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被遗忘的梦

一座别墅紧靠在海边。

咸腥味的海的氤氲弥漫在静谧的朦胧的五针松甬道中间,不断吹来的微风戏弄着橘子树的四周,拂来掠去,宛如用谨慎的手指抚摸着一朵绚丽多彩的鲜花。阳光闪耀中的远方,山丘,它们中间秀丽的房屋有如白色的珍珠在熠熠发光。几里之遥有一座灯塔,它像一根蜡烛似的笔直地矗向天际,在清晰明显、界限清楚的轮廓中间,一切都泛着亮光并浸入大海的湛蓝之中,如一幅闪光的镶嵌图案。大海动情地把它的波浪紧紧偎依在带有台阶的平台旁边——别墅就在上面。白色的光华映进大海,点缀着远处孤寂的闪光的船帆,越来越深入地升到一个宽大阴影下的庭院中的绿地上,并消失在疲惫的、童话般寂静的公园里。

上午的炎热压在沉睡的房屋上面,一条狭窄的铺着沙砾的小路像一条白线从房屋通向凉爽的望景台,台下波浪粗暴地不停地在冲击,噼啪作响,这些闪光的水珠子不时四下飞溅,由于刺眼的阳光扩散成钻石般的彩虹的光华。熠熠发亮的太阳光芒一部分洒落在五针松树叶上,这些树叶浓密的靠在一起,宛如在窃窃私语;另一部分由一把张开的日本雨伞遮挡住,被刺眼的不舒服的颜色固定在欢快的形状上。

在这把伞的阴影中间,一个女人倚在一把柔软的草椅上,她把她漂亮的身躯舒适地偎依在软塌塌的纺织物里。一只消瘦的没有带指环的手像被遗忘似的垂了下来,轻轻地惬意地戏弄着一条狗的发亮的丝绸般的皮毛,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深色的长有黑色睫毛的眸子把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书本上,一刻也没有间断,眼睛里含着一丝强忍住的微笑。这是一双不安静的眼睛,长得大大的,在呆滞的、模模糊糊的光亮里显得更为秀丽。线条清晰的瓜子面庞所散发出的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并不是天然的、和谐的,而是把经过精心修饰的个别部分的美以一种精心的方式显露出来。表面看来是凌乱的鬈发闪闪发光,散发着芳香,仿佛一位艺术家的精心之作,在阅读时围绕唇边现出的微笑露出牙齿那洁白光滑的珐琅质,可就是这种微笑也是一种多年览镜得出的结果,但现在已经成了固定的、无法摆脱的一种习惯的艺术了。

沙砾上响起了一种轻微的沙沙声。

她望去,姿态没有任何改变,像一只躺在耀眼的灼热的阳光里沐浴的猫一样,她用炯炯发光的眼睛迎向来人。

脚步迅速走近,一个身着号衣的仆人站到她的面前,递上一张狭长的拜访名片,然后后退少许等在那里。

她读着名片,表情显得惊愕,在马路上当一个陌生人向你亲切打招呼时,你就会有这样的表情。眼睛上面清晰而又浓黑的眉毛显出一道小小的皱纹,这是在费力思考的一种表示,随即突然在她的面庞上流露出一种欢快的光辉,眼睛在傲慢的光亮里闪动,她像在回想早就逝去的、完全遗忘的青春年华一样,而这个名字重新唤起了那个岁月的明快的画面。形象和梦幻重又获得结实的形体,清晰得如实实在在的一样。

“那么,”她突然清醒过来,转向仆人说,“这位先生当然可以前来。”

