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原来可以这样活
内容
编辑推荐

职业规划,不是宿命论,而是创命论。不纠结,换个姿势奔跑;有能力,人生步步成活。

如果你心怀梦想不妥协,如果你正因选择而纠结,如果你已厌倦你的职业,这本书就是你好的选择。

林少波的作品——《原来可以这样活》,帮你在迷茫时代做有定见的自己。

内容推荐

林少波的作品——《原来可以这样活》,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现状,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由职业规划中的“照镜子”开始剖析,通过职业哈哈镜、意识反射、痛苦投射等延伸到如何认识自己,进而做一个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接着,从“不纠结,换个姿势奔跑”“敢突破,拆掉思维的墙”“有能力,让你步步成活”“如果,你还有梦”等章节论述,层层递进,结合各种职业规划测量工具以及作者接受咨询的真实案例,涵盖了职业规划的各个维度,既有专业的职业规划、职业鉴定、心理测量方法,又有生动的案例和切合实际、可行性强的方法,为年轻人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提供引导,全面展示了如何成为迷茫时代的明白人、有定见的人。

目录

推荐序

序言

第1章 照镜子,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哈哈镜:职业发展的素颜照与艺术照

 厄里斯魔镜:照出心中的欲望与倾向

 意识反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痛苦投射:不从旧事件里学到坏经验

 心镜转向自己:观照你的心智模式

第2章 职业规划,真的不是鬼话

 职业规划是创命改命

 职业规划从何时开始

 直接的方式是职业测评

 职业规划不是包生儿子

第3章 不纠结,换个姿势奔跑

 渴望与目标:梦想要靠谱

 爱好与本领:转化是关键

 现状与演绎:自贬最可悲

 热情与事情:不要讨厌钱

 上班与创业:渠成水自来

第4章 敢突破,拆卸思维的墙

 安全感:何处安放青春

 星座:相信但不要迷信

 别再贩卖你的悲惨故事

 哪一种性格都可能成功

 不要被人际关系绑架了

第5章 有能力,让你步步成活

 不是活下去,而是活出自己

 能力是一匹野马,要驾驭好它

 从无意识无能,到有意识有能

 找到并修复你能力的“短板”

 磨好能力这把刀,要多多练习

第6章 奔跑吧,有爱必定向前

 成家立业,关键是责任感

 结伴旅行,判定人生伴侣

 世界这么大,有家就不怕

 你安好,他们是晴天;你更好,他们是艳阳天

 让爱成为生命的善循环,而不是恶叠加

第7章 如果,你还有梦

 不把梦想拱手相让,万一它实现了呢

 时光不曾辜负谁,最好的状态是做自己

 A4纸有N种用途,你生命有几种可能

 定位不定型,跨界让身份模糊道路清晰

 未来谁都没去过,不要轻易给它一个结果

后记

试读章节

职业规划分为三步走

职业规划不能盲从,也不能一味地服从与遵从既定模式。规划是为了实现,而不是为了规划而规划。要变通,注意因事因时因地的变化。职业规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不随便更改,手段可随时修正。

有人觉得现在做一次职业规划就可以了,以后都不用了。大学时候正好有时间去测评网站为自己进行职业测评,做出职业规划,做一次职业规划真的就可以了吗?真的以后就都不用了吗?当然不是。时代的变迁导致我们自己也在发生变化,正确的职业规划不是一次就可以了,而是先为自己做近期的职业规划,然后开始准备远期的规划,以便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由于人的判断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因此任何计划都不是第一次就完美的,职业规划也不是一次成型的,要根据外部的环境和个人的发展不断进行修正。外部的环境包括行业的趋势、企业的运营、家庭的变故,等等,个人的发展包括年龄的增长、兴趣的转移、能力的提升、职位的变迁,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人的决定。

职业规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不能随便更改,手段可以随时修正。完整的职业规划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放大痛苦,分析现状。

让优势更加精进,让劣势得到改进,让人生充满奋进。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你可以进行一次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做全面分析,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

环境评估,也就是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分析内外环境因素对自己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在制订个人职业规划时,要分析环境的特点、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角色、环境自己的需求及环境对自己的作用等。

为了更好地进行自我分析、规划人生,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在职业咨询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个人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检查技能、能力、职业、喜好和职业机会的有用工具。通过它,你会很容易知道自己的个人优点和弱点在哪里,并且会仔细地评估出自己所感兴趣的不同职业道路的机会和威胁所在。“S”代表Strengths(优势),“W”代表Weaknesses(弱势),“O”代表Opportunities(机会),“T”代表Threats(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做个人SWOT分析需要一些投入,要认真地对待,当然要做好的难度也很大,但是,进行一次详尽的个人SWOT分析却是值得的,因为当做完详尽的个人SWOT分析后,你将有一个连贯的、实际可行的个人职业策略供你参考。

