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朱光潜美学十辨
内容
作者简介
夏中义,生于1949年,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史案。
专著:《百年旧诗人文血脉》(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朱光潜美学十辨》(商务印书馆,2011)《学案·学统·学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王国维:世纪苦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王元化襟怀解读》(文汇出版社,2004)《从王瑶到王元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学人本色》(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九谒先哲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新潮学案》(上海三联书店,1996)《实验思想》(学林出版社,1996)《艺术链》(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目录
章 朱光潜对西学的“照着说”与“接着说”――以《悲剧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为例
第二章 朱光潜美学与克罗齐的关系――从《克罗齐派美学的批评》到《克罗齐美学的批判》
第三章 重读克罗齐:从《美学原理》到《美学纲要》――兼及朱光潜美学与克罗齐的关系
第四章 京派趣味:范例与预设――论朱光潜对现代文学的文化使命
第五章 朱光潜诗学的“中西汇通”――《诗论》的方法论细读
第六章 朱光潜的“出世”与“人世”――论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第七章 释陶渊明:从陈寅恪到朱光潜――兼及朱光潜在民国时期的人格角色变奏
第八章 青年马克思与中国次“美学热”――以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高尔泰为人物表
第九章 朱光潜美学与日丹诺夫的关系――《西方美学史》的一个解读角度
第十章 (洒方美学史》的“洋为中用”――兼及朱光潜与鲍桑葵、李斯托威尔之比较
附录
初版序言 当代人文学术批评家的崛起与写作
初版跋
“文献―发生学”方法与朱光潜学案
从阿尔都塞到夏中义――《朱光潜美学十辨》的“症候阅读”法
内容推荐
朱光潜留给百年中国美学的背影堪称厚重。夏中义著的这本《朱光潜美学十辨》以“文献―发生学”方法来系统透视《朱光潜全集》。
此书全部章节,曾以单篇专论在2006―2011年刊于《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文艺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此书由商务印书馆2011年9月初版。
本卷附录此书初版序《当代人文学术批评家的崛起与写作》(刘再复)、初版跋,还有二文:《“文献―发生学”方法与朱光潜学案》,原载《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7期;刘锋杰《从阿尔都塞到夏中义――<朱光潜美学十辨>的“症候阅读”法》,原载《清华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朱光潜美学十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中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2019544
开本 32开
页数 3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4千字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