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内容
作者简介
殷飞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亲范学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家庭教育十大公益人物;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很好家庭教育指导者;2018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很好教师。
出版专著:《幼儿园教师家长工作指导》《班主任的家校沟通》《家庭教育》系列指导丛书(四年级分册)等。
目录
上篇
角色要求与观念更新
一、家庭教育的角色要求.3
1.家庭 3
家 让孩子坚信它的温暖 3
庭 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尊重 4
2.夫妻?
夫 做个顶天立地、有担当的男人 5
妻 做与丈夫平等共进的女子 6
3.父母 7
父 做孩子的规则边界与行为表率
母 孩子可以依恋的情感归属人 8
4.亲子? 9
亲 在陪伴中让孩子感受到爱 9
子 开放地走在成德的路上 10
5.祖孙? 11
祖 做帮助孩子成长的人 11
孙 不要让他被爱束缚 12
6.兄弟? 13
兄 用爱滋润兄弟情谊 13
弟 在尊重中追求平等 14
7.朋友? 1
朋 关注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人 15
友 以志聚朋 终身受益 16
8.管理? 17
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7
理 不通则痛 18
9.教育 19
教 上所施下所效 19
育 养子使作善也 20
10.依靠 21
依 温暖而不失独立性 21
靠 相亲相爱的独立 22
11.纯粹 23
纯 一种选择的不真实 23
粹 不把你的美好强加给别人 2
12.复杂 25
复 不断重演的家庭互动方式 25
杂 掩盖在纯洁的家庭情感关系中 26
13.品德 27
品 让我们在人群中活得更好 27
德 力行的力量 28
14.知道 29
知 可能不是你认为的 29
道 试着把知说出来 30
15.行动 31
行 停停走走中奔向目标 31
动 让目标更清晰 更靠近 32
16.修炼 33
修 从小事开始练起来 33
炼 苦难的价值 34
17.智慧 35
智 洞悉本质与规律 35
慧 选择并创造生活 36
18.焦虑 37
焦 透彻才能智慧 37
虑 用理性破解莫名的情绪 38
19.愉悦 39
愉 快乐不一定都是好的 39
悦 心服口服 40
20.谨慎 41
谨 言语小心而恭敬 4
慎 小心平衡言与行 42
21.惯常 43
惯 重视而不焦虑 43
常 需要我们着力反思 44
22.创造 45
创 做敢于突破自我的人 45
造 围绕目标培养新事物 46
23.幸福 47
幸 在不确定中享受美好 47
福 超越对物质的沉溺 48
24.孝顺 49
孝 让父母更有尊严地活着 49
顺 让父母有价值地活着 50
25.典范 51
典 和孩子一起创造历史 51
范 做好孩子的榜样 52
26.需要 53
需 渴望时的柔软状态 53
要 满足孩子的艺术 54
27.坚持 55
坚 痛并快乐着 55
持 让坚守变成现实 56
二、家庭教育的观念更新 57
28.平衡 57
平 是疏导而不是压抑 57
衡 避免理想化的实践智慧 58
29.幼稚 5
幼 保护与促进的平衡 59
稚 不允许幼稚就是拒绝成熟 6
30.忍耐 61
忍 平衡本能性与社会性 61
耐 按照规律对孩子提出无伤害的成长要求 62
31.安全 63
安 给孩子一个稳定宁静的家 63
全 父母要平衡好保护与锻炼的关系 6
32.文质 65
文 孩子接受教育的得与失 65
质 做好孩子规则与天性的平衡 66
33.权威 67
权 做有力量能平衡的父母 6
威 不可缺少的敬畏心 68
34.规矩 69
规 教育是画一个多线条的宽边圆 69
矩 在新的核心价值中找到行为的尺度 70
35.自由 71
自 看清自己才有自由 71
由 需要清晰自我的边界 72
36.感觉 73
感 做走心的教育 73
觉 给孩子顿悟发现的机会 74
37.掌控 75
掌 安全感来自对环境的把握感 75
控 力量和稳定的完美结合 76
中? 篇
教育艺术与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艺术 79
1.态度 7
态 教育要让孩子“心所能” 79
度 为了孩子的教育艺术 80
2.经验 81
经 常常去做才会有所得 81
验 多角度看问题 81
3.影响 83
影 不教之教 83
响 悄无声息也在改变 84
4.预防 85
预 走在问题的前面 85
防 和教育不对立 86
5.治疗 87
治 从源头出发 87
疗 最大的考验是坚持 88
6.辛苦 89
辛 让孩子遭点罪也是一种爱 8
苦 一种不自知的沉迷 90
7.交流 91
交 让我相信你是我朋友 91
流 让别人的话有去处 92
8.沟通 93
沟 让两条河流能聆听对方的声音 93
通 搬开我们之间的石头 94
9.尊重 95
尊 重视孩子自身的独特价值 95
重 了解并认真对待儿童期的成长价值 96
10.理解 97
理 顺着规律探究孩子 97
解 引导孩子懂得他自己 98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 99
11.激励 99
激 善用阻碍的教育艺术 99
励 将激发起的能量坚持下去 100
12.信任 101
信 稳定而专一的表现 10
任 在承担中获得更多的信任 102
13.宽容 103
宽 因大可容 103
容 有容乃大 04
14.鼓舞 105
鼓 让孩子的心动起来 10
舞 让孩子跟着你动起来 106
15.破立 107
破 透过表象看问题本质 107
立 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孩子站起来 108
16.提醒 109
提 直面、有效地帮助孩子 109
醒 是一个过程 110
17.挑战 11
挑 志在远方 111
战 让孩子与自己斗 112
18.突击 113
突 时刻盯着目标 获得成长 113
击 在突破中获得自信 114
19.等待 115
等 亲子关系的动态平衡 115
待 直面孩子 静待花开 116
20.启发 117
启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 117
发 引出来 从一到三 118
21.指导 119