第二步,树立目标,寻找信心。

一个人要谈在社会中发展自我,一定要先明白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我是谁?我在社会中能够争取到什么位置?我对社会有什么价值?我要做什么?我要去哪里?很多年轻人以为大学毕业了,就是人才了。抱着毕业证书到处去应聘:给我一个空间施展我的才能,结果一年换了五六个工作单位。难道是这些单位没有给你空间吗?不是,而是因为你没有正确地认识自我。

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定位时,需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依靠这些原则可以快速正确地缩小自己的定位选择空间,从而使职业定位开始变得清晰。

毕业生找工作时,有一个简单的参考思路是“五所”。

1.择己所学

大学读什么专业,毕业后一般去找什么样的工作,大家应该很明白这个道理。这个不用过多解释。

2.择己所爱

职业定位首先要想到自己喜欢哪种职业,或者对哪种职业比较感兴趣。研究表明,一个对所从事职业感兴趣的人,能够发挥其才能的80%至90%,且能保持长时间高效率、不疲劳;而对所从事职业不感兴趣的人,则只能发挥其才能的20%至30%,且容易精疲力竭。一般来说,只有从事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工作,工作本身才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才会变得妙趣横生,因此择己所爱是大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定位的首要原则。

P55-59

序言

序言 一切才刚刚开始

2015年,是大学毕业10年。

2015年,是我的《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第一版》出版第5年。

2015年,是我职业生涯换跑道的重要一年。

今天,刚好是2015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的天空,还是有霾,可阻挡不了再过几个小时就要跨年翻篇。

大家都在不停地做着各种总结。我只用了一个字——味,纪念我的2015。

香味与乡味,滋味与况味,都是我们一年下来孜孜以求的、念念不忘的、欲说还休的、留得住的、放不下的……

经常说人生如戏,可人生何尝又不是一场曼妙的宴席?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厨师与饕餮客,给自己买菜,给自己做菜,给自己上菜,给自己夹菜。

杨绛先生有过一段智言: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别的不说,就说星座,被黑得最多、各种吐槽的处女座。

记得初中毕业时写同学录,羞于写自己是处女座,改成了阴历生日的狮子座。如今想来,尤为可爱与可爱。

这10年,让我明白,人生是自个儿给自个儿的,而不是向外界乞来的。活给自己看,不与自己“作对”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对”自己。

处女座明星FBB有首歌:

世界经常用我们不解的方式

教会我们现实

也许完美就是一种奢侈

我却近乎愚蠢的坚持

那时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拿着打开未来的钥匙

也许有些单纯幼稚

对世界的热情不肯丧失

我打着代表胜利的手势

处女座所有的特质

是我独一无二的标志

是啊,万物生长,自有它的模样;枝叶蔓延,自有它的方向。是不退不让、卖力绽放,还是不躁不慌、安静成长?

迷茫时代,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张。活出有定见的自己,活出有预见的自己,敢想却不狂妄,能干且不勉强。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负责“颜值”,有的人负责“言止”;有的人负责“身材”,有的人负责“身份”;有的人负责“才华”,有的人负责“财产”;而你,可能是负责勤奋工作、认真生活。

这就够了,没有人可以嘲笑你的勤奋、坚持和努力。时间会让所有人看得见。

明天我就要迈入36岁,我没把今天当成终结,而是新一段旅程的起点。

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都是刚刚好。

我始终相信,35岁之前,所有的经历都是正向成长。成长过程中,被误解、被冷落,都不要怕,时间会见证你因努力做出的改变,试着用胸怀来等待、来接纳这种改变。

世界这么大,我们总要来看看,才不枉这一趟。每一次出发,换来每一次抵达。

2015味道,有道;2016未到,将到。

品尝别人,是为了更好地咂摸自己。

美味自己,是为了更好地体会世界。

后记

后记 鸡汤和干货,究竟谁更有用

2015年对我是很重要的一年。特别是《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畅销增订版》出版。

为了配合这本书的推广,我去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做讲座;到字里行间书店、华图教育在线、中文在线微课堂做了关于职业规划的主题分享。而这些讲座与分享,主题都是:“原来可以这样活”。

这个题目,最初是源自我和益悦心团队的王硕、白京交流了当下大学生和职场人的职业发展话题之后想到的。

当然,更深层次,是来自我想对“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做进一步升级。

我的职业规划其实是针对每个个案的,但写成书,又变成了一个普遍通用的规律总结,于是,一直以来,我的书被归类到心理励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鸡汤”。

那么,问题来了:鸡汤和干货,究竟谁更有用?

心灵鸡汤:“然并卵”?

如果你现在问问身边的朋友:“你造什么叫心灵鸡汤吗?”

