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内容
试读章节

01

在讨论陶渊明这首诗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经常被人引用,用来阐述“善良会得到好报”这个大道理。故事发生在苏格兰,说是有一天,农夫弗莱明在地里劳动的时候,听到一阵呼救声,跑去一看,是一个男孩陷在了沼泽里。弗莱明跳进烂泥,救起了孩子。第二天,男孩的父亲上门表示要好好感谢。弗莱明却说他救人只是本性而已,不需感谢。结果是男孩的父亲坚持要给予弗莱明的儿子和男孩一样的教育。后来,弗莱明的儿子亚历山大·弗莱明读完医科大学,几年后发现了青霉素。

弗莱明父亲救起的那个男孩,是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据说,丘吉尔后来得了严重的肺炎,是亚历山大·弗莱明救了他的命。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是人们爱听的那种故事。

但事实上,这完全是一个编造的故事,不,不是故事,是编造的美好传奇。亚历山大·弗莱明能够攻读伦敦大学圣玛丽亚医院,并非他父亲救了温斯顿·丘吉尔,而是他很意外地得到了一个终身未娶的舅舅的一笔遗产。

但是,人们还是很喜欢读这类编造的美好传奇。

02

真实生活里,几乎不会有完美无瑕的传奇,只有干疮百孔的故事。最近,我有一个朋友,郁郁不乐。为什么呢?因为好心却付出了巨大代价。他一年前开着奔驰经过检察院大门口,门口有很多上访者,他开得很慢,但还是碰了一下一个睡在地上的男子。他赶紧下车,那个男子说好像并不觉得痛,意思是给个几百元就可以了。

朋友好心说,反正我买了保险,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检查了没事也可安心。于是,叫来警察立案,报告了保险公司,把那个男子拉到医院。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没有大碍。但既然有保险,不如用最好的治疗。最好的治疗就是住医,打钢钉。医疗费一下子估计要两万多。朋友明白这是医院想赚钱,有点不悦,但想到还在保险的范围里,也就没有理论。

于是,那个男子住了院。然后,麻烦就来了。他的很多亲戚老乡来看他。然后,他就开始变了,不断地要求朋友给钱,开口就是十万。不断地打电话,还去朋友的户口所在地拉横幅、示威,还去派出所上访,说是朋友蓄意谋害之类。

那个男子很老实,朋友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他们家里很穷,有人教他这是有可能赚一笔大钱的最好办法,因为你们有钱人都怕惹麻烦,怕闹,反正他穷得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不闹一下?也许能发一笔财。

朋友不胜其扰,只好交给律师处理。本来很小的一件事,只因自己好心、医院贪心,引起那个男子的贪念,酿成了一桩纠缠不清的官司。

03  善恶报应,在佛教和基督教里,都非常确切。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有疑问。以前我有一个朋友,知道我写了不少研读佛经的书,就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她母亲一生虔诚信奉佛教,从不做坏事,但是,生活仍然那么坎坷、那么不幸?这个问题在很多西方人那里也经常浮现,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那么,他知不知道世间那么多好人在遭遇不幸,而那么多坏人在飞黄腾达?

有一个中国皇帝也有过类似的疑问。这个皇帝叫萧衍。陶渊明于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去世,五十二年后的公元479年,宋就亡了,萧道成建立了齐朝。二十三年后,公元502年,萧衍建立了梁朝。

萧衍就是梁武帝,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把佛教定为国教,盖了近三千座寺庙,四次舍身出家,严格遵守佛教的戒律:吃素、不近女色、生活简朴,但生活好像还是不太幸福。P33-35

作者简介
费勇,浙江人,学者、作家。现为昊达文化创始人、昊达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唐宁书店联合创始人,并兼任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靠前首位“生活方式”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不抑郁的活法:坛经修心课》等修心课系列,在大陆、台.湾、韩国出版,连续多年入选凤凰网好书榜等多种榜单。2012年与陈坤主办《行走》MOOK,至2015年已出六期,成为出版界的一道清流。年过五十辞掉固定教职,选择脱离体制,将自己交还自己。
目录