指 关注教导孩子的目标 而非指责的情绪 119
导 做好个体特
导语
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新家庭教育必读本
读者请做好准备,这里的每个教育词汇都可能会给你带来冲击,仔细咀嚼,它一定会为你打开新的教育脑洞。
序言
第一次见到殷飞老师是在几年前,我们应苏州市教
育局的邀请在苏州讲课,恰好殷飞老师的课在我的前面
,使我有幸听到了他的课。我知道他是南京师范大学成
人教育学(家庭教育方向)的教育学博士,是该校教科
院小学教育系一位教授家庭教育学的专业教师。殷飞老
师年轻帅气,精力充沛,讲课时神采飞扬,他讲的家庭
教育课通俗易懂,颇受教师与父母们欢迎。后来得悉,
殷飞老师兼任南京市亲范学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并且同一起被聘为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的专家
。2018 年 9 月,在中国儿童中心的一次家庭教育论证
会上,我们再次相遇,他谈及自己深入社区街巷做家庭
教育的体验,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也就是在这次相
遇过程中,他请我为其新著《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作序。
同行的第一次邀请难以拒绝,但我接下任务后,越
来越发现这一个难题,因为其不仅仅涉及教育,还涉及
语言、历史等复杂的学术领域。与此同时,我也敬佩殷
飞老师,居然敢于探索这样一个新领域。当我饶有兴趣
地读完全书后,衷心感叹这是一部寻根求源的教育考证
专著,是将文字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奇书,也是儿童教育
和家庭教育的基础读本。
比如,在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极为重要
的角色,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负有家庭教育的主体责
任,可是,“父”和“母”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殷飞老师将“父”概括为“做孩子的规则边界与行
为表率”,并且善解人意地写道:“这几年,父亲们的
日子不好过,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都被归结为
父亲角色的缺失,社会上一波接一波地掀起了对父亲们
的声讨: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孩子任性缺乏规则感;校
园暴力……父亲,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才
算称职?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如何把握?这都让很多
年轻的父亲们感到困惑。”
那么,将“父”概括为“做孩子的规则边界与行为
表率”的根据何在呢?作者举出了汉语言文字学经典《
说文解字》中对这个字的解释:“父,矩也。家长率教
者。从又,举杖。”又引用其他解释,如《康熙字典》
:“《释名》父,甫也。始生已者。《书·泰誓》:“
惟天地万物父母。”
作者解释道:曾经的社会“男主外,女主内”,女
子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而男子在社会上行走,会将社会
要求和规则带回家庭,让孩子能够从小在家庭中练习遵
守社会规范,便于他们日后顺利融入社会。因此,父亲
是孩子所应该遵守的规矩的制定者,他代表要求和规则
,如果不给孩子设定规则,孩子没有规矩,则是父亲的
失职。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古代很多名人教子的
家规、家范、家书等都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如《
弟子规》就是基于《论语》中的一句语录展开的蒙学集
成。甲骨文的“父”是一个人右手执杖的形象,扮演着
对孩子进行教化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不鼓励在对
孩子的教育中使用暴力,但是父亲对孩子的教导责任是
不可或缺的。
在今日的中国,太多太多的调查研究均证明,父教
缺失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极为显著的问题,因为许多父
亲依然坚信“我挣钱养家就是最大的责任”“我是为了
孩子的前途打拼事业”。实际上,父教缺失让孩子终身
“缺钙”,甚至出现成长危机。到那个时候,失职的父
亲们才会撕心裂肺地发现,挣再多的钱都无法回孩子成
长过程中缺失的父教。所以,读一读殷飞老师的书吧,
仅仅一个“父”字的解释,足以让天下父亲警醒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 2008 年父亲节演讲时,曾引
用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生活中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落
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出 5 倍;他们将
来弃学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出 9 倍;将来被关进监
狱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出 20 倍;他们更有可能出现
行为问题,更有可能离家出走,更有可能在未成年时就
当上父母。我们还可以看一组中国的数据。近年来,北
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研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
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和成瘾性的人格特点,其首要责任在
父亲。该基地对所收治的网络成瘾病例的统计发现,排
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缺失,占 87%。为什么会这样呢?
