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
内容
试读章节

谎言是最真的真话

你是否听到了我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有一次开会,聊到了“撒谎”这个话题。我们的视频总监最近正好因为这个问题而苦恼:“我问我女儿刷牙没,小朋友居然说刷过了!”

她女儿养乐多,今年3岁,一双眼睛很大,跟小动物的一样。

你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很顺溜地回答你:“我叫养乐多,酸酸甜甜就是我。”

“后来我发现她根本没刷牙,她竟然会撒谎了!”视频总监说这些时也是瞪大了眼睛,“她这么小哎,真是觉得再也不敢相信她了!”

我们都笑她太夸张了:“多多还是个孩子呢。”

“对啊!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跟我撒谎了呢!”看得出,即使她不觉得刷牙是件大事儿,她还是很介意“撒谎”这件事的性质。

我小时候第一次被定义为“撒谎”,是偷偷拿了姥姥家存钱罐里的硬币,去学校门口买贴纸。被舅舅看到了,我说是别人给的钱。舅舅看我面红耳赤,很快就问出了真相,告诉了我妈妈。

我还记得妈妈是从单位“弹”回家的,冲进门暴雨狂风般打骂了我一通。那天我吓死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们很少打骂我,最让我害怕的是,我觉得妈妈那天也很怕,她怕我变“坏”了。

我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我想。它让我觉得很耻辱。

“撒谎有什么可怕的?谎话也可以是最真的真话嘛。”李松蔚老师总在我们一通瞎聊之后才开口,负责让我们不明觉厉,又陷入沉思。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倒是有点儿吃惊——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生活,然后发现自己永远只是在看我们想看到的那部分。

“什么意思啊?”我们问他。

“不是吗?撒谎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他总能把这些歪理说得天经地义,“每句谎话都是有诉求的,那个诉求就是真的。”

“什么意思啊?所以撒谎就是对的吗?”

“当然不对,要教育她不能这样。”

我松了一口气:“对嘛,还不是……”

“问题是,”李老师话锋一转,“你们的教育她听见了。她想表达的声音,你们听见了吗?”

我又愣了一下。

如果我们去问养乐多:“你明明没有刷过牙,为什么要说自己刷了呢?”

她也许会眨着大眼睛告诉我们:“因为刷牙很无聊啊。”“因为牙膏太辣了啊。”“因为平常你都不跟我玩啊,如果我不好好刷牙,你就会多花一点时间在我身上。”

最后一句是我编的。虽然我们都知道,那是真的。  如果有人问小时候的我:“为什么要撒谎?”

我应该会说:“因为我想买贴纸,它们太好看了,花花绿绿的,每次放学路过那里,我都没办法不停下来看一会儿。”

“要钱就说,为什么要撒谎?”

“因为你们说买贴纸是浪费钱,浪费钱是不对的。”

“那你就学会撒谎了吗?”

你看,我们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只要你揪着一个字眼不放的话。

如果撒谎没有在我们脑海里被定义为洪水猛兽,那么,在家长告诫我不可以这么做的同时,他们会听到我发出的一个真实的声音:“我想要一个东西,我不敢告诉你们,可是我真的好喜欢它。”

他们本该听到我的纠结、委屈和无奈。

谎言是真话,只是有时候我们不去听,被“撒谎”两个字给吓到了。

男女之间,怎么作都可以,可以一天要求对方说180次“我爱你”,但唯独不能“骗人”,一骗人,性质就不一样了。

“你怎么不联系我!你都不像以前那么在乎我了!”

“没有,我实在是太忙了。”

P9-11

作者简介
崔璀,Momself创始人、头头是道基金投资合伙人,历任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OO,智慧狮(上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CEO。后创立了亲子女性平台Momself,致力于女性个人终身成长。“我是妈妈,我是我自己”,通过打造完美的内容产品体系,为1亿中国妈妈提供成长解决方案。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这本书里,崔璀用特别棒的方式告诉大家:妈妈怎样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加压,在必要的时候为自己减压。我们都知道,人生的各种角色都不会完美,只要尽情尽兴投入其中就行。我相信,这是一本让人读完豁然开朗的书。我为我的朋友崔璀感到特别骄傲!

——新女性主义作家 李筱懿

本书不是一部育儿经,而是一个忙碌的职业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后,辛苦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心路历程。没有说教和理论,只有真实的生活记录和实践心得。本书可以让所有处在同样境况下的妈妈心领神会,从承认自己的罪咎感,到如实地对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认可和尊重孩子的感受,最终与自己和解,放下要当个好妈妈的执着……强烈推荐给所有正在工作的妈妈阅读!

