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弦诵之声——百年中国教科书的文化使命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弦诵之声——百年中国教科书的文化使命》是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为基础,立足于一万余册中国百年来不同历史时期教科书实物及大量史料,悉心梳理百年中国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演变轨迹,探寻百年教科书文化选择及其呈现与社会文化互为因果的关系,揭示百年中国教科书的文化图景,形成有关教科书文化使命及其功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视野。 目录 序言教科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1 章教科书及其文化功能1 节汉译新词“教科书”3 第二节教科书的文本特征24 第三节教科书的文化功能32 附录一:19世纪末至1902年期间以“教科书”命名的教学用书54 第二章清末民初教科书的文化价值57 节19世纪末西学教科书的文化意义59 第二节清末留日学生教科书的文化价值73 第三节教科书对新文化的大力引入与全面推广85 第四节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109 附录二:1903年始,文明书局陆续推出的“蒙学科学全书”系列119 附录三:留日学生编译教科书121 第三章民国前期教科书的文化追求129 节“教科书革命”的实施131 第二节教科书文化语境的变革153 第三节学制改革与教科书文化盛宴160 第四章国民党党治文化与教科书文化宣传179 节国民党党治文化的确立与党化教科书181 第二节国立编译馆教科书:非常时期的文化统整206 第三节烽火岁月教科书的文化认同215 附录四:以“党义”和“三民主义”命名的教科书228 第五章根据地教科书与红色文化的确立231 节根据地教科书中的红色文化233 第二节从《共产儿童读本》看根据地教科书价值取向253 第三节根据地教科书的抗战文化264 第六章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教科书的文化改造与文化重建285 节教科书对苏联“先进文化”的全盘借鉴288 第二节教科书强力建构社会主义文化303 第三节“文化革命”教科书和教科书的“革命文化”322 附录五:“社会主义教育”课教材目录340 第七章改革开放四十年教科书的文化担当345 节改革开放与教科书的现代化憧憬347 第二节义务教育与教科书文化差异性的关注366 第三节课程改革教科书的文化担当380 后记398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弦诵之声——百年中国教科书的文化使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石鸥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93729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00000 |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考试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423.3-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