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窗内外(西方现代美文选)(精)/文学馆
内容
试读章节

二、孤独者

他住在我们的对门,是一个好清洁、不爱说话的人,常带着两条狗,主要的乐趣是在于种许多树。……每日,在一定的时间,他坐在俱乐部花园里,有几分忧郁,有几分厌倦;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吹吹哨子玩。于是一桩奇事发生了:园林里所有的小鸟全高兴地加入了,大家啭着,大家唱着;他走来走去,把他带在口袋里的面包屑给它们撒一些。他全认识:小鸟,两条平静的灵猩,树,就是他所有的朋友了:他用名字来称呼小鸟,当它们在细沙上扑来扑去的时候;很亲爱的他怪这一只昨天没有来,欢迎那一只今天第一次来。等它们都吃完了,慢慢地走开,背后跟着两条沉默的大狗。

他在城里做了许多好事;可是人往往是又无常又不仁的。有一天,因为他们的忘恩负义而厌恶,而气忿,他下乡去了。现在他再也不进城一步,再也不与人来往;他过一种索居的生活,一手经营了、亲自照料着几座茂密的园亭。为的怕这太脆弱,不合他住,他筑了一所小屋在山顶上,预备在那儿等死。

那么你要说了:“这个人用他的全力来厌弃人生。”不,不;这个人并没有失去希望。每日有报纸从城里送给他,我记得。而这些日报正是一线光明,它们做成了一个脆弱的爱结,这个东西就是那些最讨厌人类的人也会保持的。而且因此他们才会在地面上生存呢。

三、“晚了”

常常地,每逢我回家,碰到家里人都吃完了晚饭已经有一个钟头或是半个钟头了,我就挨骂,因为“晚了”。在乡下小城里实在有太多的时间,无穷尽的虚日,大家不知道干什么好,然而,总是晚了。

为什么晚了?凭什么说晚了?我们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要实践,用得着计较,一分钟也不放松?有什么隐秘的定数压在我们的头上,使我们不得不一分一秒地数时刻,在这些静止的、灰暗的乡下小城里?我不知道,可是我可以告诉你,这种总是晚了的观念就是我一生中基本的观念;不要笑。如果我回头看看,我可以看出,就因为有这种观念,所以我才有这种不可解的悬虑,这种对于我所不知道的东西的渴望,这种狂热,这种不安定,这种一代代连续下来的东西所给我的牵挂,又可怕又恼人。

且让我问一句,虽然我自己在这一点上并不曾吃过大亏,你可知道虐待小孩子是怎么一回事?你的暴行第一次弄得一个小孩子流眼泪的时候,你就叫他尝到忿怒、悲哀、嫉妒、仇怨以及虚伪的滋味了。而这些眼泪也就永远抹去了他所见到的人生的笑容,渐渐地,无法挽救地融去了那种隐秘的、不可名状的感通。二者间该有这种感通的,既然一方面人家带我们到世上来,一方面我们亲爱地来延续人家的个性、人家的观念。

四上书院去的路  葡萄藤的卷须转黄,灰暗的秋天的黄昏近了,我的忧郁也随着浓了起来,因为我知道已经到上学去的时候了。我第一次做这种旅行时才八岁。我们从莫诺瓦乘车往叶克拉,走下山谷来,爬上山头去;我们带着干粮在身边:一张烙饼,几块炸肉片,一些腊肠。

当这个愁惨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我看到我的衬衫整理好了,被单、枕套、手巾、食巾都烫好了。……于是,在我出发的前一天,一个有粗皮盖的箱子从阁楼上搬下来了,我的母亲把我的衣服装在里面,很仔细。我也得提起那套银食器;现在我有时候沉思地望着食器架,看到那上面放着那一套服侍我八年,如今破旧了的银食器;我一看到它们总觉得有一股真情涌上心来了。

从莫诺瓦到叶克拉是六个或八个钟头的路程。东天发白我们就动身,下午很早就到了。马车颠簸在崎岖的石道上.我们有时候歇一歇,在道旁的橄榄树底下吃一点点心。想起来也觉得十分可喜的,我记得清清楚楚,怎样从半路上高处一个石凹里,望过一片暗沉沉的牧野去,就可以隐约地看到高楼的白尖顶,新教堂的大圆顶闪耀在太阳光里。

于是,一种说不出的难过袭来了;我觉得好像已经被一把拖出了乐园的欢悦,扔进了一个地洞的黑暗了。我记得有一次我怎样想逃走;那个老仆人现在还常常笑我呢,当他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跳下马车,逃过田野去;他捉住了我,哈哈大笑说:“不,不,安托尼奥,我们一定得上叶克拉!”

