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当代中国东方哲学研究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孙晶,哲学所东方哲学室主任。 目录 导论……………………………………………………………………(1) Ⅰ印度篇 章 印度正统派哲学研究………………………………………(3) 前言…………………………………………………………………(3) 节 古代哲学思想始源探究…………………………………(4) 一 吠陀神曲研究………………………………………………(4) 二 奥义书的研究………………………………………………(6) 三 《薄伽梵歌》研究……………………………………………(12) 第二节 吠檀多的价值和意义……………………………………(14) 一 一般研究……………………………………………………(14) 二 吠檀多不二一元论哲学研究………………………………(16) 三 后期吠檀多哲学研究………………………………………(20) 第三节 多元论与一元论…………………………………………(23) 一 胜论哲学研究………………………………………………(23) 二 弥曼差语言哲学的研究……………………………………(26) 三 正理派哲学研究……………………………………………(29) 第四节 印度二元论哲学…………………………………………(30) 一 数论及《金七十论》的文献研究…………………………(30) 二 古典数论的思想研究………………………………………(32) 第二章 唯物论派哲学研究…………………………………………(36) 一 关于顺世外道的典籍………………………………………(36) 二 顺世外道在中国的影响……………………………………(37) 三 中国宗教对顺世外道的批判………………………………(39) 四 汉译佛经中关于顺世外道历史发展的主要记载…………(40) 五 顺世外道的自然哲学观点…………………………………(41) 第三章 印度佛教哲学研究…………………………………………(44) 前言…………………………………………………………………(44) 节 通论性研究………………………………………………(45) 第二节 原始佛教哲学研究………………………………………(48) 一 起源问题……………………………………………………(48) 二 佛传本生……………………………………………………(51) 三 缘起理论……………………………………………………(52) 四 涅槃思想……………………………………………………(53) 第三节 小乘部派佛教哲学研究…………………………………(54) 一 部派与分派…………………………………………………(55) 二 《俱舍论》与说一切有部……………………………………(56) 三 其他部派学说………………………………………………(58) 第四节 大乘佛教哲学研究………………………………………(59) 一 般若思想……………………………………………………(59) 二 中观哲学……………………………………………………(61) 三 唯识学说……………………………………………………(65) 四 因明理论……………………………………………………(68) 第五节 密乘佛教哲学研究………………………………………(71) 第六节 印度佛教与印度正统派哲学比较研究…………………(74) 第四章 中国台湾六十年来的印度哲学研究………………………(83) 节 印度传统哲学研究………………………………………(83) 一 印度哲学思想史研究………………………………………(84) 二 印度异端派哲学研究………………………………………(88) 三 印度近现代哲学研究………………………………………(90) 第二节 印度佛教哲学的研究……………………………………(91) 一 原始佛教哲学研究…………………………………………(91) 二 开拓中国佛教研究的新境界………………………………(93) 三 大乘佛教哲学研究…………………………………………(95)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96) 一 1949年以来台湾的现代佛学研究…………………………(96) 二 梵语教学延续印度佛学与哲学的研究……………………(97) 三 中国台湾的印度学研究及其展望———台湾印度学学会的成立 (98) Ⅱ 日本篇 绪论…………………………………………………………………(101) 一 关于日本哲学的研究范畴…………………………………(103) 二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哲学学研究状况概述…………………(107) 三 新时期的日本哲学学研究状况概述………………………(109) 四 结语…………………………………………………………(111) 章 日本古代及中世哲学研究…………………………………(113) 节 综合性研究及中日哲学比较研究………………………(113) 第二节 日本古代神道教及近世国学研究………………………(123) 第三节 日本古代儒学思想研究…………………………………(133) 第四节 日本古代佛教思想研究…………………………………(147) 第五节 日本町人思想研究………………………………………(154) 第六节 武士道思想研究…………………………………………(156) 第七节 日本独立学派思想研究…………………………………(161) 第八节 日本基督教及兰学思想研究……………………………(168) 第二章 日本近现代哲学史、思想史等综论性研究………………(175) 第三章 日本近现代哲学思想研究…………………………………(187) 节 启蒙思想研究……………………………………………(187) 第二节 形而上学研究……………………………………………(191) 第三节 民族主义及其外围思想的研究…………………………(195)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左翼思想研究……………………………(200) Ⅲ 朝鲜(韩)半岛篇 章 中国的韩国哲学研究概况…………………………………(205) 第二章 韩国儒学研究………………………………………………(208) 节 韩国儒学史研究…………………………………………(208) 第二节 退溪哲学研究……………………………………………(215) 第三节 栗谷哲学研究……………………………………………(219) 第四节 南冥哲学研究……………………………………………(224) 第五节 郑齐斗与韩国阳明学研究………………………………(226) 第六节 丁茶山与韩国实学研究…………………………………(229) 第三章 韩国佛教研究………………………………………………(234) 第四章 韩国道教与道家哲学思想研究……………………………(243) 第五章 韩国近代新宗教研究………………………………………(246) 第六章 韩国哲学文献整理与哲学著作译介………………………(249) 第七章 中韩日哲学比较研究………………………………………(255) 参考文献………………………………………………………………(259) 后记……………………………………………………………………(264) 内容推荐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反映了中国老中青三代东方哲学工作者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中所获得的主要科研成就,以及东方哲学学科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状况;随着包括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哲学研究的发展,我国学者紧紧把握住各东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治文化的脉搏,以东方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为主线,将基础性理论研究与现实性对策研究相结合,为国家和学界提供了大量的学术精品。同时在大陆,本书次较全面地反映了台湾地区地区60多年以来东方哲学研究的状况。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当代中国东方哲学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晶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158968 |
| 开本 | |
| 页数 | 26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6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2-01 |
| 首版时间 | 2017-02-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