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表达力 |
内容 | 内容推荐 吴礼权著的《表达力/语言力丛书》是“语言力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四章,靠前章为“绪论”,界定了“表达力”“表达法”的概念内涵,论述了“表达力与表达法的关系”,提点了“提升表达力的基本途径”。第二章至第四章精选了数十例精彩纷呈的修辞文本作为例证,通过解析文本,以点带面,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在看似信马由缰的谈古说今中巧妙自然地将所要讲述的学理娓娓道出,让人恍然顿悟语言表达的规律,明了提升语言表达力的方法。 作者简介 吴礼权,字中庸,安徽安庆人,1964年生。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会长,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台湾地区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迄今已在靠前外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修辞哲学史》《修辞心理学》等学术专著20部。另有《中国修辞史》等合著8种。学术论著曾获重量奖3项,省部级奖7项,专业类全国优选奖1项,国家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 目录 总序 章 绪论 一、表达力 二、表达法 三、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表达力与表达法的关系 四、提升表达力的基本途径 第二章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一、物虽胡越,合则肝胆:比喻的表达力 二、天人合一,物我交融:比拟的表达力 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示现的表达力 四、移花接木,再绽奇葩:移就的表达力 五、五官感觉的交响曲:通感的表达力 第三章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一、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留白的表达力 二、羚羊挂脚,无迹可寻:折绕的表达力 三、水中着盐,味在其中:双关的表达力 四、金玉其外,败絮其内:讳饰的表达力 五、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藏词的表达力 六、草泽藏珠:镶嵌的表达力 七、点画之间有文章:析字的表达力 第四章 给你一个难忘的印象 一、不尽长江滚滚来:排比的表达力 二、发蕴飞滞,披瞽骇聋:夸张的表达力 三、人面桃花相映红:映衬的表达力 四、山外青山楼外楼:层递的表达力 五、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叠字的表达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吴礼权主要学术论著一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表达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礼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128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6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9-01 |
首版时间 | 2017-09-01 |
印刷时间 | 2017-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