仆人迈着卑恭的脚步走开了。有一分钟的时间寂静无声,只有永不疲倦的风儿在轻轻吟唱,从充满强烈的正午阳光的山峰那边飘来。

突然间传来了轻快的脚步,它在沙砾路上有力地发出了响声,一条长长的身影直落到她的双足跟前,随即一个高大的男人站到了她的前面,她从她那臃肿的座位上伶俐地立起身来。

先是他们的目光相遇。他朝绰约娇丽的身躯抛去飞快地一瞥,而她在眸子里闪烁出一丝嘲弄的微笑。

“你真是太好了,还记得起我来。”她开始说,同时她把消瘦发亮、精心保养的手递给了他,他敬畏地用嘴唇吻了吻。

“仁慈的夫人,我要坦诚地对您,因为这是阔别多年以来的一次重逢,并且是,我感到害怕,好多年了。我到这里来,纯系一种偶然,这座宫殿的占有者的名字重又使我想起了你。我是因为他的杰出的地位才打听到这幢别墅的。这就是说我本来是作为一个深感内疚的人来到这里。”(P001-002)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有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丰富,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个短篇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性的极度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感动。——高尔基

茨威格和他的小说,是当代文学领域里对心理学的研究和表现最为深刻和透彻的。——孚克·米谢尔斯

目录

被遗忘的梦

生命的奇迹

灼人的秘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颗心的沦亡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看不见的收藏

日内瓦湖畔的插曲

巧识新艺

象棋的故事

作者年表

序言

译本序

19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大小仲马父子在法国文坛各领风骚数十年,成为法国文学史中非常独特的一景。这里介绍的《茶花女》,便是小仲马的青年之作,小仲马也因此一举成名。《茶花女》集多种纪录于一身:作为小说,它是世界上流传越来越广的名著之一;改编成戏剧,它成为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再由威尔第作曲改编成歌剧,它可以入选世界歌剧十佳;至于搬上银幕的版本就更多了,世界著名影星嘉宝等都饰演过茶花女。由此可见,《茶花女》是一部值得阅读的经典名著。

一、小仲马其人

大仲马(1802-1870)不甘心过穷苦寂寞的生活,21岁离开外省小镇维莱科特雷,来闯荡巴黎,准备闯进文学的殿堂。他一身清贫,只能和穷苦的女工同居。于是,1824年7月27日,即大仲马到巴黎的次年,小仲马就出生了,母亲是个小女工,名叫卡特琳·拉拜伊。

小仲马最早的记忆,正是在母亲居住的阁楼间,大仲马在孩子的吵闹声中创作剧本,最后终于不耐烦,抓起孩子扔到房间另一头。小仲马由母亲抚养,接受了母亲的通情达理和重视家庭伦理的观念。高大帅气而又感情不专一的父亲,令他又着迷又敬畏。

1829年,大仲马的剧本《亨利三世及其宫廷》演出成功,他名声大振,能同雨果、巴尔扎克等人比肩而立了。奥尔良公爵还聘他任王宫图书馆副馆长,他的生活优裕起来,却把小仲马母子安置到巴黎西郊帕西,既不娶卡特琳为妻,也不正式承认这个私生子。直到1831年,大仲马才立了字据,承认小仲马,但又让他离开母亲,住进了寄宿学校。小仲马因是私生子,受到同学欺侮,也正是在校期间,小男孩心中开始形成他成年后的主要性格:怀恨记仇,为人冷淡,怀疑一切,特别痛恨妓女。

小仲马15岁离开寄宿学校,进入名校波旁中学。他长成高个子小帅哥,穿戴时髦,受到父亲宠爱,出入咖啡馆和父亲的社交圈子。父子关系并不轻松,对于父亲频换情妇的放荡生活,小仲马总忍不住要说教。然而,他没有改变父亲的生活方式,自己反倒经不住诱惑依靠出手大方的父亲,终日无所事事,逐渐习惯公子哥儿的生活。他18岁有了第一个情人,常带妓女到他的单身公寓小套房,以致学业荒废,没能通过中学会考。

改变小仲马命运的事件,是他同名妓玛丽·杜普莱西的相识与相爱。1842年,小仲马在交易所广场看到一位头戴意大利草帽、身穿白衣裙的绝色女子,一见钟情,打听得知她是当时纨绔子弟、风流雅士趋之若鹜的风尘女子。他追求了两年,到1844年他20岁时,终于得到了比他大半岁的玛丽的芳心,成为她的“心上情人”。相爱仅一年,两人就因争吵而分手,小仲马给玛丽写了《绝交书》:“我还不够富有,能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去爱您;我也不那么穷困,能按照您的意愿去爱您。”

