磨出来的。小王子们的鞋子从来不需要缝补,他们都穿着永远不会坏的木屐。  整个天堂里,只有一座花园他们从来没有涉足,只有一个茅屋他们从来没有找到门扉。那座花园绝顶美丽,那个茅屋特别离奇。有许多次,小王子们把小鼻子贴在花园的大门上,贴在灰蒙蒙的茅屋窗户上,使劲地看啊看,然而,除了一簇簇盛开在大门边的鲜花,除了窗玻璃上的污垢,几乎什么也看不见。

有一天,西奥多坐在房子旁,用刀子削一只小船,准备放在河里开,突然听见篱笆另一边有个尖厉的声音在发笑:“嗬——嗬!嗬——嗬!嗬——嗬!”他抬起头,发现声音是一个奇奇怪怪的小个子女人发出来的,她的眼睛特别亮,鼻子特别尖,西奥多以前从没见过这个女人。

“你笑什么?”西奥多问她。

“笑你。”亮眼睛的女人说。

“为什么?”西奥多问。

“因为你的鼻尖黑得像一颗黑色的小卵石。”

“如果你把鼻子贴在脏兮兮的窗玻璃上,”西奥多说,“你也会这样。”

“我做梦也不会把鼻子贴在脏兮兮的窗玻璃上,”小个子女人说,“除非有一个特别站得住的理由。”

“我就有理由呀。”西奥多说。

“请问,是什么理由?”

“我想弄清窗户后面住的是谁。”

“是谁呢?”

“看不见,所以不知道。”

“真遗憾,真遗憾!”小个子女人说。

“是吗?”西奥多问。

“啊,”小个子女人摇晃着脑袋说,“如果我想知道什么却没能知道,我是绝不会甘心的!”

西奥多看着小个子女人,突然觉得没弄清茅屋里住的是谁确实非常遗憾。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心里痛了一下。

“也许你能告诉我里面住的是谁?”

“不行,西奥多。”

“哎呀,你知道我的名字!”西奥多说。

“当然啦。你就是西奥多,我忍不住就知道了。我叫克拉丽奈特。”  西奥多又看了看她,发现她果真就是克拉丽奈特。

“好吧,克拉丽奈特,你为什么不能告诉我呢?”

“关于天堂的事,我什么也不能告诉你,因为我不属于这儿。我住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里,对世界上的事情无所不知。啊,知道什么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啊!”

“那你相信什么呢,克拉丽奈特?”

“比如漂亮的衣服。”克拉丽奈特说,“你看看吧!”她一下跳到路边一张板凳上,让西奥多看清她身上那件精美的蕾丝裙子和华丽的毛皮斗篷。她翘起一只小脚,指着高跟绣花鞋的鞋尖给西奥多看。

P3-6

序言

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

玛丽亚·耶稣·基尔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奖(以下均简称安徒生奖)是国际上公认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的最高荣誉奖项,其宗旨是表彰获奖者为青少年儿童文学事业做出的永久贡献,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过程中,提名作家和插画家的所有作品都要经过筛选。随着儿童文学的不断发展,安徒生奖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自1992年起,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成为这一奖项的最高监护人;从2009年起,韩国的南怡岛株式会社成为该奖项的赞助机构。

颁奖典礼在隔年举行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以下均简称IBBY)世界大会上举行,获奖者会被授予一枚刻有安徒生头像的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安徒生奖于1956年首次设立儿童文学作家奖,并于1966年增设了插画家奖。此后,许多优秀作家和插画家因获得这一奖项而永载史册。

推举候选人的任务由IBBY各国家分会承担。安徒生奖的评委会委员由各国家分会推荐,再由IBBY执行委员会选举产生。评委们来自世界各地,均为儿童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

我有幸在2008年和2010年当选为安徒生奖评委会委员,并在2012年当选为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我认为这是一项充满意义的工作,因为评委会必须通过两年严谨细密的调研,从来自世界各地申请评奖的作品中,选出美学与文学兼备、原创与创新并存的作品。在评选工作中,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评委会都会根据文学和艺术的评选标准,独立自主地作出裁决。

因此,当我获悉中国的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将要出版这套“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时,惊喜之余备受鼓舞:有了这套书系的出版,千百万中国少年儿童就获得了一把金钥匙,去开启由世界项级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共同建造的艺术圣殿。

最近,我曾两次受邀前往中国,考察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途中,我参观了多所小学,切身体会到阅读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阅读是一项高水平、高要求的脑力活动,它能拓宽思维,激发创造力,培养独立意识,等等。益处不胜枚举,而儿童阅读能否成功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具体落实,故学校教育可决定儿童的未来。

另一方面,出版社,特别是主要读者群为儿童及青少年的出版社,肩负的社会责任十分巨大,因为他们需要配备一支文学和美学素质兼备的专业编辑团队,以严谨的态度,在浩瀚的童书市场中,挑选出不随波逐流的精品图书。他们还应具备准确判断年轻读者需求的独到眼光,以培养读者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为出发点,对作家和插画家提交的作品进行最精妙的编辑。通过高屋建瓴的编辑工作,优秀的原创文本和插图甚至能够锦上添花,而且更加切合读者的品位。此时,阅读的过程,也正是因为编辑的努力,不知不觉间升华为一种美妙的享受。

