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远的丰碑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庐琦主编的《永远的丰碑》精心收集了吉安市7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图文并茂,为增添全书的趣味性,穿插了极具故事性的深度链接,力图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对遗迹遗址的寻踪,对大好河山的发掘,给繁荣安定大背景下的人们以爱国主义的熏陶,激发起沉睡在每个人心中的那份澎湃情感。

内容推荐

李庐琦主编的《永远的丰碑》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四级,分级逐一对全市7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理位置、建设情况、历史渊源、陈展內容展开介绍,配以或轻松有趣,或详尽解析,或寓意深远的深度链接内容,思路清晰,图片丰富,框架鲜明。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如数家珍地述说,透过纸张,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份良苦用心和独到匠心。

一书读完,仿佛将吉安的历史重新翻阅,竟有种遍游吉安、重识吉安的感觉滋生,对这片土地的景仰和热爱不禁增添了几分。沉睡心中的爱国情怀也被悄然唤醒。可以说,《永远的丰碑》无疑是一本整理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手册,更是一窥吉安的独特视角。

目录

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井冈山革命纪念地

1.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深度链接:

井冈星火

2.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深度链接:

黄洋界保卫战

3.黄洋界哨口营房

深度链接:

朱德的扁担

4.大井毛泽东旧居

5.小井红军医院

深度链接:

曾志和她的儿子

6.小井红军伤病员殉难处

深度链接:

视死如归

7.龙江书院

深度链接:

井冈山会师

8.龙江红四军建军广场旧址

9.八角楼

深度链接: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11.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

深度链接:

《井冈山的斗争》

12.茨坪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

13.茨坪中国红军第四军军械处旧址

深度链接:

袁文才、王佐两老庚

14.王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三湾改编旧址

深度链接:

三湾改编

雷打石——红军的“三大纪律”诞生地遗址

东固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含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深度链接:

李文林与“东井冈”

半面红旗

2.东固平民银行旧址

3.东固消费合作社旧址

4.东固区委及赣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5.东固古街

6.东固油墨蜡纸厂

7.东固螺坑云汉堂会议旧址

8.东固瑶下红军印刷厂旧址

9.东固敖上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旧址

深度链接:

东固红色电讯建奇功

10.东固敖上毛泽东旧居

11.青原山红军医院

深度链接:

青原山

12.富田王家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旧址

13.富田王家、匡家旧居旧址一条街

14.东固螺坑石古丘河坝红四军与红二、四团会师旧址

15.东固淘金坑兵工厂旧址

深度链接:

鲜血铸成的银牌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文天祥纪念馆

深度链接:

文天祥唱响(正气歌)

(正气歌》

2.湘赣革命纪念馆

深度链接:

湘赣革命根据地

3.欧阳修纪念馆

4.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5.漢陂古村

深度链接:

“二七”会议

6.白鹭洲书院

深度链接:

江万里办学

7.龙源口大捷旧址(列入湘赣革命纪念馆)

深度链接:

龙源口大捷

8.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

深度链接:

伏鸟双尾铜虎

9.万安博物馆

深度链接:

康克清巧夺敌枪

10.吉水县博物馆

深度链接:

三国东吴古墓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峡江会议”会址

深度链接:

峡江会议

2.新干县博物馆

深度链接:

天下粮仓

3.吉安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深度链接:

喋血龙华

4.毛泽东、朱德同志旧居

深度链接:

“十万工农下吉安”——九打吉安

5.孔庙

深度链接:

孔子改错

6.八都镇毛泽东祖籍游览苑

深度链接:

毛泽东祖籍情况

7.吉安市档案馆

8.遂川联席会议旧址

深度链接:

联席会议

9.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

深度链接:

万安暴动

10.秋溪乡党支部旧址

深度链接:

秋溪乡党支部情况介绍

11.文天祥陵园

12.吉安县将军公园

深度链接:

独臂将军——余秋里

12.吉安县曾山故居

深度链接:

曾山智斗伪保长

14.马家洲集中营

深度链接:

