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的盛宴
内容
编辑推荐

吕思勉著的《历史的盛宴》本着传承文化的初心,最重要的目的通过大师的手笔厘清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略和成就,更有利于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历史。本书精选了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王国维、辜鸿铭、蔡元培、章太炎、胡适、柳诒徵、李剑农、吕思勉、蒋梦麟、傅斯年、朱经农、金毓黻、张荫麟、严复、辜鸿铭等数十位史学大师关于历史的文字,既有史实,又有研究。既有通俗,又有权威。编者相信本书能让读者了解到史学大师的思考和睿智。作品字字珠玑,充满智慧、哲思,堪称一次大师荟萃的“历史的盛宴”。

内容推荐

吕思勉著的《历史的盛宴》以近代著名历史学家为起点,把中国历史上文史哲不分家的情况条分缕析,主要大师有蔡元培、胡适、辜鸿铭、傅斯年、蒋梦麟、刘文典、冯友兰等大师关于历史的文字、文章进行精选,摘选,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夹叙夹议,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宏观的历史的图景,堪称一次“历史的盛宴”“大师的盛宴”。

目录

严复:与夏曾佑论史书

辜鸿铭: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

辜鸿铭:中国古典的精髓

蔡元培:民族学上之进化观

章太炎:历史的价值

章太炎:论读史之利益

章太炎:略论读史之法

章太炎:论经史实录不应无故怀疑

章太炎:历史之重要

梁启超:五种专史概论(节选)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

陈独秀:中国历代的大事

柳诒征:国史要义史识

柳诒征:与青年论读史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导论

李剑农:周代之“封建”

鲁迅: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鲁迅:忽然想到(一至四)

鲁迅:随便翻翻

吕思勉:历史研究法(节选)

吕思勉:中国史籍读法(节选)

吕思勉:怎样读中国历史

吕思勉:论文史

蒋梦麟:历史的使命

蒋梦麟:中国生活面面观

朱经农: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金毓黻:古代史家与史籍

李大钊:研究历史的任务

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

何炳松:历史研究法

胡适: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

胡适:说史

胡适:史学与证据

胡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看法

傅斯年: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闻一多:五四运动的历史法则

张荫麟:论史实之选择与综合

编后记

试读章节

·辜鸿铭·

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

以前,我们只知道我们东方的文明,但现在,一种新的文明来到了我们面前,这就是欧洲文明。

要想理解欧洲文明,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文明,必须对其进行深刻的探究。在对各种文明的研究上面,我曾花了很长的时间。我在研究了中国固有的文明和西方文明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即这两种文明在发展形式上是一样的。我所说的欧洲文明不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欧洲文明,不是这种不健康的文明,而是真正的欧罗巴文明。常有人说,东方文明比欧洲文明古老得多,东洋文明在产生时间上也比西方文明要早。但是,我认为欧洲文明同东方文明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东洋文明在周朝时代走向成熟,而欧洲文明的高峰是在伯里克利时代。周朝同伯里克利时代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在相当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孔子去世之后,不过一年的时间,苏格拉底也离开了人世。但是,东西方文明也有一点区别,那就是东洋文明有连续性,而西洋文明则常因为外在文明的入侵而出现波折。

若想知道中国文明的进化,就必须了解中国历史。因此,下面我想谈一谈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中国文明真正的起点是在夏代,以后经历了商代、周代。在西方,与中国夏文明对应的是古埃及文明;与中国商朝相对应的是犹太文明。在中国周朝的文化达到最高潮的时候,欧洲也相应盛开了古希腊文明之花。中国文明开始于夏代,发展于商代,全盛于周代。据我的研究,中国的夏代,像西方的古埃及一样,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时期。在夏代,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出了一个名叫禹的皇帝,他在兴修水利上获得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有着相当发达的物质文明。在这时的埃及,则修建了金字塔和运河。再看看那个时代的绘画,就可以更加明了那个时代物质文明发达的程度。那以后,在商代,中国文明在道德以及心的方面,在形而上学的方面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周朝主要发展智的方面。与此相同的是,在西方,犹太文明也在道德上得到发展,耶稣的《圣经》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这本经典主要谈道德问题而很少论及智的问题,待到古希腊文明时代,智的文化得到相当的发展。巧合的是,在中国此时的周朝,智的方面的发展也完成了第一阶段。为了搞清周代的文明同古希腊灿烂的文明是一致的,我下面引用孔子的一段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表明,周文化同古希腊文明是对应的。我以前曾说,现代欧洲文明所以庸俗丑陋,是因为荒废了古希腊文化的修养。

