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骆驼祥子
内容
试读章节

因为高兴,胆子也就大起来;自从买了车,祥子跑得更快了。自己的车,当然格外小心,可是他看看自己,再看看自己的车,就觉得有些不是味儿,假若不快跑的话。

他自己,自从到城里来,又长高了一寸多。他自己觉出来,仿佛还得往高里长呢。不错,他的皮肤与模样都更硬棒与固定了一些,而且上唇已有了小小的胡子;可是他以为还应当再长高一些。当他走到个小屋门或街门而必须大低头才能进去的时候,他虽不说什么,可是心中暗自喜欢,因为他已经是这么高大,而觉得还正在发长,他似乎既是个成人,又是个孩子,非常有趣。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假若胆壮不就是大意,祥子在放胆跑的时候可并不大意。不快跑是对不起人,快跑而碰伤了车便对不起自己。车是他的命,他知道该怎样的小心。小心与大胆放在一处,他便越来越能自信,他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作的。

因此,他不但敢放胆地跑,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去考虑。他觉得用力拉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他愿意出去,没人可以拦住他。外面的谣言他不大往心里听,什么西苑又来了兵,什么长辛店又打上了仗,什么西直门外又在拉佚,什么齐化门已经关了半天,他都不大注意。自然,街上铺户已都上了门,而马路上站满了武装警察与保安队,他也不便故意去找不自在,也和别人一样急忙收了车。可是,谣言,他不信。他知道怎样谨慎,特别因为车是自己的,但是他究竟是乡下人,不像城里人那样昕风便是雨。再说,他的身体使他相信,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办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他不是容易被欺侮的,那么大的个子,那么宽的肩膀!

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随着春麦一块儿往起长,麦穗与刺刀可以算作北方人的希望与忧惧的象征。祥子的新车刚交半岁的时候,正是麦子需要春雨的时节。春雨不一定顺着人民的盼望而降落,可是战争不管有没有人盼望总会来到。谣言吧,真事儿吧,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他不大关心战争怎样的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的田地,很驯顺的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因为缺雨,因为战争的消息,粮食都长了价钱;这个,祥子知道。可是他和城里人一样的只会抱怨粮食贵,而一点主意没有;粮食贵,贵吧,谁有法儿教它贱呢?这种态度使他只顾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祸患灾难都放在脑后。

设若城里的人对于一切都没有办法,他们可会造谣言——有时完全无中生有,有时把一分真事说成十分——以便显出他们并不愚傻与不作事。他们像些小鱼,闲着的时候把嘴放在水皮上,吐出几个完全没用的水泡儿也怪得意。在谣言里,最有意思是关于战争的。别种谣言往往始终是谣言,好像谈鬼说狐那样,不会说着说着就真见了鬼。关于战争的,正是因为根本没有正确消息,谣言反倒能立竿见影。在小节目上也许与真事有很大的出入,可是对于战争本身的有无,十之八九是正确的。“要打仗了!”这句话一经出口,早晚准会打仗;至于谁和谁打,与怎么打,那就一个人一个说法了。祥子并不是不知道这个。不过,干苦工的人们——拉车的也在内——虽然不欢迎战争,可是碰到了它也不一定就准倒霉。每逢战争一来,最着慌的是阔人们。他们一听见风声不好,赶快就想逃命;钱使他们来得快,也跑得快。他们自己可是不会跑,因为腿脚被钱赘的太沉重。他们得雇许多人作他们的腿,箱子得有人抬,老幼男女得有车拉;在这个时候,专卖手脚的哥儿们的手与脚就一律贵起来: “前门,东车站!”“哪儿?”“东——车——站”“哦,干脆就给一块四毛钱!不用驳回,兵荒马乱的!”

就是在这个情形下,祥子把车拉出城去。谣言已经有十来天了,东西已都涨了价,可是战事似乎还在老远,一时半会儿不会打到北平来。祥子还照常拉车,并不因为谣言而偷点懒。有一天,拉到了西城,他看出点棱缝来。在护国寺街西口和新街口没有一个招呼“西苑哪?清华呀?”的。在新街口附近他转悠了一会儿。听说车已经都不敢出城,西直门外正在抓车,大车小车骡车洋车一齐抓。他想喝碗茶就往南放车;车口的冷静露出真的危险,他有相当的胆子,但是不便故意的走死路。正在这个接骨眼儿,从南来了两辆车,车上坐着的好像是学生。拉车的一边走,一边儿喊:“有上清华的没有?嗨,清华!”

