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茶经解读 |
内容 | 作者简介 吴茂棋,1944年生,杭州临安人。于1964年考入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1968年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市余杭县工作,从事基层茶叶技术推广工作、涉足茶文化研究,著有论文十余篇。 目录 茶经卷上 一之源 节茶的品行和特征002 第2节茶的名和字004 第3节宜茶土壤及栽培005 第4节宜茶生态与品质007 第5节茶的药用、养生及人生修为价值009 第6节关于茶害010 二之具 节茶籯014 第2节饼茶加工工具015 第3节饼茶的计件单位及工具020 第4节饼茶的藏养工具022 三之造 节茶叶采摘026 第2节饼茶的工艺流程028 第3节饼茶品质的鉴别030 茶经卷中 四之器 节二十四器名录036 第2节风炉的设计037 第3节生火用器筥炭檛火?的设计042 第4节煮水用器鍑及其交床045 第5节炙茶用器夹和纸囊048 第6节碾茶用器碾罗合049 第7节煮茶用器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 鹾簋熟盂052 第8节饮茶用器碗056 第9节清洁用器畚札涤方滓方巾058 0节收纳用器具列都篮060 茶经卷下 五之煮 节炙茶及碾末066 第2节煮茶用火068 第3节煮茶用水069 第4节煮与酌072 第5节茶性俭不宜广074 六之饮 节荡昏寐饮之以茶078 第2节唐前的著名茶人079 第3节知茶不容易084 第4节饮茶方法087 七之事 节涉茶历史人物092 第2节三皇时代的茶事记载098 第3节周及春秋时期的茶事记载100 第4节汉及三国时期的茶事记载102 第5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茶事记载104 第6节相关地理志上的茶事记载118 第7节当朝医书上的茶事记载122 八之出 节山南茶区128 第2节淮南茶区131 第3节浙西茶区135 第4节剑南茶区142 第5节浙东茶区148 第6节黔中、江南、岭南茶区152 九之略161 十之图167 参考文献171 附录 陆羽在余杭径山著《茶经》的相关史料172 陆羽著经之地——径山剪影177 后记181 内容推荐 陆羽撰写的《茶经》,思想性强,但其文古涩,不易理解。本书重在解读,同时也是本书的亮点,对原文上、中、下三卷,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之图设章,每章按内容分成若干节,然后逐节为原文、译文、注释、解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茶经解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茂棋,许华金,吴步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4129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4-01 |
首版时间 | 2020-04-01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茶文化爱好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2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