美国父亲角色研究的专家罗斯·派克教授研究发现
,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如慈爱、宽容、
合作等;二是独立性,如勇敢、坚强、责任等。两性的
个性差异是相辅相成的,母亲在培养孩子亲密性方面具
有天然优势,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关于这一点,大家观察一下父母抱孩子和带孩子外出
游玩时差异显著的风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最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密切合作的。
再来看看关于“母”的解释。殷飞老师将“母”概
括为“做孩子可以依恋的情感归属地”,其根据如下:
《说文解字》:“母,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
乳子也。”《康熙字典》:“《广雅》母,牧也。言有
养子也。……《释名》冒也,含已生也。……《仓颉篇
》其中有两点者,象人乳形。”母字的象形字是女字加
了象征乳房的两点。也有说母字像一个人怀里抱着孩子
,还有说像在给孩子哺乳的女子。
殷飞老师认为,给孩子哺乳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
有益,而且对亲子关系以及儿童心理的发展也很重要。
首先是亲子关系,在给孩子哺乳的过程中,母亲的体温
、气息、气味、喃喃细语等都在向孩子传达母亲的信息
,以及母亲对孩子的接纳与爱。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与
孩子之间也在建立正向的积极关系,这是影响孩子终身
的生物基础。不想哺乳,又想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难的。《康熙字典》:“《增韵》慕也。婴儿所
慕也。”这里的“慕”首先指孩子的生理需要,需要乳
房获得滋养,其次指母亲的安全与情感的基地性质。面
对外界,孩子需要在情感上拥有安全感,需要和母亲形
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在这个维度上,给孩子情感的慰藉
就是精神的“奶水”。有些孩子和母亲不亲,就是因为
这方面的精神奶水不足。孩子一生都在寻找和确定这样
的亲密关系,且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
作为一个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 40 多年的研究者,
我完全赞同殷飞老师的论述。实际上,母亲的陪伴与母
乳喂养不仅仅是儿童的生理需要,也是儿童强烈的精神
需求,其实质是建立亲密可靠的亲子依恋关系,这将影
响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
,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
、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等)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
力争靠近不见了的父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
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对依恋关系的建立有深刻理解,她
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
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
于早期。家教的最佳时期是 12 岁之前,即依期。在依
恋期中,1~6 岁又最为关键。2018 年 10 月,在我们
的一次朋友聚会上,她再次强调,母亲对幼儿 4 岁前
的养育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可能听不懂妈妈讲的道理,
要靠与妈妈的依恋关系来引导孩子。所以说,没有养就
没有育。孩子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健康的关系,是其一
生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儿对父母的依恋与孩子日后
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良
好的人际关系也同样与孩子日后的学业成就有密切的关
系。
仔细阅读《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会发现,该书
不仅对许多相关的汉字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而且全书构
建了一个丰富而严密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的体系,具有儿
童教育和家庭教育工具书的功能,非常方便读者的查找
和使用。例如,上篇为角色要求与观念更新篇,分为家
庭教育的角色要求和家庭教育的观念更新两个部分;中
篇为教育艺术与方法篇,分为家庭教育的艺术和家庭教
育的方法两个部分;下篇为儿童发展的规律与培养目标
篇,分为儿童发展的规律和培养儿童的目标两个部分。
当我掩卷沉思的时候,不禁在心里向殷飞老师致敬!因
为他独辟蹊径,闯出了一条新路;因为他返璞归真,寻
找回了许多关键字的本意和正解;因为他面向未来,将
古老汉字与现代理念做了紧密联结。所以,我愿意向广
大的父母、教师和家庭教育工作者推荐此书
孙云晓
2018 年 10 月 7 日夜
于北京云根斋
(孙云晓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
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
副理事长)
内容推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绵延几千年,承载着我们对宇宙、天地、人伦的认识,承载着我们的理想与情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首先要从分析本民族的语言入手。为此,作者结合本职工作,选择了教育领域,特别是家庭教育领域中常用的120个词,如自由、拖拉、幸福、未来等,共计240个汉字,每个都不重复,从字源分析入手,对教育、儿童发展和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解释,可谓独辟蹊径,别具匠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528265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14
CIP核字 2019075732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45.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