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梦想规划师——献给所有努力打拼的人。
《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作者:阿拉蕾)探讨了以下问题:在全力以赴才能生存的时代,怎样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可能?怎么做才能越过现实和理想的鸿沟,找到和进入自己希望的人生?怎么修炼自己在现实中活得更好的能力?怎么在现实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怎么连接现实和理想?
图书 | 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
内容 | 编辑推荐 做自己的梦想规划师——献给所有努力打拼的人。 《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作者:阿拉蕾)探讨了以下问题:在全力以赴才能生存的时代,怎样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可能?怎么做才能越过现实和理想的鸿沟,找到和进入自己希望的人生?怎么修炼自己在现实中活得更好的能力?怎么在现实之中发展自己的兴趣?怎么连接现实和理想? 内容推荐 过去多少年的人生,你被选择、被安排、被期待。 日复一日,熟悉的路线,差不多的每一天。 但你很清楚,过去的热情与干劲,正一点一滴流失…… 你想离开现状、想换工作、想出走,找到内心热情的所在,但你不知道自己该往哪走,劲该往哪使…… 跟着《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作者:阿拉蕾)的思路出发吧,它会带你找到未来的方向! 目录 第一章 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由自己决定 “在了解上帝之前,人必须先要了解自己” 用心,就能找到用力的方向 用规划照出前进的方向,用行动为理想插上翅膀 第二章 拥有优势的人,自然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整理和集中自己的优势 发挥自己的强项,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第三章 现在用心做人脉,未来轻松掌钱脉 你认识谁比你是谁更重要 别独自用餐,走出去扩展你的人脉圈 让自己成为别人渴望认识的人 第四章 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你的本事就大了 唯一能持久的优势是胜过对手的学习能力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第五章 向着阳光生长,做温暖的人 心态是调整出来的 自信没人能给,更别自己摧毁 豁达:给思想减减负 宽容,因为懂得 心态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 第六章 出身好是优势,活得好靠本事 管理时间的本事 自我推销的本事 沟通的本事 第七章 用心订制一份十年后还想干的工作 十年后的你愿意做什么样的工作? 怎么做,十年后的工作能成功? 第八章 用心经营未来的美满家庭 一生最奢侈的事,就是途中遇见那个人 把家建成坚固的港湾,才能彻底不怕风浪 将生活和工作划清界限 试读章节 不偏不倚“自我观” “自我观”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自我观”是一套复合体系,其中对自我成长最重要的是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的认识。 “自我观”是决定人们各自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每个人,无论是聪明或愚蠢,贤良或奸诈,他的表现都是与其当时的“自我观”相符。没有人会去做一件在当时他认为与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能力以及他本身任何一方面不相宜的事情。就像穿衣服,你会选择和你的年龄、职业相称的服装,讲话时会选择和自己身份相称的词句,甚至外出吃饭也会选择与自己的经济能力相称的场所。总而言之,每个人都会依照他的自我观点,来决定哪些事他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或是该怎样去做好一件事情。 如果某一个人对于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和实际情况颇为接近,也就是说他有着比较正确的“自我观”,那么他所表现的行为自然会很恰当。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自我观”,就不能很清楚地表现自己独特的一面,而只是浑浑噩噩地活下去,这个人的人生明显存在缺憾。 当一个人具备了正确的“自我观”时,他至少成功了一半。如果没有正确的“自我观”,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就会无法自我定位,别人一提意见,就会无所适从、惊慌失措。形成正确自我观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你没有必要努力达到某个所谓的标准。 别人的人生与自己的人生,自然是不同的。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会是“传奇的辉煌”还是“人生的悲剧”,全是自己的问题。 爱默生在散文《自持》中如是说: “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道格拉斯·玛拉赫也用一首诗表达了他对“自我观”的看法: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一棵山乡里的小树——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一丛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当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也有人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儿。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尼采曾经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黄美廉,一个从小就得了脑性麻痹的残疾者。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从小她就活在诸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和泪。然而这些外在的痛苦并没有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首面对困难,迎向一切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她用她的手当画笔,以色彩告诉他人“寰宇之力与美”,灿烂地活出了生命的色彩。 站在台上,她不时地挥舞着她的双手,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扭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不知在说些什么。她的听力很好,只要你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并伸出右手,用两个指头指着你,或者拍着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黄博士,”一个学生问她,“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就没有怨恨吗?”P2-4 序言 在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只能回到他起步的地方。直到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并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后,比塞尔人才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心若失去方向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阿拉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71071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4 |
CIP核字 | 2014184482 |
中图分类号 | B84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