生活在金钱主宰一切的世上,小仲马明白必须多多赚钱,但他一无所长,好在他受了文学的熏陶,又有才华横溢的父亲做榜样。因此他决心走上文学的道路。

二、小仲马的文学之路

从1846年起,小仲马开始了文学创作,出了一本诗集《青春的罪孽》(1847)、一部六卷本的流浪汉小说《四个女人和一只鹦鹉的故事》(1846-1847)。初作虽不见佳,总算起步了。这期间.玛丽病重咯血,于1847年2月10日病逝,她的财物被拍卖。小仲马闻此噩耗,从旅途赶回巴黎,伤感之余,突发灵感:何不将他同玛丽这段感情经历写成小说?他又重读了17世纪法国作家普莱服神甫所写的名篇《玛侬·列斯戈》,边读边回忆,边回忆边构思,他独自住在“白马客栈”,用一个月的时间写成《茶花女》。

《茶花女》一炮打响,人们争相阅读。这真是个奇迹:大仲马如日中天,写出了《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受聘为历史剧院经理,又建成豪华别墅“基督山城堡”,自任堡主:而小仲马年仅24岁,就以《茶花女》一举成名。小仲马趁热打铁,从1848年至1852年,又一连创作了12部小说,如《一个女人的故事》(1849)、《特里斯唐.勒鲁》(1850)、《狄安娜.德.利斯》(1851)、《三强人》(1851)、《鬼魂》(1851)、《摄政王缪斯泰尔》(1852)等,数量不少,反应平平,再没有《茶花女》那种风光了。

读者不理睬小仲马的新作,仍然热捧畅销三年的《茶花女》。于是.小仲马接受别人的建议,想将小说《茶花女》改编成剧本,先是由父亲的一位成功的剧作家朋友帮助他改编。他对改编的剧本不满意,便决定独自完成,结果发现了自己的戏剧天赋:将题材强行切割成五幕,大段台词,精彩反驳,用日常口语表达浪漫情感。他给演员朗诵《茶花女》剧本时,有的人甚至失声痛哭。1852年2月2日,《茶花女》在巴黎“滑稽歌舞剧院”首演,大获成功,可谓19世纪法国舞台最重大的事件。观众中就有作曲家威尔第,他于1853年将《茶花女》改编成歌剧,而歌剧《茶花女》更是驰誉世界。

小仲马认为找到了最好的创作形式,他虽然又写了几部小说,如《珠光宝气的太太》(1853)、《克列孟梭案件》(1866),但主要精力还是投入了戏剧创作,陆续推出近20种剧本,演出受到不同程度的欢迎。如《金钱问题》(1857),写一个银行家为发财而不择手段,只遵从“做生意就是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的口袋里”的信条。《私生子》(1858)写一个富人诱奸了一名女工,得知她怀了孕便遗弃,而私生子长大成名后,他又想认儿子,自然遭到拒绝。《放荡的父亲》(1859)则写一个荒唐的老人和儿子同时追求一名少女,直到得知儿子与那少女真正相爱后,才改变放荡的行为。《欧伯雷夫人的见解》(1867),写一个乔治·桑类型的女子,主张要特别宽容地对待平民阶层、私生子,结果自己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同意儿子娶一个有私生子的姑娘,要么放弃自己的见解,欧伯雷夫人做出了勇敢的抉择。这部剧作演出非常成功。

从《茶花女》风靡法国时起,小仲马文学创作的最大变化,就是做起“命题文学”,即先确定主题,再编故事。他的剧作大都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设定不变的靶子,就是女人、金钱和腐化堕落。他驰骋文坛30余年,主要扮演道德家的角色,通过他的作品教育公众。正因为这种价值,他被遴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这是大仲马、巴尔扎克等名家都未能得到的荣誉。

