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原城市的陌生人(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调适和社会资本重建)
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缘由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一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四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理论与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理论

三 研究创新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三江源

二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工程

第一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生活空间剧变的迁徙者

 第一节 中华水塔三江源:特殊的生态战略位置

一 三江源是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

二 三江源是中国及东南亚的江河之源

三 三江源是中国乃至世界高寒生物资源宝库

四 三江源:特殊的社会生态区位定位

 第二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实施:由宣称到政策实践

一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背景

二 从理想到现实: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诞生过程

三 生态移民工程的完成情况

 第三节 生态移民的搬迁形式与安置方式

一 生态移民搬迁形式

二 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及相关待遇

 第四节 走进雪域高原:原住地与安置社区印记

一 三江源头的“他者世界”——迁出地:玛多县扎陵湖乡印象

二 城市边缘的新村落——迁入地:河源移民新村城镇社区印象

 第五节 移民文化变迁解读

一 关于文化和文化变迁

二 文化变迁机制和变迁内容

第二章 生态移民物质文化的嬗变

 第一节 生态移民生产方式变迁

一 生产环境的变迁:居住在城市边缘的“草原人”

二 产业结构与产业形式的变迁:骤变的劳作模式

 第二节 移民生活方式的演化

一 服饰的多元化:藏袍与西装的更替

二 饮食结构的复杂化:肉类到蔬菜的转化

三 居住空间的稳固化:告别流动的帐篷

四 交通和通信的便捷化:告别马匹和牦牛

五 消费方式:单一化向多样化方式转变

第三章 制度文化的转型

 第一节 所有制的变迁: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

一 历史记忆:草场承包到户,牲畜作价归户

二 今日状况:草场统一封育,牲畜出栏变现

 第二节 组织制度的转换:初级群体到次级组织

一 难舍的亲情:血缘为纽带的初级群体的解体

二 生疏的新村落空间:地缘为纽带的聚落形式

 第三节 婚俗惯制变化明显

一 婚礼仪式胜过结婚证

二 夹杂城市元素的婚礼

 第四节 教育模式的转化:寺院教育的衰落与现代教育的落地生根

一 舍寺院外无学校,舍宗教外无教育,舍喇嘛外无教师

二 马背小学到寄宿制学校的探索

三 制约三江源牧区教育的其他原因

四 姗姗来迟的现代教育

第四章 精神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价值观的文化差异

一 “金钱也重要”与“重义轻财”的碰撞

二 “投资”与“轻商贱利”的博弈

 第二节 语言障碍引发的心理压力

一 语言交流的困惑:羞涩的汉语

二课堂上的沉默者

 第三节 多元文化前的迷茫与惶恐

一 单一的同质性文化到多元的异质性文化

二 自信的牧者到敏感的“局外人”

 第四节 宗教文化变迁

一 心灵的栖息地:城市边上的寺院

二 宗教信仰标志性符号——经幡的锐减

第五章 移民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震惊”及文化失调

 第一节 文化震惊及其边缘化

一 文化震惊与边缘化解读

二从“主流”到“边缘”

 第二节 市民?牧民?: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

一 角色认同冲突

二 角色认同中断

三 身份认同的失落感

 第三节 价值观的震荡与边际人格

一价值观的混乱

二 二元人格:左右摇摆的认同危机

 第四节 惶惑与无助:移民社会网络的瓦解

一 “熟人社会”的解体和社会资本的损失

二 “近邻不如远亲”

 第五节 矛盾与焦虑:原有生产生活技能在新环境中的失灵

一 失灵的人力资本

二 受损的劳动技能

 第六节 心理归属感的缺失

一 城市里的孤独客

二 城市边缘人:心理归属的失落

第六章 移民文化调适与社会资本重建

 第一节 社会资本视域下的移民文化调适

一 社会资本的内涵及范畴解读

二 社会资本的分类及测量方式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与移民文化调适的内在联系

一 社会资本与移民文化调适方向的一致性

二 社会资本是移民文化调适的基础,文化调适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

三 社会网络的重建是确保移民文化“顺利转型”的保障

四 社会资本与移民文化调适之间存在着契合性

 第三节 社会资本在移民文化调适中的功能解读

一 信任在移民文化调适过程中的功能

二 社会网络在移民文化调适过程中的功能

三 互惠在移民文化调适过程中的功能

四 共有规范在移民文化调适中的功能

 第四节 移民文化调适中的社会资本存量分析

一 信任社会资本的缺失

二 社会网络资本的弱化

三 互惠社会资本的欠缺

四 社区共有规范的不完善

 第五节 移民文化调适和社会资本重建的思路与对策

一 移民文化重建和调适的对策探讨

二 移民社会资本构建路径

 第六节 “强关系”到“弱关系”的转型:从血缘到业缘

一 强关系与弱关系解析

二 血缘到业缘的转型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一 专著类

 二 期刊类

 三 外文参考

后记

内容推荐

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从游牧散居到城市(镇)定居,不单纯是居住空间的改变,更主要的是其文化发生了骤然变迁,文化类型也相应发生了大跨度跳跃,从而产生了文化震惊现象。韦仁忠编著的《高原城市的陌生人(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调适和社会资本重建)》基于扎实的田野调查,从移民表层物质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了移民文化变迁的内容及其引发的文化失调现象。本书在探讨移民文化调适的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这一概念,阐释了社会资本与移民文化调适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并提出了移民文化调适的对策和社会资本重建的路径。

编辑推荐

韦仁忠编著的《高原城市的陌生人(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调适和社会资本重建)》对移民生活现状进行了深描,用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方法分析、解读、论证了移民文化调适的过程中,引入了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而阐释了社会资本与移民文化调适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详细盘点了移民的社会资本存量状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原城市的陌生人(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调适和社会资本重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韦仁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71929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5291011
中图分类号 D632.4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