按这样的顺序,中国文明在进化的第一阶段——周代走向了完备,但这时的文明就像花朵那样,开蕾之后,就逐渐枯萎了。周代文明凋落的征兆就在于特别重视智的方面。通俗的说法就是重脑而不重心,就是人们只注重知事而忽视行事。如果拿现代中国和日本相比较的话,中国人只是口头饶舌,而懒得去做,日本人是口头上不怎么说,但却认真地付诸行动。因此诸君不仅要知,而且还要去行动。日本人不仅口头上讲武士道,在实际行动上,也行武士道。

中国文明之花的凋落就从过于重视智的时候开始。以后,中国文明就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老、庄学说的兴起,另一方面是礼仪的进步。即便现在的中国也是这样,学者称不上真正的学者,而是读诗文的艺人,一个劲地吵嚷不休。所谓“礼”就是艺术,它不仅仅限于西方人通常所理解的艺术只包括绘画、雕刻一类,还包括行为的艺术,活动的艺术。在这里,我想对日本的财主进一言,希望他们在去中国的时候,不要把钱花在购买什么骨制古董、周代遗留下来的破败不堪的桌椅、雕刻之类。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些钱花在真正继承了日本古代艺术的妇人身上。用在日本妇女身上,才真正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美德。

孔子就刚才述说的两个流弊曾告诫他的弟子:“攻乎异端,其害也已。”所谓异端,指的就是像老庄哲学这类的学说。对像卡恩多·海因格尔、塔戈尔·拉茨萨尔等异端邪说不加攻击,对保全完整的人格,是有害的。像这些异端邪说,诸如老庄之类,把其作为药剂来使用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当饭来吃就有弊无利。像拉茨萨尔这样的思想对欧洲社会是必要的,因为欧洲社会是个不健康的社会,它需要这样的药剂,他的这种思想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会,人格健全的国度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我们东洋人,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未患什么病,所以,也就不需要这种思想。孔子批评只注重礼乐形式的流弊时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很对不起,听说日本政府打算在上海建一座博物馆,我认为其中拟议陈列的骨制古董不是真正的艺术品,在我看来,与其把钱花费到建筑博物馆之上,不如给贫穷的日本妇女一些帮助更好。

为了校正中国文明过于向知和礼仪方面发展的偏向,为了挽救中国文明,孔子想了不少办法,但都没有成功。就如同住了不知多少代的破旧的、即将倾覆的房子一样,无论怎样修补也无济于事。处在这种场合的时候,诸位打算怎么办呢?若在西洋,会赶紧给这房屋设立保险,但遗憾的是,孔子的时代,保险公司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因而,孔子只留下了一幅建设一个文明大厦的蓝图,那就是《六经》。因为有这《六经》,我们就可以按原来的式样,重建文明的家园。但是,目前在这方面,我们有负于孔子的重托。我不仅希望中日两国人民不要丢弃这幅宝贵的蓝图,而且我对专门研究按这设计图重建文明的方法为目的的大东文化协会十分欣赏,我希望在座诸位能给予一些帮助。P4-6

后记

编者最初的想法就是把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史学泰斗的著作辑出来,让渎者看到中国史学发展的盛况,大师严谨、科学的治学方法,深邃的思想及不倦谆谆教导,更是领略到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编者遍览大师遗作,辑录了二十余位大师的四十篇代表作。引领读者享受一次丰盛的历史盛宴。当然,由于语言环境的变化,内容难免与现代汉语有所出入。其中关于人名、地名以及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表达习惯的语句作了微调。总之,作品力求整体上保持作品的原貌,以便读者阅读到原汁原味的大师之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的盛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思勉
译者
编者 高敬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58286
开本 16开
页数 3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6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94
CIP核字 2016131623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