小仲马开创了“命题戏剧”,就是要清算他创作《茶花女》时的那种激情,走上与《茶花女》背道而驰的一条路,另建他的文学王国。他成功了,到了1870年大仲马去世的时候,小仲马的荣耀已经完全遮蔽了父亲的名声,他拥有广大的读者和观众,被许多人视为他那时代最伟大的作家,就连乔治·桑、托尔斯泰、莫泊桑等名家都对他大加称颂。法国无论进入第二帝国时期,还是变成显贵们的共和国,小仲马始终以伦理的权威自居,高举社会道德这杆大旗。他不失时机地忏悔青春时期的行为:“读者朋友,我怀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写了所有这些剧本,唯独第一种例外,那是我花一周时间炮制出来的,单凭着青年的胆大妄为和运气,主要是图钱,而不是有了神圣的灵感。”

他所说的例外,当然是指《茶花女》,令人诧异而深思的是,对待给他带来最大名利的这部作品,他总是否定别人肯定的东西。那么,《茶花女》究竟是怎样一部作品呢?

三、《茶花女》的故事梗概

叙述者得知,刚去世的一个名妓玛格丽特·戈蒂埃的财物,将于1847年3月12日拍卖。玛格丽特原是贫家女,沦落风尘,凭其绝世的美色和高雅的气质,很快成为一代名妓。但是红颜薄命,25岁便病逝。叙述者出于好奇,到拍卖会买了一本有题词的书:《玛侬·列斯戈》。几天后,签名赠书的阿尔芒找来,要以重金购回此书,而书的主人慷慨相赠,感动了阿尔芒,阿尔芒出示他的情人玛格丽特临终时写给他的遗书,还答应下次来访,向主人叙述他和玛格丽特相爱的传奇经历。阿尔芒力主为玛格丽特迁坟,以便再见她一面,并为此大病一场。待病痊愈,阿尔芒才讲述他这段爱情经历。阿尔芒早已暗恋玛格丽特,相识之后,对玛格丽特表现出了特殊的关心,以真情打动了她。玛格丽特需要大量金钱来维持她的豪华生活,老公爵与伯爵给的钱还不够用,她不愿意阿尔芒也因此破产,便瞒着阿尔芒接待别人。阿尔芒十分伤心,写信表示断绝关系,随后又痛悔。二人决定租一座乡间别墅,一起度过夏季,过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玛格丽特考虑的是阿尔芒三个半月花完了一年的收入,还不得不去赌博,要把他从赌场拉出来;阿尔芒则考虑在巴黎,随处都能碰见玛格丽特的旧情人,令他心生嫉妒。在乡间别墅的平静生活中,他们倾心相爱,阿尔芒幻想着彻底改变玛格丽特的旧习惯,使之成为他最贞洁的未婚妻,再恳请父亲同意他俩结婚。阿尔芒父亲是C城税务总监,为人正派.素有名望,得知儿子已拿到律师证书,心中高兴,但儿子久不回家,又很担心,就借办事之机到巴黎看望阿尔芒,方始知道阿尔芒的放荡生活。阿尔芒发现玛格丽特的马车、珠宝首饰都神秘地消失,便去巴黎查个究竟,见到父亲,二人谈话不欢而散。父亲再次约见儿子,却留便条让阿尔芒等他,而他却赶到乡间别墅见玛格丽特,恳求她断绝与阿尔芒的关系成全他儿子的婚事。阿尔芒深夜赶回,发现玛格丽特脸色苍白、神情大变,次日催他务必去劝说他父亲。阿尔芒陪父亲一整天,再回乡下时,已是人去屋空。女仆说他走后一小时,玛格丽特就回巴黎了,连个字条都没留下。阿尔芒一头雾水,做了种种猜测,心中极度不安,等到凌晨两点钟,就连夜步行回到巴黎玛格丽特的住处,仍不见人,却从邻居手中拿到一封玛格丽特的信,说她另有情人了。阿尔芒极度悲痛,随父亲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再回巴黎,另择情妇,当众侮辱玛格丽特,以报绝情之恨。玛格丽特始终避让,最后去了英国,阿尔芒也去旅行,以便忘掉这一切。玛格丽特回巴黎后不久病逝,阿尔芒看了玛格丽特的女友转交给他的手记,才知道这种种谜团的真相……