序: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第一杯:无路可走的时候怎么走

第二杯:为什么做好人就一定会贫穷

第三杯:不如痛痛快快喝酒去

第四杯:不论多么孤独,还是要做自己

第五杯:我和这个世界之间最合适的距离是什么

第六杯:不要和傻帽较劲,一较劲自己也成傻帽

第七杯:如何把每一天都过得很美好

第八杯:人生难免有挣扎,挣扎之后解套就好

第九杯:我不管别人,别人也管不着我

第十杯:为了谋生,该不该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第十一杯:反正最终都是一死,活得合乎自己心意就好

第十二杯:犹犹豫豫毁了多少美好的人生

第十三杯:除了享受生命,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第十四杯:喝喝酒吹吹牛,活着真好

第十五杯:你要听从你的内心,而且要不受贫穷的困扰

第十六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如何才能好好活着

第十七杯:我还是在风吹不到的地方独自盛开吧

第十八杯:不论多么寂寞,都不会丢失自己的本心

第十九杯:在自己的园地里,一杯浊酒就让我享尽生活的美好

第二十杯:理想的社会在哪里

附录:陶渊明诗文选译

序言

序言: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节录)

“在世俗沉沉的醉梦里了悟人生真谛,活得很清醒,只有陶渊明吧。”这是苏东坡说的,原话是“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这句话仿佛很清晰,但稍稍思量,就有点朦胧,到底什么是醉什么是醒,实在不太容易说清。我有一位精神病科的医生朋友经常说:你们正常人在精神病人眼里是不正常的。又说:精神病人活得比你们清醒。

木心先生有一句很深的感叹:“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这句话就像人生那样,很费思量。因为很费思量,所以,就不必思量。就像陶渊明经常说的,想那么多干吗呢?

季节慢慢地流转,又是一个美好的早晨。

穿上春天的衣服,晃晃悠悠到了东郊。

山峦刚刚从朝雾里探出头来,天空浮动着薄薄的云。

风从南方吹来,那些幼苗在风中好像长出了翅膀在飞翔。

浩浩茫茫的湖水,洗涤我们的尘埃。

远方的景色啊让人欣喜。

人的本心啊多么容易满足。

只要有一杯酒就怡然自乐。

望着湖的中央,恍如回到了鲁国时代的沂水。

大人小孩完成了一天的功课,到湖边逍遥歌咏,然后回家。

我热爱曾点所说的那种宁静,

日夜向往那种宁静的生活。

只可叹那个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了,再也回不去了。

早晨出来,游荡到晚上,回到家里。

花卉药草长满了院子。

树林郁郁葱葱。

床上有一把寂寞的琴。

壶里还有浊酒半杯。

是的,想那么多干吗呢?只要有一杯酒就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时运》里的见解。《时运》这首诗有一个序言,序言里提到这首诗的缘起是自己一个人去春游,有点感慨,写了这么几句诗。

序言里,陶渊明提到另外一次春游,就是《论语》里记载的一次春游,并不是一次真实的春游,而是孔子和学生答问里的春游。如果我们把场景放在现在,大概会是这样的。孔子问他的几个学生:“各位谈谈自己的梦想吧。”子路回答:“我打算先定一个小目标,一年后完成一个P2P项目,融资一个亿。我会先做一个美女直播,忽悠大家进来,最后,做成一个卖夜宵的平台。三年后在上交所上市。”孔子微笑了一下,没说话。

冉有接着说:”我也定一个小目标吧。一年后我要做成一个超级IP。我已经看中了一个小漫画家,她专门画兔子。我打算好好包装她,让她先成为网红,然后,我会出品一系列她的兔兔产品,从书本到电影,从衣服到笔记本,还要开店。开遍全世界。然后去纽约交易所敲钟。上市后我会送给老师一千原始股。”孔子听了,也没有说什么。

