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内容
作者简介
傅刚,1956年生,江苏睢宁人。198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学位,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代表作有《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昭明文选〉研究》、《文选版本研究》等。
目录
绪论
章 “兼笼前美,作范后来”的建安诗歌
节 建安诗歌的分期
第二节 “难以句摘”的汉魏诗论
第三节 邺下诗歌——汉诗走向近体诗的历史大转变
第四节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论曹植
第二章 作家主体意识的介入——正始诗歌的文人化
节 迥异于建安诗歌的风格兼论社会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清峻”与“遥深”——诗歌的另一种表现手法
第三节 “师心遣论”和“使气命诗”——论风力的个性化
第三章 近体诗进入历史行程——太康诗歌的骈俪化
节 太康时期的历史条件和美学要求
第二节 太康诗人的写作背景
第三节 太康诗人集团论
第四节 “规矩”的建立——《古诗十九首》另一个具破坏力
的解释者陆机
第四章 玄言诗——从生命意识角度解读
节 玄言诗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第二节 玄学对作家艺术心灵的培养
第三节 玄言诗建立的美学境界
第四节 玄言诗对近体诗的促进——对玄言诗几种使用手段的分析
第五章 陶渊明论
节 时代、生活、个性
第二节 陶渊明自然思想与玄学自然思想的异同
第三节 一个超时代美学思想建立者的寂寞与悲哀
第四节 陶渊明诗歌美学论
第六章 “声色大开”——南朝诗歌发展的背景描述与活跃状态
节 “声色大开”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新变”与“通变”——论两种批评方法
第三节 新时期诗歌特征
第四节 南朝审美与躁动的青春期心理
第五节 流动的复杂化:诗、文、赋的多向选择
第七章 山水诗——一个超出本身意义的文学现象
节 不能颠倒的历史逻辑顺序——对“庄老告退,而山水
方滋”的批评兼论玄言、山水的内在联系
第二节 晋宋山水诗发展透视
第三节 不仅在于一种题材的建立——山水诗的划时代意义
第四节 山水诗传统建立者谢灵运
第五节 元嘉三大家的诗歌史意义
第八章 永明体——近体诗走出帷幕
节 永明声律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永明声律的内容、特征
第三节 新变意识与创作的自觉——论永明体诗人
第四节 “玄晖诗变有唐风”——论谢胱
第九章 宫体诗——割不断的历史联系
节 宫体诗义界
第二节 宫体诗题材的审美价值论
第三节 契合与距离——对宫体诗的测定
第十章 作为对峙的北朝诗歌
节 作为对峙的北方文化
第二节 南朝文风影响下的北朝文人诗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总结者庾信
节 庾信南北诗风论
第二节 集六朝之大成者
第三节 启唐之先鞭
后记
再版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分绪论和十一章,深入而全面地论述了从汉末建安时期至隋朝之前,中国中古诗歌的发展变化,探讨了玄言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等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是近年来中古文学研究的代表著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34187
开本 24cm
页数 41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2017-07-01
印刷时间 2017-07-01
正文语种 CHI
读者对象 诗歌爱好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09
丛书名 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69.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