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辈子干革命
内容
试读章节

为了以防万一,顾顺家的老爹顾老财决定把小儿子送出去。

顾顺家在汉口上学,半个月前回来给他爹过六十大寿,正事已完,顾老财打算让他去城里大儿子家住几天再返回汉口,没想到偏偏被“赤匪”堵在镇子里了。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那顾家的香火怎么延续?

顾老财已经年过花甲,是方圆百里的首富,有钱,但也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大顾顺国结婚多年,没有子嗣。顾老财从此有了心病:顾家的血脉也许就要靠小儿子承担了,所以这小儿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什么闪失。

镇口的枪声又响起来,顾老财不再犹豫。

“顺家啊,你过来!”顾老财招来了心神不宁的顾顺家。顾顺家皮肤白皙、高鼻梁、大眼睛、细薄嘴唇,用当年的时髦词形容,就像戏文里的祝英台。

顾顺家梳了一个城里学生流行的对开小分头,身穿小立领黑细布学生装,左胸口袋里插了一支亮亮的派克金笔,虽然只有十七岁,但细长的个头已经比顾老财高出了半个脑袋。

“你到镇外先躲一夜,镇子要有什么闪失,你立刻到县城找你大哥,让黑二混子和瘦猴跟着你,好不好?”

“那爹您呢?”顾顺家是孝子,舍不得爹爹。

“我老胳膊老腿的跑不动了,我还要看着这家。”

顾老财叫来黑二混子和瘦猴,嘱咐他们一定要把小儿子带出去,哪怕先在空空的野地里待着,也比在院子里瞅着子弹横飞强。

黑二混子粗粗壮壮,是顾家最得力的打手,瘦猴鬼点子多,两人在顾家都有七八年了,是顾老财最放心的家丁。

“老爷放心,”黑二混子把手枪顶上子弹,“我们带他从镇子后面的暗道里出去,我听那边没有枪声。”

精细的瘦猴给顾顺家换了一身庄户人穿的衣服,又在他白净的脸上抹了两把灶灰,这才放心出了后门。

黑二混子在前瘦猴在后,两人夹着顾顺家一出门就向北跑,刚过了第二个巷口,碉堡上的机枪声忽然没了。

片刻的安静中,黑二混子听见前面有杂乱的脚步声,他赶紧示意身后人躲避,瘦猴眼疾手快,把顾顺家拖到就近的一个草垛后面躲藏。

三人刚藏好,一队拿枪的红军就从他们躲着的草垛前跑过来。

刚到草垛边,脚步声忽然都停了,只听一个声音在问:“栓娃,还有多远?”

“过了前面这个巷子,就是顾老财家的后院门。”答话的是脆脆的童声。

“全体准备!”  一阵拉枪栓的哗啦声,第一个声音又响起:“栓娃,等你带路呢,你干吗啊?”

“我撒泡尿。”

响起了一阵哗啦啦的水声,随之跟来一股尿臊味,顾顺家赶紧屏住呼吸。

“好了,走。”那个叫栓娃的说。脚步声随之又起,听声音人数不少,草垛后面的三个人六只眼相互对望着,心中各自打鼓。

“爹爹危险了,你们……”顾顺家话刚出口,就被瘦猴一把捂住了嘴。

顾顺家被两人拖着拽着拉到镇子北头,枪声已经从顾家大院的方向传来了。顾顺家不由得哭出声来:“爹!”

栓娃。带路的那小子名叫栓娃!这个名字刻在顾顺家的心里了。这个叫栓娃的小子眼下就在自己的面前,顾顺家紧紧地攥住了拳头。

顶着红军帽的栓娃哪知道附近还有仇家盯着他,他一面带着小伙伴顾大宝烤斑鸠,一面吹嘘自己的光辉战绩:“你不知道,昨晚我可露大脸了……”

栓娃是小名,他姓周,大名叫周长河,家住河东周家湾。栓娃今年十四岁,人还没长开,小瘦脸尖下巴,凸脑门扁脑勺,大眼眶里滴溜溜地转着两粒黑眼仁子,高鼻梁翘嘴巴,嘴角一撇,露出的都是鬼主意。

周家湾人都姓周,全村一个家族,到栓娃这一辈,已经传了二十四代了。上十六代的周家老祖宗给下十六代的子孙定了族谱,共十六个字:“星辰辉光,永远久长,四体方园,风雨吉祥”。

栓娃这一辈在十六个字中排第八,是“长”字辈,这一辈的男人大名中间都有一个“长”字,比如他叫周长河,他的一个堂哥叫周长山,还有一个堂哥叫周长金。(P2-3)

作者简介
李宁,安徽省电视台综艺频道总监,策划有理论片《托起朝阳》(省五个一工程奖)、系列专题片《世纪彩虹》(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颁奖节目《国剧盛典》。
后记

只要周末不出差,我就回家看母亲。

每每走进那个院落,看见隐藏在绿树丛中的那一栋栋红楼灰楼,我就有一种心情宁静的感觉。

不管是红楼还是灰楼,都有些年份。最老的灰楼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的,最新的红楼也有三十年时光。走近了,你会发现砌墙的砖和奠基的石都已经不同程度地风化了。

这个院落原有四十来户住家,户主大都是老头,他们大有来头,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老红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我还没结婚,和父母一起住在这个院子里。

那时候这里很热闹,称呼老头都是军中的各种职务:司令、政委、军长、师长……

这些老头都不怎么穿军装,即使穿也是没有领章的军装。他们说话都操着乡音,其中不少和我老爸来自一个地方:大别山。

老头们没事,每天种菜、下棋、骂架、吹牛。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老子革命了一辈子……”

