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外和谐楷模100例/100例经典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刘上洋主编的《中外和谐楷模100例》以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刻画了100多位中外和谐典型。这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夯实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必将起到很大的启迪和帮助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中外和谐楷模100例》是100例经典系列丛书之一,收集100多个中外和谐楷模,旨在帮助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观的深刻内涵。

《中外和谐楷模100例》由刘上洋主编。

目录

■人与社会的和谐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全都是胞波

 彝海结盟

 人民的“骆驼”

 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辈子做好事

 子弟兵的母亲

 “一团火”精神

 新时代的人民公仆

 带领农民致富的党支书

 痴心不改助学情

 帕米尔高原的“守护天使”

 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

 为圆一个梦

 小小理发师感动大上海

 七擒七纵

 传授藏汉文化的使者

 民族英雄与高山族同胞

 最美好的

 为穷人赢得尊严

■人与他人的和谐

 一卷钞票

 你们做得对

 言传身教育将才

 半床棉被的故事

 长征路上尝百草

 将军与数学家

 尊学生为先生

 “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

 三请齐白石

 永远做一名好医生

 温暖的拥抱

 孤寡老人的“好女儿”

 把知识教给大家

 “扫叶”和“踏雪”

 “仁义胡同”与“六尺巷”

 一颗热爱儿童的心

 不同寻常的帮助

 “你就是我的学生”

 永不磨灭的精神

■人与家庭的和谐

 让欢乐充满家庭

 永远娇艳的海棠花

 艰难岁月显深情

 留级生是怎样成长为院士的大孝至爱

 古稀老人的五位“慈母”

 不离不弃的艺坛伉俪

 母爱撑起生命的蓝天

 十一个孩子一个爸

 真爱无声

 背着婆婆去打工

 用爱演绎精彩人生

 苦难中奔跑的阳光男孩

 真情奉献的好军嫂

 举案齐眉

 永恒的爱情

 伟大的父爱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与儿子一起做实验的妈妈

■人与自身的和谐

 心愿

 弈棋拜师

 三让上将衔

 这样的条子我不能写

 公安部长补站台票

 坚决不用红旗车

 清廉将军的故事

 不使人间造孽钱

 蓄须明志

 可贵的气节

 骑着毛驴上北京

 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

 别人不干,我干

 当好心灵的“守门员”

 一位山里女人的诚信档案

 暮夜却金

 一颗都不会要

 温公还钱

 不怕受辱的总统

 胸襟博大的解放者

 最好的消息

■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设计师与绿化

 写诗护树

 苦斗沙海变绿洲

 在这里,藏羚羊是主人

 人间仙境的绿色长城

 大山深处的人鸟情缘

 送玳瑁回家

 环保公益广告第一人

 自然王国的保护神

 人与猴的故事

 神奇的鲤鱼溪

 黄鼠狼军营过年

 翠湖畔的老人与海鸥

 三峡珍惜植物的守望者

 丹顶鹤女孩

 “长城村”的“知耻碑”

 巧夺天工都江堰

 大诗人的生态观

 “左公柳”的传说

 白皮肤的猿猴

 男孩与小海豚

后记

试读章节

吃水不忘挖井人

瑞金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这里流传着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旱死老鼠渴死蛙,有女莫嫁沙洲坝。”这里不下雨的时候,地上露出一片白色的泥沙,沙洲坝就是这样得名的。

1933年4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由叶坪迁到沙洲坝。

一天,毛主席看到老表挑着满满一担浑水,关心地问道:“这水挑来做什么用?”老表回答说:“吃呀!”毛主席指了指水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表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听说这水是从一口塘里挑来的,毛主席让老表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口不大的池塘,杂草丛生,水混浊得可怕。一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毛主席皱了皱眉,对周围的乡亲们说:“你们就不能打口井吗?”有人迟疑着说:“沙洲坝人吃不得井水,这是命中注定了的。”毛主席一听就乐了说:“我就不信什么天命,我只知道革命。只要革了命,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我看还是打口水井好。”

9月里的一天,毛主席带着警卫员小吴,在池塘附近的草地上挖土。人们上前一看,原来他们是在查找水源。毛主席已经在草丛中画了一个圈,挖下去不深,坑里的土就比较湿润了。“行了,井位就定在这里,叫机关的同志一起来挖井。”毛主席说道,接着又对围拢来的乡亲说:“我先来找个有水源的地点,定个位,破个土。我知道你们迷信风水,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陉罪下来,让他来找我好了。”一席话让大家都开心地笑起来。

毛主席带头挖井的消息传遍了沙洲坝,乡亲们也纷纷带着工具一起动起手来,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短短的几天工夫,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终于挖成了。乡亲们奔走相告、欢呼跳跃,他们用双手捧起井水尽情地喝着,又清又亮的井水,一直甜到心坎里去了。后来沙洲坝的村民也都纷纷开挖水井,村民们吃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瑞金地处中央革命根据地,沙洲坝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军,当地的老表深情地唱起了这样一首歌谣:

喝口红井水,革命方向明。

喝口红井水,斗志更坚定。

解放以后,沙洲坝人民对这口井进行了全面维修,并且为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称——“红井”,井旁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1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点评】毛泽东带领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群众一道开挖的“红井”,是共产党和苏区人民血肉相连的见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造就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出现了富有时代精神的英雄模范,“为人民服务”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谢珈编写)