可是的确我们到底不得不上叶克拉的,马车向前走去了,我又进了那个阴森的夜城,我又看到自己无法挽救地成了一条没有头的链子的一节,闲步在走廊上,或是,不作声也不动,坐在课堂里的一张长椅上。

卡乐思神父

我进书院后第一个见到有学者风的牧师是卡乐思·拉沙耳特神父,那个有学问的考古家。他还给我留下了一些很愉快、很亲切的回忆。他很老,很瘦,有一副端正的面貌,一对灵活的、聪明的眼睛;他常常在阔廊下踱来踱去,步子很小;他的一举一动都显得说不出的文雅。他眼睛的一闪中,他声音的一转中,似乎都有些东西——后来,过了许多时候,我留意观察他的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出了这一点——一种忧郁的气色,它甚至于能镇静最会闹的孩子,使他们在他身边怅然若失,帖然就范。仿佛命运有意要在人生的门口就碰见许多悲伤的、消沉的、顺从的人。……P50-53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有名诗人、翻译家,在高校长期担任西语教授,在现代诗创作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著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数行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雕虫纪历1930-1958》等。
后记

1936年,卞之琳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翻译作品《西窗集》。这本书诗文合编,共分六辑,第一辑为译诗,后五辑为译文。所选篇目,大多属于19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盛行的现代派文学。这对当年京派和海派对峙的文坛,无异于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尽管这本书出版后各方面的反响极好,卞之琳本人却不太满意。他觉得诗文集“取材芜杂,翻译草率”,况且还有校勘的疏漏。于是,他悄悄地开始了“拆台工作”,另起炉灶。首先是将书中最后一篇纪德的《浪子回家》,与新译的原作后续另五篇合在一起,出版了《浪子回家集》;接着又将书中阿左林的部分,加上新译篇目,扩充为一册《阿左林小集》;后来还将书中福尔的《亨利第三》和里尔克的《旗手》抽出,合刊了一个单行本。

改革开放之初,文学复苏,西方现代派文学也随之回潮,人们又想起了绝版已久的《西窗集》。卞之琳自然不愿意让自己报废的译本以原先的面目重印,便决定做一番清理。具体措施是,利用此前的“拆台工作”进行“重建”。第一步是删节,撤除第一辑译诗和另几篇风格差异较大的译文;第二步是归位,《亨利第三》和《旗手》还原,《阿左林小集》全部并入;第三步是置换,以纪德长篇小说《赝币制造者》的一章替代原书中的那篇《浪子回家》;第四步是增补,新译波德莱尔的散文诗《时钟》,作为全书开篇。1981年,这样一本《西窗集》修订版问世,立刻受到热捧,特别是文学青年,更是争相传阅。2000年,三卷本《卞之琳译文集》里收录的,便是这个“修订版”。

卞之琳的翻译与他本人创作的互动,已有许多研究成果了。他的翻译作品,与当时文学风气的关联,包括对同时代以及后世作家的影响,尚待深入探讨。其实,翻译作品也应该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对象。许多优秀的翻译,对汉语写作进程的推动和贡献,绝不亚于那些所谓的原创。另外,相对于作家而言,翻译家或许会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语言艺术本身,例如梁宗岱、戴望舒、卞之琳、冯至以及傅雷等人的精美译作,都堪称现代汉语的典范。

林贤治先生主编“文学馆”丛书,推出文学经典翻译系列,可谓用心良苦。他想到了卞之琳的《西窗集》,让我看看是否还有一些集外同类译作,能否编一个“增补本”。这一动议,正与我不谋而合。

前些年,我曾编辑出版过一册戴望舒的译文集《塞万提斯的未婚妻》,似乎颇受欢迎。但也有一些异议,说不该删掉徐霞村的译文。其实,我的编辑意图十分明确,就是要弄一本目前能够收集到的所有戴望舒翻译的阿左林小品,与徐霞村没有什么关系。喜欢戴望舒、徐霞村译的《西万提斯的未婚妻》,如果为收藏,应该去找“一版一印”;如果只是为阅读,也可去找改版为徐霞村、戴望舒译的《西班牙小景》。我编的那个集子,只是要为读者提供一册尽量齐全的戴望舒翻译的美文读本。