廖承志在狱中

15.泰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16.快阁

深度链接:

登陕阁

17.万安暴动战斗遗址——万安城墙

18.遂川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19.西庄红军烈士纪念碑

深度链接:

遂川六支枪

20.贺子珍纪念馆

深度链接:

贺子珍长征路上勇救伤员

县(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吉州记忆”展示馆

2.陂下古村

3.临江古窑

4.富田古镇

5.东固革命烈士陵园

6.《井冈山》实景演出

7.厦坪镇菖蒲古村

8.吉安县城市展示馆

9.吉安工业园区工业展示馆

10.新干县城市规划展览馆

11.华城门习家村史陈列馆

12.麦斜毛泽东旧居

13.中洲文化大院

14.黄竹岭第一次反“围剿”指挥所旧址

深度链接:

龙冈战斗

15.龙冈富家车毛泽东旧居

16.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17.秤砣寨革命烈士纪念地

深度链接:

秤砣寨保卫战

18.陶唐缠江坪革命遗址

深度链接:

七烈士简介

19.峡江历史文物陈列馆

20.玉笥山

深度链接:

玉笥山

21.湖洲习氏大宗祠

22.梅元支部旧址——魁星阁

23.燕坊古村

深度链接:

人文吉水

24.毛泽东祖籍渊源展示馆

25.碰塘村杨万里故园

深度链接:

“一根筋”的杨万里

26.大东山文化风景区

深度链接:

东山墨宝

27.白口城址

28.白云山战斗指挥所

深度链接:

白云山战斗

29.三十都暴动动员大会会址

30.杨士奇墓

31.浙大西迁泰和旧址

32.老营盘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深度链接:

老营盘战斗

33.八塘山革命烈士公墓群

34.泰和县博物馆

35.康克清旧居

36.曾天字烈士墓

深度链接:

血洒罗塘湾

37.遂川县毛泽东旧居

38.安福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深度链接:

陈毅上武功山

武功山

39.罗隆基故居

深度链接:

一笑了之

40.张强生将军故居

41.洲湖镇塘边村

42.金田乡柘溪村

43.贺子珍故居一海天春茶馆

后记

试读章节

黄洋界保卫战

1928年,朱、毛井冈山会师后,三占永新城,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井冈山的斗争进入全盛时期。但天有不测风云,7月,红二十九团和红二十八团离开井冈山冒进湘南受挫,损失惨重。分兵作战的毛泽东听闻此讯,留三十一团一营守井冈山,自带人马去湘南迎返红军主力二十八团。基于此,湘赣敌军调兵遣将会剿井冈山军事根据地。

23日,湘军吴尚第八军第一师全部及第二师一部,共4个团的兵力,分别从大陇、茅坪、酃县向井冈山进攻;又结盟赣敌王钧第九师和二十七师2个师的警卫团以及刘士毅部共3个团的兵力,从古城、茅坪、罗浮向井冈山进攻,刘士毅师1个团从黄坳进攻。

此时,守卫井冈山的红军不足1个营,得到消息后,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等,先行到井冈山同边界特委的负责人,在大井村召集了山上红军机关、医院负责人及伤病员代表会议,讨论粉碎敌人进攻的对策。会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是撤退,二是坚守。情况紧急万分,争论也激烈万分。最后会议考虑到士气、老百姓和伤病员转移困难等,决定坚守井冈山,并将主要防守地点定在黄洋界哨口,其余4个哨口主要由三十一团二营把守,地方武装配合红军作战,在山下以游击战法对敌人进行骚扰和破坏。

一营接到命令后,除留下张宗逊为连长的二连在永新牵制敌人外,一、三连在营长陈毅安的带领下,背着三天的干粮,日夜兼程,于29日下午赶回井冈山。回到井冈山后,团长朱云卿马上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部署了作战任务,红军进入了紧张的防御工事修筑和战前战斗动员及准备。由于弹药不足,红军以土办法在黄洋界的山下布置了五道防线,第一道是竹钉阵,分别在两条小路旁的草丛里布下了几里路长的竹钉防线;第二道是竹篱笆障碍;第三道是滚木檑石;第四道是五尺多深的壕沟;第五道是用石头筑成的射击掩体,掩体前沿的草丛里也插满了竹钉,使敌人很难接近。

