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某斯酌奥运比赛
早在少不更事、守着电视看奥运竞赛的年纪,美国人莫拉莱斯的心中就充满了梦想。1984年,一个机会出现了。他在自己擅长的游泳项目中,成为了全世界最优秀的游泳者之一;但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他却只拿了亚军,冠军的梦想并没有实现。
莫拉莱斯重新回到梦想中,回到游泳池里,又开始投入艰苦的训练。这一次的目标是1988年韩国汉城(今首尔)奥运金牌。没承想,他的梦想在奥运预选赛时就烟消云散——他竟然被淘汰了。
跟大多数人一样,莫拉莱斯变得很沮丧。之后,他便把这份梦想深埋心中,跑到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去读书。有三年的时间,他很少游泳。可是心中始终有股烈焰,让他无法抑制这份渴望。离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比赛不到一年的时间,莫拉莱斯决定再竭尽全力尝试一次。然而,朋友提醒他,在这项属于年轻人的游泳赛中,他算是高龄,简直就像是拿着枪矛戳风车的唐·吉诃德,他想赢得百米蝶式泳赛的想法简直愚不可及。
对莫拉莱斯而言,这也是一段悲伤艰难的时期,他的母亲因癌症而离世了。她再也无法和他一起分享胜利的成果了。可是,追悼母亲的悲痛加强了他的决心和意志。
令人惊讶的是,莫拉莱斯不仅成了美国代表队的成员,还赢得了初赛。他的成绩比世界纪录慢了一秒多,在竞赛中他势必要创造一个奇迹。
为了获得理想的成绩,他增加意象训练,提升训练强度,并在心中仔细规划赛程。他希望能超越自己的竞争者,一路领先。
最终,他终于成功了!那一天,他真的站在领奖台上,颈上挂着令人骄傲的金牌,看着星条旗冉冉上升,听着美国国歌响起。
凭着勇气和毅力,莫拉莱斯将信念化为胜利,终于美梦成真。
人生正能量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信念的强弱。强烈的信念和勇气,往往能充分调动一个人的潜力,激发一个人的战斗力,促使他将自己的人生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金蒙特酌金牌
1955年,18岁的金蒙特已是全美国最受喜爱、最有名气的年轻滑雪运动员了,她的照片被用作《体育画报》杂志的封面。金蒙特踌躇满志,积极地为参加奥运会预选赛作准备,她当时的生活目标就是得奥运会金牌,大家都认为她一定能成功。
然而,就在这一年1月,一场悲剧使她的愿望成了泡影。在奥运会预选赛最后一轮比赛中,金蒙特沿着大雪覆盖的罗斯特利山坡开始下滑,没料到,这天的雪道特别滑,刚过几秒钟,便发生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故。她先是身子一歪,而后就失去了控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往下冲。她竭力挣扎着想摆正姿势,可无济于事,一个个筋斗把她无情地推下山坡。在场的人都睁大眼睛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心几乎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她停下来时已昏迷了过去。人们立即把她送往医院抢救,虽然最终保住了生命,但她双肩以下的身体却永久性地瘫痪了。
金蒙特认识到活着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奋发向上,要么灰心丧气。她选择了前者,因为她对自己的能力仍然坚信不疑。她千方百计使自己从绝望中摆脱出来,去从事一项有益于公众的事业,以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几年内,除了整日和医院、手术室、理疗和轮椅打交道之外,她还学会了写字、打字、操纵轮椅、用特制汤匙进食,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选听了几门课程,想日后当一名教师。
想当教师,这可真有些难度,因为她既不会走路,又没受过师范训练。她向教育学院提出申请,但系主任、学校顾问和保健医生都认为她不适宜当教师。录用教师的标准之一是要能上下楼梯走到教室,可她做不到。但是,金蒙特的信念就是要成为一名教师,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她的决心。
1963年,她终于被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聘用。由于教学有方,她很快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很多年后,金蒙特虽然从未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但她却得到了另一块“金牌”,那是为了表彰她的教学成绩而授予她的。
人生正能量
遥望成功,有人哀叹命运不公,有人埋怨道路坎坷,但他们很少低下头来认真地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缺乏坚定的信念,还不够努力。只有抱着坚定不移的态度主宰自己的人生,才能在人生的阶梯上步步攀升。
P0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