我们全都是胞波

中国与缅甸山水相连,兄弟情谊源远流长。在缅甸美丽的传说中,把中国人民称为自己的“瑞苗胞波”,在缅甸语中就是“同胞兄弟”的意思。

但是,过去由于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在中缅边境问题上制造了很多纠纷。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缅领导人多次友好互访,双方本着和平共处的原则,妥善解决了两国的边界问题。周恩来参加缅甸的泼水节,就是中缅友谊中的一个生动故事。

每年公历4月13-16日是缅甸人民迎接缅历新年的传统节日——泼水节,这是缅甸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时刻。1960年4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到达缅甸首都仰光,准备同仰光市民一起参加欢乐的泼水节活动。

午后不久,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中国客人穿上了缅甸服装和拖鞋。当他们穿着这些缅甸民族服饰到达缅甸总理官邸的时候,缅甸总理吴努风趣地问:“谁是中国人?谁是缅甸人?”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说:“我们全都是胞波。”主人和客人都爽朗地笑了起来。

这一天阳光灿烂,和风拂面。仰光市搭建了许多五彩缤纷的泼水彩棚。在缅甸总理吴努的陪同下,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来到欢乐的市民当中。泼水节的气氛活跃起来,有人敲锣打鼓,有人演奏各种乐器,还有人唱着歌颂中缅友谊的歌曲,不断听到人们高呼中缅友谊的口号,整个仰光市都洋溢着中缅友好的气氛。两国总理来到哪一座彩棚,哪里的泼水活动就达到高潮。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同仰光市民像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一样互相泼水,表达祝福的意愿。这一刻,很难说出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同年10月1日,周恩来总理与前来北京参加国庆活动的吴努总理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上签字,中缅边界正式划定,两国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点评】中国和缅甸是友好邻邦,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和平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推进了双边关系的稳步发展。事实证明,只有世界各国在相互关系中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局势才能得到缓和,世界和平才能得到维护。

(谢珈编写)

P3-6

序言

和谐是一种境界。和为贵,谐为美。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美在和谐。”音律和谐,才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才能形成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

和谐是一种理想。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

和谐是一种智慧。当前,我们既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既面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又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主动地、自觉地防止和化解各种困扰及风险的高超智慧,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党的追求、党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和谐是一种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和谐可以安邦,和谐方能兴国。13亿中国人民,4300万井冈山儿女和谐相处,紧密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任何奇迹都能创造。

和谐,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又包括人与家庭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人不但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既有独立的自我,但同时又是社会的一分子。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是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和谐。目前,我国、我省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人与社会和谐的因素,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有待认真解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每一个社会成员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当中实现人生的崇高价值;另一方面,社会也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环境和条件。从我省来说,要从欠发达的基本省情出发,千方百计抓项目,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努力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崛起、富民兴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高社会的和谐度。

人与他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宽厚,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团结、互助、友爱、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前,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内、党群之间,各阶层之间、不同地区人群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人与家庭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成熟、成长的摇篮;家庭是人成就事业、努力拼搏的情感港湾。家庭是否和谐,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稳定和积极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构建和谐家庭,首先要构建稳定的婚姻关系。婚姻是构成家庭的纽带,也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其次,要构建平等的家庭关系,男女平等,夫妻互敬互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赡养、尊敬老人;家庭其他成员民主平等,兄弟姐妹、婆媳、姑嫂关系融洽。第三,要构建和睦的邻里关系,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人与自身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各种和谐关系中,主动性都在人,人自身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其他和谐关系的关键。实现人自身的和谐,要求人的思想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人的心理处于积极的状态,乐观向上;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是能力的充分展示和价值的充分实现。人要达到自身的和谐,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必须尊重他人,遵纪守法,遵循社会的伦理规范;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技术,努力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增强自身认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创造、开拓进取的能力。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目前,我国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严峻挑战,已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在致力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省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让崛起的江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资源永续利用。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全部工作之中,又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建立起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广泛参与的共建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特别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典型的引领和榜样的示范。为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中外和谐楷模100例》,该书以生动的语言和感人的事例,刻画了100多位中外和谐典型,这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夯实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必将起到很大的启迪和帮助作用。

千载不移奋进志,万金难买和谐贵。和谐,顺乎时代潮流,合乎党心民意,是新时代的优美乐章,是新世纪的绚丽画卷。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期待着每一个赣鄱儿女去大显身手、大展宏图,去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后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论述,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江西省教育厅、江西出版集团等有关单位自2006年起陆续编辑出版了《中外道德楷模100人》《中外道德警示100例》《中外和谐楷模100例》《中外创业传奇100例》《中外应对危机100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例》《中外应对网络舆情100例》《红色经典传奇100例》等单行本,旨在帮助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和谐观的深刻内涵,帮助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分析研判网络舆情,切实提高处置网络舆情和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

100例系列书的编写得到了中共江西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原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和现任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同志亲自为这些书作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和主编,并亲自审定了全部书稿。本系列书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了使这套丛书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江西省委宣传部将其统一整合为《100例经典系列丛书》,交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进行重新修订和再版。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外和谐楷模100例/100例经典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上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2357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0
17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