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圆桌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圆桌”所包蕴的理性对话精神,与由否定启动的对话机制,将构成一切知识和思想的起点。本书在平等对话的框架下,邀请多元异质的论述方向,立足基础理论探讨,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研究,支起学术对话的思想平台,构建多元互动的空间。全书内容包括“思想现场”“历史天使”“剧场、身份与表演的政治”“学域与道器”“著述评介”等,涉猎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问题意识鲜明,学术视野开阔,促进了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期引起思想间的争鸣与碰撞。 目录 导言 当代艺术与文化表征 刘纪蕙 事件后之残余物所见证的过去生命:从陈界仁近期作品影像谈起 周颖南 中国当代艺术及其身份政治:全球化的脉络 表演东亚(特邀主持人:孙柏) 孙柏 主持人语:呈述东亚 秦立彦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世界图景 孙柏 东亚政治寓言和“中国的去中心化”呈现:华语历史战争巨片《赤壁》 [韩]朴永 焕文化创新与东亚文化的主体性:以韩流文化为例 古远清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理论的重建之一 曾晓玲 当代台.湾女性散文的旅外书写:旅外女作家笔下之日常展演 思想现场 李浴洋等 “抒情传统”再出发:关于《抒隋之现代性:“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的讨论 回应/交锋:性别,革命,内卷化与历史书写 康凌 女人为什么逃婚?——马钊《逃婚妇女,都市犯罪,与战时北平的生存策略,1937—1949》读后 谢新球 内卷与革命:历史写作与“未来的现实” [美]马钊 回应 文学思想史与介入的政治 卢国屏 迎向新时代:中文系应自我启动的百年巨变 赵京华 鲁迅与盐谷温:国民文学时代的中国文学史编撰体制之创建 李小荣 论以“场所”理论构建晋唐佛教文学史的可行性 刘小新 文化视域,批评介入与华人文化诗学:答新加坡国立大学 陈韦賰博士问 潘静如 尘心与道心:近代思想史的一个视角 人文茶座 朱立立 一个纯粹的文学人:王文兴先生访谈录 著/述评介 泛若舟 堂·吉诃德与工业机器:“林冠画廊”刘小东个展《空城记》 陈明敏 性别化的他者表征:影片《面纱》的跨媒介翻译 刘红英 发掘时间之河中的诗意人生:白杨《穿越时问之河:台.湾“创世纪”诗社研究》 编后语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圆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云龙 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542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5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