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内容
编辑推荐

做自己的梦想规划师——献给所有努力打拼的人。

《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作者:阿拉蕾)探讨了以下问题:在全力以赴才能生存的时代,怎样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可能?怎么做才能越过现实和理想的鸿沟,找到和进入自己希望的人生?怎么修炼自己在现实中活得更好的能力?怎么在现实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怎么连接现实和理想?

内容推荐

过去多少年的人生,你被选择、被安排、被期待。

日复一日,熟悉的路线,差不多的每一天。

但你很清楚,过去的热情与干劲,正一点一滴流失……

你想离开现状、想换工作、想出走,找到内心热情的所在,但你不知道自己该往哪走,劲该往哪使……

跟着《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作者:阿拉蕾)的思路出发吧,它会带你找到未来的方向!

目录

第一章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由自己决定

 “在了解上帝之前,人必须先要了解自己”

 用心,就能找到用力的方向

 用规划照出前进的方向,用行动为理想插上翅膀

第二章 拥有优势的人,自然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整理和集中自己的优势

 发挥自己的强项,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第三章 现在用心做人脉,未来轻松掌钱脉

 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别独自用餐,走出去扩展你的人脉圈

 让自己成为别人渴望认识的人

第四章 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你的本事就大了

 唯一能持久的优势是胜过对手的学习能力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第五章 向着阳光生长,做温暖的人

 心态是调整出来的

 自信没人能给,更别自己摧毁

 豁达:给思想减减负

 宽容,因为懂得

 心态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

第六章 出身好是优势,活得好靠本事

 管理时间的本事

 自我推销的本事

 沟通的本事

第七章 用心订制一份十年后还想干的工作

 十年后的你愿意做什么样的工作?

 怎么做,十年后的工作能成功?

第八章 用心经营未来的美满家庭

 一生最奢侈的事,就是途中遇见那个人

 把家建成坚固的港湾,才能彻底不怕风浪

 将生活和工作划清界限

试读章节

不偏不倚“自我观”

“自我观”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自我观”是一套复合体系,其中对自我成长最重要的是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的认识。

“自我观”是决定人们各自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每个人,无论是聪明或愚蠢,贤良或奸诈,他的表现都是与其当时的“自我观”相符。没有人会去做一件在当时他认为与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能力以及他本身任何一方面不相宜的事情。就像穿衣服,你会选择和你的年龄、职业相称的服装,讲话时会选择和自己身份相称的词句,甚至外出吃饭也会选择与自己的经济能力相称的场所。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会依照他的自我观点,来决定哪些事他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或是该怎样去做好一件事情。

如果某一个人对于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和实际情况颇为接近,也就是说他有着比较正确的“自我观”,那么他所表现的行为自然会很恰当。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自我观”,就不能很清楚地表现自己独特的一面,而只是浑浑噩噩地活下去,这个人的人生明显存在缺憾。

当一个人具备了正确的“自我观”时,他至少成功了一半。如果没有正确的“自我观”,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就会无法自我定位,别人一提意见,就会无所适从、惊慌失措。形成正确自我观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你没有必要努力达到某个所谓的标准。

别人的人生与自己的人生,自然是不同的。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会是“传奇的辉煌”还是“人生的悲剧”,全是自己的问题。

爱默生在散文《自持》中如是说:

“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道格拉斯·玛拉赫也用一首诗表达了他对“自我观”的看法: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一棵山乡里的小树——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一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当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也有人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儿。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黄美廉,一个从小就得了脑性麻痹的残疾者。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从小她就活在诸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和泪。然而这些外在的痛苦并没有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首面对困难,迎向一切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她用她的手当画笔,以色彩告诉他人“寰宇之力与美”,灿烂地活出了生命的色彩。

站在台上,她不时地挥舞着她的双手,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扭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不知在说些什么。她的听力很好,只要你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并伸出右手,用两个指头指着你,或者拍着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黄博士,”一个学生问她,“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就没有怨恨吗?”P2-4

序言

在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只能回到他起步的地方。直到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并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后,比塞尔人才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拉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107187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2014184482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5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