8月30日上午8时左右,太阳刚刚爬至井冈山的上空,将井冈山染得一片彤红,先期到达山下的湘敌便开始进攻了。顿时硝烟弥漫,枪声、炮声、喊杀声,响彻整个寂静的山谷。子弹在头顶飞啸,炮弹在身边炸响,红军利用地势天险,运用滚石和木头,不慌不忙,凭借着坚强的意志顽强抵抗,一次次地打退了敌人疯狂的进攻。一个上午,敌人冲上来了又被打了下去,打下去了又冲上来,又再打下去,终未能往前进一步。终于,敌人久攻不下,又伤亡隆重,累了,退到安全地方休整。我方将士也趁这个时刻,啃吃干粮,补筑工事,再在岩口添加滚石和巨木,还将在茨坪刚刚修好的一门迫击炮搬到了阵地,又送来无数鞭炮在煤油筒里准备好。下午4时,敌人经过休整,再次发起猛烈的冲击。红军抵抗更加顽强,一发发子弹打下去,一根根巨木掀下去,一块块巨石砸下去,只听山下一片惨叫、鬼哭狼嚎。这时,红军各个山头的冲锋号突然齐响,子弹更加密集,准备在煤油筒里的鞭炮也一并点燃,刹那间,只听枪声、鞭炮声、锣鼓声、喊杀声震天,只见山顶红旗翻动,枪动人跃,迫击炮只有3发炮弹,前两发都因受潮没有打响,奇巧的是第三发在敌人中间炸开了花。敌人没料想到红军突然出现的这般阵势,误以为是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大部队回师营救,纷纷丢盔弃甲,仓皇逃窜,连同其他几路进攻井冈山的敌军一起缩回到永新新标坪和酃县一带。逃窜中又被竹钉阵、壕沟所伤残,死伤无数,黄洋保卫战告捷。

黄洋界保卫战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斗,它以红军将士极小的付出和不足1个营的兵力投入,打退了数倍于我军的敌人疯狂的进攻,提振了红军将士士气,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有力地保全了红军革命力量和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史上、中国革命史上,抒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戏剧性的捷报传至正往回赶的毛泽东和朱德耳里,毛泽东兴奋异常,挥笔疾书,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巳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P10-12

序言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总有人说,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淡漠,健忘。

在现如今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里, 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更多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爱国主义这四个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视线,被束之高阁。那些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仿佛只有在某些特殊的节日里,才会被人们想起,蜂拥而至,走走看看,然后,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的依旧是一室冷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呐喊,在经济社会大步向前发展的滚滚浪潮中,难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爱国主义,沉默了。

可是,历史怎会忘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忠贞不屈,慷慨赴死的文天祥;炮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勤练水兵,抵御倭寇的戚继光;誓死抗敌,长眠汪洋的邓世昌……

历史更不会忘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段屈辱的岁月。列强的铁蹄踏来,中国大地四分五裂,民不聊生。《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丧权辱国的条款,让祖国母亲备受蹂躏;火烧圆明园、“九一八事变”,烧杀抢掠的残暴,让中华民族隐隐哭泣。所幸的是。无数仁人志士站了起来,前有梁启超、康有为,后有孙中山、李大钊,前仆后继地投入了保家卫国的洪流。因为他们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丢了国家的民族,家园厚土都是奢望,剩下的只有流浪。于是,他们振臂高呼,他们四处奔走,他们积聚力量。他们不惜用生命和鲜血的代价,去唤醒民族的斗志,去争取国家的独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压迫中反抗,在摸索中前进,突破重重封锁,燃起了“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星火,用“井冈山精神”照亮粉碎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政权的康庄大道,将黑暗落后的中国引向一个光明进步的未来。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从农民斗争到无产阶级革命,,从资本家到知识分子,一切的尝试和抗争,一切的付出和牺牲,都只为了那简单的两个字——祖国。