还剩下曾点没说。他一直在弹琴。孔子问他的梦想,他停止弹琴,说:“我睡得比较沉,不做梦。”孔子说,不过是说说自己的梦想而已,说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曾点说:“刚才弹琴的时候,看到窗外的树上冒出了淡淡的绿色,春天要来了。我也定一个小目标吧,等一下下课,我会约上几个朋友,去爬白云山,找一家大排档,坐在那里看看夕阳、吹吹风、吃点东西。天黑了,就一路唱着歌下山,回家。”孔子听了,说:“我觉得还是曾点说的比较靠谱。”

相比之下,曾点的梦想最不远大,不,完全没有梦想。在大家都做梦的年代,他懒得做梦。但是,孔子说,他觉得曾点比较靠谱。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子路等人说的梦想都是了不起的大事,也就是我们说的事业;曾点说的是生活小事,一件很小的事情:下课后约了朋友去爬山。孔子却说,那些伟大的事业其实都不太靠谱,反而去爬爬山唱唱歌,还比较靠谱。……

陶渊明的诗替这个故事呈现了王胖的第二种可能性:竭尽全力之后,失败了,怎么办?凉拌。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已经活过,已经竭尽全力,还是难逃一死,那么,就像张胖那样美美地吃一顿,喝一顿,然后平静赴死。人生不过如此。

05

衰与荣。时代里无数不确定的命运。这些无常的悲哀、无常的道理,在中国人的文献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比比皆是。但是,我们很多人还是看不透这个世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是觉得这是别人的戏剧,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总是侥幸期盼着,自己会逃过那些无常的命运。

另一方面,每个热爱励志故事和成功学的人总是相信着自己会是那个故事里的王胖。相信着只要秉持希望,就一定能够逃脱绝望。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创业啊、炒股票啊,成功的概率都是小而又小的,但还是相信自己一定会是小概率的那一个。结果,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别人的成功经验里做着梦,最后,只是一个又一个成功学的消费者。

06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当陶渊明从荣与衰跳跃到自己手中的那一杯酒,其中有点小颓废,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历经沧桑之后,对于生活本身的热爱。一切都是浮云,但我们还是可以享受自己手中的那一杯酒。一切都是轮回,但我们还是可以品味自己手中的那一杯酒。一切都在衰与荣之间流转,但我们还是可以在流转之外,享受生命本身的美酒。

真正的问题只是,我们要找到自己的那一杯酒。只有在自己的那一杯酒里,我们才能摆脱对于别人、对于这个世界的依赖。真正的希望,不是国王会死掉,也不是马会遇到毒蛇。真正的希望,是当我独自一个人,我能不能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主人公那样,自己找到逃跑的路?真正的希望,是当我无路可逃只有一死的时候,能不能怀着平静的心?能不能对于死后的自己怀抱着信心?

内容推荐

费勇编著的《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是阐述生活方式散文集。喝酒对于陶渊明来说,就是一种日常生活,一种可以体味生活之味的途径。陶渊明把自己放在了宇宙这个大格局里,在宗教和儒家之外,找到了另外一种活法,一种更理性更自然的活法。陶渊明用他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如何找到通向宁静生活的道路;告诉我们热爱什么都不如热爱生活,追求什么都不如追求个人的自由。

编辑推荐

学会了如何生存的我们,却远没有学会如何生活。

依照惯性走下来,或迟或早地陷入迷惘,用错误的方式找寻快乐。

但不可持续的快乐,并不是真的快乐,更谈不上幸福。

每次欢愉之后,遭遇更深的落寞--就这样轮回着。

应该如何解套?

既不想放弃肉体,又不愿意被这个肉体束缚;

既要享受肉体的愉悦,又要有灵性的飞翔。怎么办呢?

《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是国内首位生活方式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长费勇教授,通过解读陶渊明其人、其诗、其酒,帮助你把小疑心发展为大觉察。二十杯酒,二十堂升级“活法”的实践指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真不如陶渊明那一杯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费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48313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7
出版时间 2017-05
首版时间 2017-05
印刷时间 2017-05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90
CIP核字 201706014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42.00
印数 1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