四、《茶花女》的艺术特点

大仲马谈他们父子写作方式不同时,这样写道:“我呢,我取材于梦幻,我儿子则取材于现实。我闭眼写作,他则睁眼写作。我在描绘,而他在照相。”

小仲马又进一步说明:“对我们来说,臆造根本不存在。我们根本用不着臆造,只需观察,只需回忆,只需感受,再以一种特别的形式重新组合……”

小仲马处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时期,他的作品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尤其《茶花女》,是真实的故事和浪漫的手法相结合的作品,达到双重感人的效果。

小说一开头就明确表示:“我还没有到编造故事情节的年龄,也就只好如实讲述了。”作者还一再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书中的所有人物,除了女主人公之外,都还在世,都可以出面证明。即使女主人公,她的原型玛丽·杜普莱西,以“茶花女”为标志的名妓,事迹也早已广为流传,为世人所知了。因此,作者无须编造,只要如实叙述,投合公众比照求证的心理,很容易就能做到真实感人。

真实感人再加上真情感人,这正是《茶花女》的最大特点。1884年,F·萨尔塞这样评论《茶花女》:“这个年轻人根本不在乎规则,也不理睬他所不了解的传统习惯。他将这个热辣辣、活生生的故事搬上舞台,再现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这是舞台上所见到的最真实、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真情感人与浪漫主义手法相得益彰。小说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风流韵事,虽然通篇讲述一个青年和一个妓女交往的故事,但是通篇在写“纯真爱情”。阿尔芒一片真心,终于感动了茶花女,玛格丽特例外地动了真情,然而社会成见太深,故事自始至终,两人都在重重误解中表述这种心迹。社会的成见、感情的误解,对于这段爱情故事,反而起了催化剂和增效剂的作用。

小说叙事手法非常巧妙:第一人称叙述化为两人,作者小仲马以上流社会人士的面目出现,倾听阿尔芒讲述他的爱情故事;这就等于以第一人称间接地讲给读者,拉开距离,游刃有余。这是《茶花女》艺术手法中最高明的一招。

小说情节安排堪称妙构:前六章铺陈渲染,做足了文章,直到第七章,女主人公才出场。用十五章重点描绘两人的真爱与误会冲突,从而留下许多悬念,读到最后两三章,才真相大白,玛格丽特的无辜和为爱而牺牲自己的精神,极大地感动了读者,体现出爱情悲剧的力量。

还应指出,作者采用的日常生活用语,读来亲切,保证了小说的感染力。

也许直到1895年,他逝世的那一年,小仲马才真正明白:不管他写了多少作品,《茶花女》才始终是他成功的基点和顶点,也一直是对他评价或毁或誉的起点和终点。是年亡妻之后,他不顾女儿的反对,娶了比他小40岁的亨利埃特·雷尼埃。新婚半年之后,他便与世长辞,临终要求葬在巴黎蒙马特尔公墓,离茶花女玛丽·杜普莱西的坟墓仅百米。

李玉民

2007年4月于北京花园村

内容推荐

由高中甫等翻译的这本中篇小说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高尔基评价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编辑推荐

由英国茨威格所著、高中甫等翻译的这本奥地利近代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是一部文学史是人类从童真走向成熟的发展史,是一个个文学大师用如椽但笔记载的人类的心灵史,也是承载人类良知与情感反思的思想史。阅读这些传世的文学名著就是在阅读最鲜活生动的历史,就是在与大师们做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与情感交流,它会使一代代的读者获得心灵的滋养与巨大的审美满足。

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中外语言学习和中外文化交流为自己的出版宗旨,三十多年来,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社会科学著作和人物传记等,与国内翻译名家有着深厚的渊源。近年来,在市场化大潮的裹挟下,翻译质量急剧下降,出版物质量也令人忧虑。出版一套质量上乘、造福读者的高品位文学名著便成为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光荣使命。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国内翻译界的一致赞同与积极响应。这便是“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出版的缘起。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名著、国内最权威的译本纳入这一系列,不断地将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茨威格
译者 高中甫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49668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6-11
首版时间 2016-11
印刷时间 2016-1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35
CIP核字 2016257920
中图分类号 I521.4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