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得见的中国史(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想准确把握现在,需要了解历史;想清晰认识自身,得先了解历史;想彻底看清未来,也得先了解历史。

和当下各种带有浓厚主观性色彩的私人解读历史不同,本书在拒绝说教,摒弃枯燥的同时,用图与文的完美结合,打造出了一套符合中国人历史观的色彩历史读物。

童超编著的《看得见的中国史(下)》汇集了三百多件读者只有走遍各大博物馆才能一睹真颜的精品文物图片,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爵、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徽宗画、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帝王像,法门寺地宫的金银器,中国历史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就若隐若现在这些传递着丰富信息的瑰宝之中。

世界从来不简单,历史何尝会模糊。看得见的历史,让你看见历史的真相,看懂历史的规律,看清楚历史传递给你的答案。

内容推荐

由童超编著的《看得见的中国史(下)》是国内少有的历史普及读物,以高度浓缩、有血有肉的故事,以类似“电影情节”的手法为读者展开一幅中国历史的全景图,完整地展现了一个乐观向上、勤劳勇敢的民族在历史的大变动中创造历史的过程,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予以清晰展现,使读者可以一探我们伟大祖国何以创造历史奇迹的奥秘。另外,本书的制作有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专家团队作为强大的后盾,还有各省博物馆和华盖作为图片资源提供商,使读者在阅读高品质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大量优质精彩图片带来的视觉盛宴。

目录

第六章 崇文抑武的正负效应--宋

 赵宋王朝的诞生

 宋太宗得位疑云

 澶渊之盟

 刘太后听政

 专题:清官的典范:包拯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祸国的党争

 专题:宋词的豪放与婉约

 靖康之耻

 南宋的偏安

 岳飞之冤

 符离之战与开禧北伐

 专题:理学的兴盛

 宋末权臣:史弥远与贾似道

 钓鱼城之战和襄阳保卫战

 厓山海战

第七章 纵马问鼎的峥嵘岁月--辽西夏金

 阿保机建辽

 辽宫变乱

 天祚帝亡国

 神秘的西夏王国

 专题:神秘的西夏王陵

 阿骨打建金抗辽

 金灭北宋

 熙宗改制与大定明昌之治

 金国衰亡

 专题:猛安谋克制度

第八章 射雕英雄的开疆拓土--元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的亚欧大扩张

 忽必烈建元统一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中国

 专题:元曲和南戏

 帝师八思巴

 推行汉法与四等人制度

 红巾军起义与元朝覆亡

第九章 海禁松弛与初潮拍案--明

 明太祖的集权政治

 靖难之役与迁都北京

 郑和七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与夺门复位

 浪荡天子明武宗

 心学大师王阳明

 专题:宦官与内阁的二元政治

 嘉靖禁海与倭寇之患

 张居正改革

 神宗罢朝与江南民变

 专题:明代小说与戏剧

 明宫三大案

 东林党争和魏忠贤专权

 明末农民起义

 南明政权的建立与失败

 专题:繁荣的明代商品经济

第十章 盛极而衰的天朝上国--清

 从萨尔浒之战到皇太极建清

 清兵入关与定鼎北京

 专题:八旗制度的兴衰

 维护统一的内征外战

 雍正帝改革

 乾隆帝的治国平乱

 文字狱与《四库全书》

 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起义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百日维新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清末新政与武昌起义

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赵宋王朝的诞生

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发动陈桥兵变,开创了大宋基业。“五代为国,兴亡以兵”的教训让以兵变起家的赵匡胤记忆犹新,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对权臣采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把地方的军权、用人权、财权等权力收归中央,由皇帝亲自掌握,北宋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但其政治、军事与财政体制改革,也产生了“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并由此形成“积贫”“积弱”的弊端。

陈桥兵变

从唐末“安史之乱”到五代的200余年间,中原战乱不休,干戈不断,民众饱尝了战乱之苦,华夏大地四分五裂,“大者称帝,小者称王”。从唐天祜四年(907),节度使朱温逼迫唐帝逊位自立国号为梁(史称后梁)之后,在中原一带继起的朝代分别是唐、晋、汉、周(史称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为五代。同时南方还存在大小不等的政权,史称十国。这时的中华大地,正处于“豆分瓜剖”的局面。

赵匡胤是五代之末——后周的一员武将,他英勇善战,军功卓著,深受后周皇帝器重和将士们的拥戴。后周显德六年(959),后周世宗柴荣一病不起,年仅7岁的柴宗训继位,是为周恭帝。次年正月初,传闻北汉勾结契丹入侵后周边境,朝廷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大军到达距开封东北20千米的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时,按照预谋,将领们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所用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他为新帝。赵匡胤假意推辞几次后便顺从了将士们的意愿。随后,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孤立无援的后周皇太后和幼主恭帝只好交出政权。