同样,我现在想做的,也是试图为读者提供一册尽量齐全的卞之琳翻译的美文读本。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美文”,根据卞之琳本人的意思,不包括诗歌、戏剧,也不包括全本的中长篇小说,只是些短篇散章,即散文(含散文诗)和短篇小说(含长篇小说片段)。

现在这个“增补本”,是在“修订版”的基础上,又加以“重建”的。首先是并入《卞之琳译文集》里的其他短篇散章,包括回收那篇《浪子回家》,另选录《浪子回家集》里的三篇,以及文学评论四篇;其次是回收《西窗集》初版中原有的五篇,这几篇在“修订版”中被删除,《译文集》里也没收;最后是赵国忠先生提供的一篇旧报刊上的佚稿。

汤用彤《高僧传》校勘记里说,收集资料“宁滥毋缺”,使用资料“宁缺毋滥”。作者(或译者)自己编书,爱惜羽毛,精益求精,“宁缺毋滥”,可以理解;编者为了研读需要。方便读者,贪多务得,“宁滥毋缺”,也自有价值。

为了忠于译者原意,本书尽量保持译稿的原貌。特此说明。

感谢林贤治先生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完成这份心愿。感谢卞之琳之女青乔女士慷慨授予版权。

桑农

2014年12月1日于玲珑阁

目录

[法国]夏尔·波德莱尔 时钟

[法国]斯特凡·玛拉美 秋天的哀怨

冬天的颤抖

[法国]保尔·瓦雷里 年轻的母亲

[法国]保尔·福尔 亨利第三

[奥地利]莱奈·玛丽亚·里尔克 旗手

[英国]洛庚·史密士 小品(二十篇)

[西班牙]阿索林 小哲学家自白(九章)

村镇(一章)

堂胡安(八章)

菲利克思·瓦迦士(二章)

蓝白集(七篇)

[法国]玛瑟尔·普鲁斯特 史万家一边(第一段)

[法国]安德雷·纪德 纳蕤思解说

恋爱试验

爱尔·阿虔

浪子回家

赝币制造者(第一部第二章)

[爱尔兰]詹姆士·乔伊斯 爱芙林

[英国]维吉妮亚·伍尔孚 在果园里

论英国人读俄国小说

[英国]哈罗德·尼柯孙 魏尔伦与象征主义

[英国]托·斯·艾略特 传统与个人才能

[英国]马丁 道旁的智慧

[俄国]蒲宁 中暑

[罗马尼亚]彼忒理思珂 算账

[法国]阿克莱茫 无话的戏剧

[英国]柯温 在雾中

[英国]绥杰 街

[美国]古德曼 流浪的孩子们

[法国]贝尔特朗 水上的黄昏

编后记

内容推荐

卞之琳的《西窗集》,是现代翻译文学经典。无论是1936年的初版本,还是1981年的修订本,都是风靡一时。

夏尔·波德莱尔的《西窗内外(西方现代美文选)(精)》系《西窗集》的增补本,不仅收录了初版本和修订本的全部译文,还收录了其他一些散逸文字。其中多为散文、随笔,也有短篇小说及长篇断片,还有散文诗。卞之琳翻译的短篇美文,可谓尽在其中。

卞之琳的译文,纯净、典雅、隽永,富含诗意,充分显现了现代汉语的魅力。

编辑推荐

卞之琳翻译的短篇美文,可谓尽在其中。

卞之琳的译文,纯净、典雅、隽永,富含诗意,充分显现了现代汉语的魅力。《西窗内外(西方现代美文选)(精)》是一部收集卞之琳翻译的西方美文集,收录有法国的夏尔·波德莱尔、保尔·瓦雷里、安德雷·纪德,英国的洛庚·史密士、托·斯·艾略特,俄国的蒲宁,西班牙的阿索林等西方现代著名作家的美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窗内外(西方现代美文选)(精)/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卞之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80669
开本 32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7-01
首版时间 2017-01
印刷时间 201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08
CIP核字 2016275496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6
14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