综上而论,优秀的文本可助人拓展思维,增长知识,解放思想;出色的插画可助人提高审美,走近艺术,认识世界。因此,阅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的成长意义十分深远。

最后,我想借这篇短短的序言,衷心感谢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为这项庞杂的出版工程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我确信它将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令人永远铭记的里程碑。  (张天琪/译)

后记

关于“小书房”

小时候,家里有个房间,我们都管它叫“小书房”。说实在的,家里的每个房间都可以称为书房。楼上的儿童房里摆满了图书,楼下爸爸的工作间里也到处都是书。书排列在餐厅的墙上,还蔓延到客厅,爬进楼上的一间间卧室。生活中,没有书比没有衣服更让人难受。不读书就像不吃饭一样不正常。

在家里的所有房间里,只有小书房完全由书主宰,就像一座无人侍弄的花园,完全由花花草草主宰一样。这里没有分类,也没有任何秩序可言。餐厅、工作间和儿童房里的书是有选择、有编排的;可是小书房所搜集的书完全是个大杂烩:有从楼下整整齐齐的书架上淘汰的“流浪汉”和“丧家犬”,也有爸爸从拍卖场批发的包裹里掉出的“漏网之鱼”。垃圾不少,但宝贝更多。贵族名流与乌合之众混杂。对于一个随便看书、没有禁忌的孩子来说,这就像是摸奖和抽彩票。那间脏兮兮的书房,窗户从来不开,夏日的阳光透过灰迹斑斑的玻璃照进来,金色的灰尘翩翩起舞,为我开启一扇扇神奇的窗扉,让我领略到别样世界、另一时光的风景。那些世界里充满了诗歌、美文、故事和幻想。有古老的戏剧和传奇、古老的浪漫故事;有迷信、传说;还有被称为文学经典的佳作。有一本叫《佛罗伦萨之夜》的书深深吸引了我,另一本《霍夫曼故事集》则把我吓得不轻;还有一本《琥珀女巫》,跟我以前在那些深爱的童话故事里读到的女巫一点也不一样。

几个窄书架高高地贴墙而放,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书架顶上也乱糟糟地堆了一层又一层,几乎碰到天花板。地上这里一堆、那里一摞,必须抬脚迈过,窗户两边也堆满了书,一碰就倒。你看到一个书脊比较诱人,把书从书架上抽出来,哗啦一下,脚下又多了一堆新的书浪;然后,你把刚才不知何故吸引了你的这本书又丢进这片狼藉。在这间小书房里,我像查尔斯·兰姆①一样学会了见书就读。灰尘钻进鼻孔,使眼睛酸痛,我蜷缩在地上,或倚靠书架站着,身体不适,精神迷失。只有在停止神游的时候,我才会意识到自己别扭的姿势,和周围令人窒息的空气。我在异域神游,对我来说那里的幻想比现实更为真实,我扬帆远航,开始探险之旅,那里的现实经常比幻想还要奇妙。即使三天两头的咽喉肿痛跟小书房里的灰尘有关,我也无怨无悔。星星的灰尘,金色的灰尘,青草的灰尘,回归泥土、又以风信子的形态攀上大地妈妈膝头的灰尘。“这静静的灰尘,”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①说:

这静静的灰尘是先生和女士。

是姑娘和小伙子;

是欢笑、才能和叹息,

是衣裙和发丝。

还有一位英国诗人,维尔拉·梅内尔②,她在清理“每日里偷偷侵入”把光洁的东西变得黯淡无光的大量灰尘时,停下来思考:

然而,哦,我要赶走的这些灰尘

曾经是鲜花和国王。

是所罗门的神殿,是诗人,是尼尼微……

无怪乎当我两眼酸痛,悄悄离开小书房时,它斑驳的金黄色灰尘仍在我脑海里飘舞,它银白色的蛛网仍黏附在我精神的隐秘角落。无怪乎许多年之后,当我自己开始写书的时候,把虚构、现实、幻想和真实弄成了一个大杂烩。我一直没能把它们完全分清,这本书里诞生于那些灰尘中的一篇篇故事就显示了这一点。七个小女仆,拿着七把扫帚,扫了整整五十年,却一直没能扫干净我脑海里的灰尘,那些灰尘是消失了的神殿,是鲜花和国王,是女士的发丝、诗人的叹息、小伙子和姑娘的欢笑。所有那些美好的少男少女,就像扫烟囱的孩子,都会到某一间小书房里掸灰扫尘——如果幸运的话,偶尔会有惊喜的发现。

依列娜·法吉恩于汉普斯特德

1955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书房之玻璃孔雀/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依列娜·法吉恩
译者 马爱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772202
开本 32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4067096
中图分类号 I561.84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晥登字12131309号
版权提供者 北京百路桥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