在这个院子里,听了不少老头吹自己在鄂豫皖打游击的故事,他们时不时也以揭露旁人的隐私为乐。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一个个朦胧的人物形象开始在我的脑海中转悠。

这种回忆还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当时我是知青,上山下乡回到了老家大别山。村里的老人告诉我,这个村子当年“闹红”走了十几个,如今活着的只有我爸了,这前后左右的村子当年出去当红军的有上百号人,掰着手指头数数,活到新中国成立的也数不上五个。

后村回来一个老头,当兵的历史比我爸还早,民国十八年(1929年)就参加了红军,他带回一个日本媳妇和一堆混血儿女。

我当知青五年,记不清在他家吃了多少顿饭,当年他的生活费只有老爸工资零头的三分之一。

从他口中,我听到了另一队红军的故事,他们似乎比留在大别山的兄弟们还苦,中央红军只过了一次草地,他们来回过了三次。

后来,老爸和那些老头都一个个陆续离开了,我一次次去参加用党旗覆盖的遗体告别仪式,按照他们的话说:他们“革命到底”了。

屈指一算,还有不到两年,就是建军九十周年纪念日了,最好的纪念,就是能让人知道一点他们的历史。

五年前我就构思这部小说,老爸并不是人物的原型,因为他和故事中虚构的主角形象差异大。

事实为证,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没有写进小说,我个子不高,年轻时常抱怨老爸,就因为他的基因,高个女孩都看不上我。

老爸说:“老子再高一点,就‘革命到底’,也就不会有你小子了。”  大别山的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擦”着头皮飞过,在他的头顶上留下一道弹沟的伤痕。

为了庆幸他能继续革命,也为了庆幸我能来到人世,我用他们最爱说的那句话作为小说的书名,改得文乎一点:《这辈子干革命》。

目录

第一章 冤家路窄

 一 栓娃

 二 石桥

 三 狗洞

第二章 再闹石桥

 一 错字

 二 堵截

 三 山杏

第三章 形势不妙

 一 阴谋

 二 受困

 三 撤退

第四章 白色恐怖

 一 屠杀

 二 陷阱

 三 相救

第五章 独闯虎穴

 一 当兵

 二 噩耗

 三 偷袭

第六章 狮子吞象

 一 岗位

 二 情报

 三 伏击

 四 婚礼

第七章 革命艰难

 一 跟踪

 二 失踪

 三 回家

第八章 路线斗争

 一 显摆

 二 疑虑

 三 立场

 四 分道

第九章 重要任务

 一 进城

 二 赴宴

 三 路劫

 四 布局

第十章 苦寒绝境

 一 内斗

 二 逃兵

 三 破阵

第十一章 洞穴篝火

 一 谎报

 二 手术

 三 药包

第十二章 和谈陷阱

 一 变迁

 二 扣押

 三 逃脱

第十三章 实战辩才

 一 违令

 二 禁闭

 三 交流

第十四章 冤家宜解

 一 醉酒

 二 退却

 三 返回

第十五章 欲擒故纵

 一 黑枪

 二 民情

 三 布放

第十六章 高河激浪

 一 争执

 二 缓兵

 三 双雕

 四 刺杀

第十七章 奇缘异分

 一 银圆

 二 心事

 三 学棋

第十八章 斗争升级

 一 时机

 二 舌战

 三 摊牌

第十九章 冰天雪地

 一 老抠

 二 医院

 三 冻伤

 四 救人

第二十章 虚张声势

 一 念妻

 二 令箭

 三 方案

 四游行

第二十一章 老婆为大

 一 犯上

 二 准备

 三 婚礼

 四 处分

第二十二章 荣归故里

 一 上坟

 二 往事

 三 旧地

 四 姐妹

第二十三章 老兵新传

 一 被黑

 二 复员

 三 山空

第二十四章 善意谎言

 一 秘密

 二 界限

 三 调查

第二十五章 造反有理

 一 像章 

 二 浴池

 三 抢人

第二十六章 大闹岳山

 一 绑架

 二 进城

 三 围歼

第二十七章 玩玩心眼

 一 报信

 二 巧辩

 三 追击

第二十八章 灾祸忽降

 一 抄家

 二 立场

 三 密信

第二十九章 风浪继续

 一 救兵

 二 仓库

 三 审问

第三十章 继续革命

 一 两难

 二 南下

 三 大事

创作手记

内容推荐

李宁著的《这辈子干革命》以两个从鄂豫皖大别山走出的红军人物为主线,用他们五十年的风雨人生和传奇,娓娓讲述了一个什么叫“干革命”和“这辈子干革命”坚定和自豪的故事。

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从“红小鬼”到开国将军的周长河原是一个儿童团长,因“革”了大地主顾老财的命,和顾家兄弟结下了血海深仇。而杨泽田是周长河的表哥,战功卓著,特立独行,红军时期当营长,抗日时期当团长,革命成功之后,他却反回归老家又当了农民。周长河和杨泽田自小一起参加革命,在鄂豫皖的反围剿失利后分离,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大别山老家相聚。两人不同的家庭背景、婚姻经历和人生历练,常常会有性格冲突,在动乱年代他们再次携手合作,一起革命,留下了一辈子跌宕不凡的革命传奇。

编辑推荐

李宁著的《这辈子干革命》是一部当代原创主旋律长篇小说,小说以两个从鄂豫皖大别山走出的红军人物为主线,用他们五十年的风雨人生和传奇故事,讲述了什么叫“干革命”。小说时间跨度大,从他们的童年开始,直至晚年,流畅的叙事和对话,生动地塑造出鲜活的人物,朴实里再现革命传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辈子干革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8681
开本 16开
页数 4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68
CIP核字 201623514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7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