他的回应的估计是“呵呵”“不看”“喝多了腻”……

他们理解的心灵鸡汤,是那些优美的散文、哲理小故事,是那些乍一看觉得很有道理、正能量的句子。

心灵鸡汤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是美国作家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写的一本通俗哲理小品文《心灵鸡汤》,精炼语言、哲理性故事,让其成为畅销书。就这样,大家最初将很多畅销书看作心灵鸡汤。因为畅销的原因,很多人纷纷效仿,于是出现了大量畅销书。

只是,在中国被过度热捧后,人们突然掀起了反心灵鸡汤热潮。出于对比效应,反鸡汤独特新颖的观点一度吸引了众人目光。

反鸡汤的人之所以反感鸡汤,不外乎就是拿“鸡汤”和当下比较流行的“干货”“硬货”这些所谓“实在”的来对比。与这些标榜“手把手”教你的东西相比,这些鸡汤虽然说得“有道理”,“然并卵”,“读再多也改变不了我的现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是让自己更迷茫!”

谁不是以鸡汤为底料?

其实,仔细想想,古往今来,从孔老夫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到“中国梦”,、从马云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到乔布斯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不管他们是编段子、谈梦想还是讲故事,谁不是以鸡汤为底料?

而那些所谓的“有用的”,真的帮助到了吗?真正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马云不可能告诉你怎么成为首富的具体方式,告诉你了你也学不会。最终你还是一样的“听着感动、看着激动、事后一动不动”。

……

其实,别人写的那些东西,并不一定会让你得到多么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如果能在你狼狈不堪的时候,让你心情放松和开阔一点,就是它温暖别人的最大意义。

而你最后的脚步和方向,也绝对不会完全朝着所谓的鸡汤文的路标牌奔去。它只是陪你走过这一段不那么明亮的时期,让你的心情好过一点,让你有勇气去直面惨淡的生活。

你会有自己的方向,你会有自己最好的安排,而那些给你带来一些温暖的东西,只是路边的平凡风景,陪你去看每一个星辰和日出。

等你有了自己的坐标和方向,那些曾经看过的故事,就已然过期报废。

我写的《内心强大是女人最好的优雅》《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有读者觉得我的文章有暖意,带给他们正面积极的能量;也有读者批评我功利主义、大道理……

我曾在一次大学里讲座向年轻朋友问了一句话:“大道理”如果是对的,为何不听!难道你要听那些甜蜜的小歪理吗?

美好的东西,只送给喜欢自己的人!

别人怎么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想做什么。我就是觉得这样写可以让自己更有力量点,同时,本着一颗真诚的心,为一些可以存在并有意义的事或人,用键盘做蒲扇,用字词做料子,用思维做鸡,努力煲一碗“心灵鸡汤”。

说服比压服更有效,越重要的人越需要。美好的东西只送给喜欢自己的人,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对手不喜欢你的,还冷言嘲讽的,借用鸡汤掌勺大师张嘉佳的一句话:不爱就滚球,去他娘,玩儿蛋,各自回家喝杯酒,哎唷天气棒棒。

因此,所谓鸡汤还是干货,全看喝的人、吃的人怎么看。

不必指望读一本书、了解几个观点、掌握几个技能就改变人生、影响世界。一个人在大学所学的课程和工作后掌握的技能,就如同一棵树上的那些枝桠,不是所有枝桠都能发出芽、结出果。这样看,好像有的课程、技能是没有帮助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没发芽、结果的枝桠,也是树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树的风景之一,有了它们,树才能根深叶茂。

消化、强化、转化,这才是读一本书永不吃亏、最划算的投资。

书评(媒体评论)

职业规划,是最近兴起的话题。若自己不是天才,规划百益无害。林少波先生的语言通俗,很亲切,不失为职业发展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国家心理咨询帅、职场真人秀《非你莫属》常驻专家 陶思璇

经常有人问我:“申晨,你能不能推荐一两本职业规划的书,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呢?”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好玩、好看、欢乐。大多数职业规划书苦大仇深,让人没有阅读欲望,现在我知道怎么推荐了:你可以看林少波老师的《原来可以这样活》。建立在趣味基础上的知识,才是我们想要的知识。

——熊猫传媒董事长、知名媒体人 申晨

现在很多商家利用年轻人的浮躁实现的商业目的。其实职场路很长,学东西,练本事,职位、待遇都是水到渠成的。很赞同林老师在《原来可以这样活》这本书里的观点,即“职业生涯三部曲”:做你所受——干你所长——选你所爱。推荐给广大小伙伴都读一读。——著名主持人、优听Radio首席内容官 许川

这是一本有味道的书,适合想让自己人生活出不一样味道的你。

——秋叶PPT创始人 秋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原来可以这样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少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311583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2016043174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