不错,就是祖国,中华民族世代生长的,可爱的祖国。

九曲黄河水,万顷长江浪,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尺都有文化的痕迹,每一寸都是迷人的风景。从远古文明的周口店遗址,到现代功绩的三峡博物馆;从叹为观止的长城,到令人惊叹的兵马俑, 中华民族演变历程中的各个时期都闪烁着顺应规律、战胜自然的智慧光芒。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到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从佛教的无欲无求,到道教的內外兼修,思想和心灵的修行,留下了不朽的成就。北国大气粗犷,南国细腻婉约,群山巍峨,万水奔腾,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祖国母亲总是那样风姿绰约,体态迷人。

一个缺乏爱国情怀的民族是可悲的。它就像一个遗失了灵魂的躯体,忘记了过去,迷失在当下,看不清未来,只能忍受欺压凌辱和残破不堪,在漫天迷雾中跌跌撞撞。一个缺乏爱国情怀的国家是可怕的。它就像失去支撑的建筑,再大的规模,再高的建树也是徒劳,只能在风雨飘摇中日日自危,哪怕一缕微风、一丝细雨,都可能会是致命的打击。

为了忘却的纪念,我们用一个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框住了一瞬记忆。一刻辉煌。吉安,也不例外。

从井冈山黄洋界到龙源口大捷旧址,断壁残垣里,仿佛仍能感受到那段斗争岁月里的烽火狼烟、枪林弹雨,看到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用躯体和热血,自觉地践行着那悲壮而豪迈的信仰:从“峡江会议”会址到陂头联席会议旧址,微弱油灯下,秉烛夜谈,审时度势,苦苦探索革命道路的身影还清晰如昨,那对真理的执著,对光明的渴望,引领着仁人志士们向着更坚定的目标迈进:从工农兵政府旧址到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一砖一瓦都依稀在诉说,革命斗争成功,政权建立的喜悦,阴霾的中国大地上。亮起点点星火,革命者心中的壮志也熊熊燃烧,红色的光芒终将有一天照耀中华……

从文天祥纪念馆到欧阳修纪念馆,明哲先贤用他们鲜活的人生,向世人阐述了家国大义和浩然正气的真谛,用文思和才智,谱写了经久不衰的诗行,宛若座座不朽丰碑,激励着后辈成人成才;从白鹭洲书院到孔庙,纵然隔着遥远的时空,空气中似手仍有书墨香气弥漫开来,朗朗书声中夹带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谆谆教诲,崇文尚德,尊师重教,从这里发源,蔚然成风,薪火相传;从漠陂古村到燕坊古村,建筑依山而栖,村民择水而居,草木葱茏,自然环境旖旎秀丽,时间在这里好像静止一般。青砖黛瓦马头墙,古祠书院高牌坊,带着些许骄傲的姿态。展示着那个年代属于庐陵文化的辉煌;从吉水博物馆到大洋洲商代青铜博物馆,那些引以为豪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通过器皿物件、图片文字,一幕幕掠过,古今交错间,激荡出别样的火花,让人不禁为过往的成就拍案击掌……

若不是细细想起,娓娓道来,即便是舍安人自己,恐怕都数不全这些身边的“教科书”,都淡忘了在这些平凡的建筑背后隐藏着的过去。曾经,英雄的吉安人民用行动,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爱国答卷。

所幸,爱国主义,没有泯灭。总有些人在坚持着,总有些事会将它唤醒。

2008年,一场天灾,轻而易举地摧毁了一方安宁,悲伤和绝望瞬间弥漫开来。汶川在哭泣,世界在观望。中华民族,宛如一夜觉醒,中国,以足以令世界为之讶异的速度,集结了起来。身体力行,慷慨解囊,举国之力。无需召唤,不用感谢,只因民族的重创,之于每一个国人都是切肤之痛。