车口上的几辆车没有人答碴儿,大家有的看着那两辆车淡而不厌的微笑,有的叼着小烟袋坐着,连头也不抬。那两辆车还继续的喊:“都哑巴了?清华!”

“两块钱吧,我去!”一个年轻光头的矮子看别人不出声,开玩笑似的答应了这么一句。P11-14

作者简介
老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有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序言

1968年,老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且得票数第一,当时老舍已经去世,所以那次诺贝尔奖就颁给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由此可见,老舍的文学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用北京口语把北京的历史和现实、风俗与习惯,以及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都浓缩在一起,展现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京味”十足的世界。小说《骆驼祥子》作为一本最使老舍自己满意的作品,堪称我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下层劳动者的生活现状,不但带给人思考,还有同情以及改变社会的勇气。

《骆驼祥子》不但人物形象突出,而且结构紧凑,落笔严谨。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发展线索,以祥子和虎妞、祥子和小福子的爱情纠葛为中心,两相交织,把笔触伸向更底层的劳动人民,展示了老北京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生活面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揭示了祥子悲剧的必然性与社会意义。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愿望,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了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为泡影。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他与虎妞的婚姻为代价的。可是好景不长,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

即使生活如此捉弄祥子,可他对未来还有憧憬,曹先生也给了他过上平安日子的机会,可是祥子最看重的人——小福子却死了,这种打击吹熄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祥子彻底被击倒了,从此他到处骗钱,浑浑噩噩地活着,不再靠自己的劳动来生存,偷奸耍滑,没有尊严,为了钱可以出卖他人,堕落为真正的“城市垃圾”。

祥子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他要做一个独立劳动者的善良愿望最终破灭,是历史的必然。军阀的乱兵,反动政府的侦探,车行老板的强取豪夺,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产物,而生存权利的最终被剥夺,则是下层劳动者无法回避的历史命运。一个有序的国家,一个自立的民族,才是祥子这样的普通劳动者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的基础。

祥子的悲剧被放置在市民文化的土壤中,他带着小生产者的人生理想,有着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在一切努力都失败后,他向命运屈服乃至苟且堕落。在小说的结尾,作者指出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在那样的社会,个体劳动者要想幸福生活只有团结起来,赶走侵略者,建立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才是唯一的出路。

除了祥子这个悲剧人物,虎妞也是小说中的一个悲剧。

虎妞尽管有着粗俗、自私等人性弱点,却并不是一个应该被大肆批判的人,相貌丑陋不该作为否定她的理由。我们应该跳出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以一种现代的眼光重新客观地评价虎妞。

虎妞自幼丧母,在一个聚集了下层男人的车厂长大,所以她举止粗野如同男人,这不是她的错,是她成长的环境所造成的。虎妞其实既聪明又能干,她帮助父亲经营偌大的车厂并且得到所有车夫的尊重。

由于父亲的自私和那个时代男人们择偶观的偏见,虎妞到三十多岁都没有嫁人,但是她依旧生活乐观而没有过多地怨天尤人。她爱慕祥子的年轻憨厚、吃苦耐劳,这个愿望其-实是再正常不过。虎妞由于成长的环境,让她很强势、很蛮横,但她是真心对待祥子,她也需要爱情和友情,即使这样,她也没有逃脱那个时代的悲剧,难产而死,因为祥子没有钱为虎妞请医生,更别说送她去医院。

小说中最值得读者去同情的人物是小福子,没有比她更悲惨的人生,她的悲剧根本原因在于那个不成器的爸爸。小福子的爸爸二强子,不能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固然有社会的原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他自身,他挣不来钱就打老婆,打儿子,卖女儿,有钱就喝酒买醉。可怜的小福子为了养活弟弟,只好出卖自己,小说中所有的人都还有生存下去的办法,只有小福子没有。没有人帮她,没有人给她希望,她是真的走投无路了,直至一死了之。小福子这个让读者洒下一掬同情泪的可怜女子,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老舍编著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编辑推荐

老舍编著的《骆驼祥子》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中心,交织着北京穷苦社会世俗风情,是一纸对社会的控诉状,是一本关于人生的启示录。

小说刻画了许多像祥子一样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小人物形象,小说中的“城市贫民”形象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长廊增添了新形象,为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

小说讲求“俗”和“白”,描写普通的市井生活,具有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地方色彩;语言朴实,特别重视北平市民群众的口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骆驼祥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120149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7-02
首版时间 2017-02
印刷时间 2017-02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6
CIP核字 2017029171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17
15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