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惜别
内容
试读章节

这是在日本东北地区某村行医的一位老医师的手记。

前些日子,一位脸色欠佳、胡须丛生的中年男人前来找我。他自称是地方报社的记者。

“听说您毕业于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前身的仙台医专,对吗?”他问我。我点头称是。

“您是明治三十七年入学的?”记者从胸前的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记事本,急急忙忙地翻找着。

“确实,我记得是那阵子的事情。”记者那副莫名的紧张态度,弄得我也不安起来。坦率地说,自始至终,我们的谈话都不太愉快。

“那就太好啦。”记者黑黝黝的脸上现出一丝微笑。“这么说来,你一定认识这个人。”他语调里透出的那种强硬的判断口吻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他打开记事本,伸到我的鼻子前面。打开的那一页上,用铅笔写着大大的三个字:

周树人。

“我认识他。”

“对吧。”记者一脸得意。“他与你是同级生嘛,后来成了中国的大文豪,以鲁迅的笔名示人。”他的语气里有些许兴奋,脸也略微红了起来。

“这件事情我也知道。不过,即使那位周先生没有名扬四海,我依然十分尊敬他,我尊敬的只是那个与我一同在仙台求学游玩时的周君。”

“啊?”记者吃了一惊,眼睛都瞪圆了。“年轻的时候就这么了不起吗?真是所谓的天才呢。”

“不,并不是这么回事。通俗一点说就是,这位周先生是个善良淳朴的人,是个真正的好人。”

“此话怎讲?具体表现在哪里呢?”记者凑了过来,似乎对此很感兴趣。“其实,我是读了鲁迅一篇题为《藤野先生》的随笔才知道的。他在明治三十七八年时,也就是日俄战争时期,曾在仙台医专待过,得到过一位老师的关照。这位老师叫藤野严九郎……写的就是这么个事情。现在,我想在我们报纸的正月初刊上做一篇报道,关于这则日清亲善美谈的。听说您那时正好也就读于仙台医专,于是就前来拜访了。那时的鲁迅,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是不是面色苍白,一脸忧郁的表情呢?”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说着,我陷入了忧伤之中,“也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怎么眼您说才好呢?十分聪明,也十分稳重……,,

“不,您说话不用这么谨慎。我并不想写关于鲁迅先生的坏话。我之前已经跟您说过了,我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东亚的民族亲善,打算写成一篇新年读物。而且,这还与我们东北地区有关系,也算是刺激刺激地方文化吧。所以,为了繁荣壮大我们东北地区的文化,还请您对当时的回忆畅所欲言。请放心,绝不会给您添任何麻烦的。”

“不,我绝不是对您有所防备。”也不知为什么,我那天的心情特别沉重。“不管怎么说,都是四十多年前的往事了。我绝不是要向您隐瞒什么。我只是在想,我这样一个俗人,那些不得要领拉拉杂杂的记忆,真的会对您有所帮助吗……”

“哎呀,请不要再自谦,现在已经不是说客套话的年代啦。那么,我就向您提几个问题,您还记得什么就回答什么,好吧?”

在之后的一小时里,这位记者向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的回答前言不搭后语,最终让他失望而去。即便如此,今年正月的地方报纸上,依旧登载了一篇题为《日清亲和之先驱》的文章。文章连载了五六天,是以我的回忆录形式写的。还真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人啊!居然能把我那不得要领的回答取舍添加,最终整理成一篇颇为有趣的文章。只是文章中出场的周先生、恩师藤野先生,还有我,对我来说都好像陌生人一样。我自己的事情,怎么写都是无所谓的。可他笔下的藤野先生和周先生,却与我心中的画像大相径庭。这令我分外苦恼。我的回答确实不得要领,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可面对那样直截了当的提问,我也不可能回答得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啊。像我这样的笨蛋,说话时,脑子里会突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有时候小声念叨着的一个毫无意义的词,就这样凑巧被对方听去,并当作我的真意而曲解了。这样的事情一定不少。总之,我不善于应对这样的一问一答。因此,记者的这次来访让我十分苦恼,我也为自己那前言不搭后语的回答而生气。记者回去之后,我还因此难过了两三天。终于到了正月,读过报纸上连载的回忆录之后,我对藤野先生和周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歉意。我已经年逾六十,也快到死而无憾的年纪了。如今,我意识到,应该将自己心中的画像,正确无误地传达给后人。这并非毫无意义的事情。话虽这么说,我却无意给报纸上连载的那篇文章找碴儿。那种具有社会政治目的的文章自然有相应的写法。与我心底的画像有所不同,也是无可奈何吧。我是以一个乡下老医生的身份,以一种怀念恩师旧友的心态来写的。我并没有什么社会政治目的,我只想尽可能忠实地还原他们的面貌。我就是怀着这么一种强烈的信念来写的。尽管如此,我却并不觉得这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有这样一句话:“称大善不如积小德。”纠正恩师与旧友的面貌,看似是小事,可又确实是通达于人伦大道之上的事情。怎么说呢?对年事已高的我来说,这是一件需要付出很大精力的事情。这阵子,东北地区常常响起空袭警报,虽然吓人,但天气总还算晴好,即使不烧火盆,我向南的书斋也温暖如春。我有一种乐观的预感:我的工作会顺利地进行下去,不会因为空袭而受到妨碍。P3-7

作者简介
太宰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自杀,很终情死,日本无赖派大师,毁灭美学一代宗师。日本战后新戏作派代表作家,生于清森县北津轻郡金木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本名津岛修治。父亲曾为贵族者员,并在本乡兼营银行。为防农民暴动,家筑高墙,太宰治住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有种内疚和不安感,甚至出现了一种罪恶感,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
何青鹏,生于广西桂林,就读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致力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
目录

惜 别

《惜别》之意图

眉 山

雪夜故事

樱 桃

香鱼千金

内容推荐

何青鹏译的《惜别》是太宰冶以在仙台医专求学时的鲁迅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创作这部作品之前,太宰治亲自前往仙台医专考察,花了很长时间搜集材料,考量小说的架构,用太宰治的话说,他“只想以一种洁净、独立、友善的态度,来正确地描摹那位年轻的周树人先生”;因而,在书中,读者可以看到鲁迅成为鲁迅之前的生活、学习及思想变化,书中的周树人,亦因太宰冶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其中,而成为“太宰治式的鲁迅”形象。

编辑推荐

何青鹏译的《惜别》是太宰治以鲁迅为主人公完成的传记式小说,同时代一个文豪为另一个文豪写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亦极为罕见。

本书收录《惜别》《<惜别>之意图》《眉山》《雪夜故事》《樱桃》《香鱼千金》等六篇太宰治的长、中、短篇小说及随笔。

封面设计精美,版式精致,版本稀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惜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太宰治
译者 何青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59978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5
首版时间 2017-05
印刷时间 2017-05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56
CIP核字 2017066331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5: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