没有承诺,国人却抱得更紧;没有誓言,中华却心心相系。

还是那一年,奥林匹克的火焰,传到了神州大地。中国,敞开大门,用秀关山河惊艳世人,用瞩目成就惊叹世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以前所未有的自豪和骄傲,以主人之姿,笑迎四方客。

无需刻意。这一幕,早已镌刻在民族记忆。

彩云之南,台海之滨,一带之隔,有国之殇。历史的捉弄,时间的错过,空间的交割,却无法改变相融相连的一系血脉。同呼吸,共命运,牵台湾一发,动中国全身。中华民族以从不妥协的坚持,捍卫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底线。

一家,一国,一民族,无以为国,何以为家。

历史需要牢记荣耀,更需要铭记耻辱。为了将瞬间化为永恒,将静态化为动态,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为了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爱国情结。用历史警醒激励现在和未来,将短暂的感触延展为长久的感悟,也为了整理全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世人以完整的查阅资料,费心收集,几经修改,本书终于崭露头角。

本书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市、区)四级,分级逐一对全市7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地理位置、建设情况、历史渊源、陈展內容展开介绍,配以或轻松有趣,或详尽解析,或寓意深远的深度链接内容,思路清晰,图片丰富,框架鲜明。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如数家珍地述说,透过纸张,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份良苦用心和独到匠心。

一书读完,仿佛将吉安的历史重新翻阅,竟有种遍游吉安、重识吉安的感觉滋生,对这片土地的景仰和热爱不禁增添了几分。沉睡心中的爱国情怀也被悄然唤醒。可以说,本书无疑是一本整理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手册,更是一窥吉安的独特视角。

希望我们的干部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能从书中汲取力量,在书中把握方向。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思想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方向,为国家富强、民族崛起而奋斗,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遵守事物前进的规律,不让落后腐朽的思想拖后腿,不被改旗易帜的邪念带错路;要保持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劳质朴的本色,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用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前行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用坚定的信念冲破发展过程中的重重阻碍,中华文化期待着在创造发展中刷新高度,期待着在真抓实千里再次辉煌;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观,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主权完整的责任担在肩上,记在心中,建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沉溺于贪图享受、骄傲自满的温床,抑或是陷入有勇无谋、妄自菲薄的泥潭。

希望这本书,以星火燎原之势,将这些正能量传递开去,传递到2.53万平方公里吉安大地的各个角落,甚至更远的地方去。

是以序。

车庐琦

2013年4月9日

后记

无论在江西,还是在中国,吉安,都可谓是一处典藏的历史文化宝库,在幽幽岁月里,缔造出了无数传奇。巍峨井冈上诞生的革命星火,蜿蜒河水灌溉出的秀美山川,富饶红土催生的古老文明,鼎盛文风孕育的文人墨客,给这片土地留下了生动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责,遍布吉安的各个角落,熠熠生辉。

爱国主义的资源等待着进一步发掘,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怀等待着被传承和发扬,于是,《永远的丰碑》应运而生。本书精心收集了全市7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图文并茂,为增添全书的趣味性,穿插了极具故事性的深度链接,力图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对遗迹遗址的寻踪、对大好河山的发掘,给繁荣安定大背景下的人们以爱国主义的熏陶,激发起沉睡在每个人心申的那份澎湃的情感。希望本书传承到每个读者手中时,能让我们一偿所愿,实现初衷。

为了尽可能客观真实地描述和还原各基地的状况,本书的原始文字、图片材料均由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及各基地工作人员提供,经由编委会补充。并反复讨论修改。编写本书涉及的文字、图片內容量大而繁琐,途中几易其稿,不断充实完善,终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成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庐琦担任了本书的主编并作序。

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著作、文章和有关资料,编写人员从全书角度出发,有的作了直接引用,有的略作了整理和修改。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半勤的劳作。

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水平有限,疏漏之处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远的丰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庐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59981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3154768
中图分类号 D64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0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8: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