就这样,正式执掌政权的赵匡胤顺利登上了皇帝的宝位,国号为宋,定都开封(也称汴梁、汴京或东京)。历史上习惯把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王朝称作北宋,年仅34岁的赵匡胤成为北宋的开国之君,庙号太祖。

赵匡胤建宋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巩固新生政权。赵匡胤一方面笼络先朝文武百官,以达到稳定局势的目的,又不忘论功行赏,对拥立自己有功的将士加官晋爵、委以重任。在笼络安抚新旧群臣、稳定朝中秩序之后,赵匡胤开始将目光投向京师之外的各个强藩。在先后平定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之后,各地还处于观望状态的节度使纷纷归顺。赵匡胤通过平定“二李”反叛,收到了敲山震虎、杀鸡骇猴的目的,从国家内部首先实现了稳定和统一。

在肃清了内部的反抗势力之后,逐步消灭地方割据势力,实现全国统一的目标,便提到了赵宋王朝的议事日程之上。当时,赵宋政权的势力范围还只限于中原地区,可谓“卧榻之侧,皆他人家”。赵匡胤经过反复的酝酿和考虑,制定了先弱后强、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

按照这样的思路,北宋首先挥戈南下,吞并荆南、灭亡后蜀、征服南汉、迫降南唐。经过赵匡胤十余年的南征,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归降,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开宝九年(976),太祖赵匡胤去世,皇弟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因避宋太祖名讳,改为赵光义,即位后改名为赵炅)继位,史称太宗。太宗赵光义继续南征。不久,吴越献地,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于宋,北宋政府的平南大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势如破竹的南征大业已顺利完成,但由来已久的北方之患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骁勇善战的契丹族所建立的辽国一直虎视眈眈,党项族政权与北宋仅是保持着名义上的臣主关系,再加上依附于辽的北汉政权蠢蠢欲动,北宋的北部边境并不安宁。

这时,国力已比较富足的北宋初步取得北方边境的主动权。宋军三攻北汉,终于成功。但在随后的两次伐辽之役中,宋军惨败,“宋太宗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宋对辽的斗争也由进攻变为相持。至此,宋朝的疆域便基本成为定局,统一初具规模。

杯酒释兵权

“五代为国,兴亡以兵”的教训让以兵变起家的赵匡胤记忆犹新,收回兵权成为当务之急。建隆二年(961)和开宝二年(969),在丞相赵普的建议下,赵匡胤两次设宴请石守信等旧部爱将和王彦超等各镇节度使,“劝”谕他们交出兵权,罢镇改官,多买良田美宅,颐养天年。在来自天子的威胁暗示和丰厚利诱之下,大将们纷纷称病辞官,交出了手中的万千兵马,史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仅靠几杯美酒,不费一兵一卒,就轻巧地解除了功臣宿将统帅禁兵的权力,不仅使曾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心存感念,还巧妙地夺回了散布于地方的兵权,消除了禁军统领发动兵变和藩镇割据的隐患。

“杯酒释兵权”,将兵权收归于中央,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关键一步。随后,赵匡胤又改革军制,将禁军一分为三,由“三衙”统领,统管训练事宜;另设枢密院,执掌调遣移防之权;如需出征,另派大将担任统领之职。握兵权、调兵权、统兵权三权分离,杜绝了武将兵变的可能,保证了皇帝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除了在军事上处心积虑消除心腹之患外,赵匡胤还采取~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首先,他对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的归属进行了重新调整。宰相之职被一分为三,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政、军、财三权。地方上由中央派文官任知州、知县,并且定期调动、更换,各州又设通判牵制知州。其次,完善科举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大量选拔文人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此外,北宋政府还规定地方财政每年赋税收入,除支度给用外,凡属钱币之类,“悉辇送京师”。通过把地方的军权、用人权、财权等权利收归中央,北宋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除在政治、军事、财政等各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外,为了防范武人跋扈篡权,北宋还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建立了“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文官政治,并形成了文昌武偃的社会风气。北宋的政治与军事体制政策,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但也产生了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政策低下,财政负担畸重以及军事指挥不力、军队缺乏战斗力与机动性等严重弊端,从而造成了北宋王朝既“积贫”又“积弱”的局面。

P328-33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得见的中国史(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童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47365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2014199011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5: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