——心灵成长作家 张德芬

面对焦虑,最好的解药就是真实。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会经历真正的学习,不是学习完美的、理想化的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而是跟着崔璀一起,在现实处境中学习应对那些不可控的事。有些事她做得不错,有些事她也不擅长,或者你有不同的办法来应对。这都没什么好焦虑的,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知名心理学家 李松蔚

后记

你的那句“我没有梦想”,听上去像是“我害怕”

我从事管理工作10多年。从最开始的几人小团队,到近百人;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人精一般的老销售,形形色色的同事和合作伙伴,穿梭在彼此的生活中。

管理最重要的对象是人。也因此,这10年来,无数年轻的同事走进我的办公室,向我袒露自己的迷茫。他们性格各异,长相不同,来自不同的地方——小镇或者都市。他们有的刚强、有的开朗,可他们的迷茫却一模一样:

“我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该去追求什么。”

如果刚好是夜晚在加班,有漫长的时光可挥霍,也许我们会长谈。有时是白天,打仗一样地紧张,有永远开不完的会、处理不完的邮件,我会尽快结束沟通,只用简单几句话。

但所有的谈话最终只会走到一个方向,“我从不相信一个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甚至,我会直接问:“你为什么要一直阻止自己去承认自己喜欢什么呢?你在怕什么?”

他们常常愕然——这不是期待的安慰。

是的,谁有义务去安慰谁?如果你已脱离襁褓,走人社会,请做好准备去承担一个中年女人的指手画脚。谁叫你现在刚好是她的下属,你自己闯入她的办公室,当她鬼话连篇的时候,你还不好意思夺门而出。你看,这就是生活本身,处处是真相。

我要说的话从来没有改变过,“我从不相信一个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说“我不知道我想要追求什么”呢?

因为啊,说自己不知道,比承认自己做不到要容易太多。

“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可是,如果让我为之努力,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做不到。”

说出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儿难?

职业生涯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位老师是吴晓波。认识他时,他刚刚开始操办一家财经出版公司——蓝狮子。他写过《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图书之一,那时正着手出版《激荡三十年》——这本书后来几乎奠定了他“财经写作第一人”的身份。

吴晓波老师喜欢李普曼,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和作家,被罗斯福总统笑称为“全美30岁以下最著名的男士”。

关于李普曼,晓波老师从不隐藏他的向往:“我还常常想起那个影响我走上职业记者道路的美国人。1908年,正在哈佛读二年级的李普曼就住在查尔斯河畔的某一座学生公寓里。一个春天的早晨,他忽然听到有人敲房门。他打开门,发现一位银须白发的老者正微笑着站在门外,老人自我介绍:‘我是哲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我想我还是顺路来看看,告诉你我是多么欣赏你昨天写的那篇文章。’我是在18岁时的某个秋夜,在复旦大学的图书馆里读罗纳德·斯蒂尔那本厚厚的《李普曼传》时看到这个细节的。那天夜里,它像一颗梦想的种子不经意间掉进了我尚未翻耕过的心土中。”

他以这个人为生命的某一种标杆。“像李普曼一样著作等身”,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甚至引进过《李普曼传》的版权,卖得不太好,但没关系,自己的出版公司引进并出版了这本书,对当年40岁的晓波老师来说,已经是意义本身了。

……

想到要与严厉的老板、德高望重的客户打交道就发愁?也许你还不知道,你跟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可以“合作”的地方。看到事情的本质,才能真的推动,而不是退缩。

毕竟,柔软且坚定,在问题出现之前将其化解于无形,才是真正厉害。

2016年9月,我辞职创立了女性自媒体Momself。因为想把我的这套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女性,特别是成为妈妈之后的女性。辞职的过程并不轻松,要与曾经深爱着的团队告别,要开启一段我从未经历过的旅程——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流过眼泪。但我心里清楚,不会回头,因为我看到了更宽的生命边界。当我认出我的梦想时,我有能力伸手去接住它。这种能力,在过去的每一天里,我都在储备,通过一种叫作“管理”的办法。

创立Momself没多久,有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我回到青岛的姥姥家——我从小长大的地方。阳台上有一个玻璃器皿,干涩的土壤中有一粒白色的种子,柔柔弱弱地埋藏着。我问舅舅:“怎么不给它浇水啊?…舅舅说:“什么啊?没有东西啊。”

我拿起身边的一杯水,走过去,倒人土中。令我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在水接触土的一瞬间,那颗白色的种子喷薄而出,挺身抽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直至长到我的鼻尖处。我目瞪口呆。

直到今天,我回想这个梦,还能感觉到当时的震惊。

毕竟,我们这一生,最大的幸运,不是别的,而是遇见更好的自己。

目录

推荐序 妈妈不必完美,但请尽兴李筱懿

推荐序 面对焦虑,最好的解药是真实李松蔚

自序 我是妈妈,我是我自己

上篇 我是妈妈

 写给3岁小孩的一封信

 谎言是最真的真话

 你吃穿不愁,到底有什么可难过的?

 做一个不上进的妈妈,有错吗?

 疾病容易悲情化,残缺总是值得被歌颂

 天哪,我怎么这么像我妈!

 你做不好这些的,这都是为你好

 有本事你像个孩子那样去爱啊

 你带走了我,可是你有没有问过我?

 我们身上发生的故事,还会不会在下一代身上重演?

 找回“消失的爱人”,终结“丧偶式育儿”

 我们是怎么把孩子的好奇心给杀死的?

 我就是兼顾不好事业与家庭,要你说!

 总担心老人带不好孩子,或许是你在惩罚自己

 不要打着“为我好”的旗号,光明正大地忽视我

 咱们这些做爸妈的,可不能双重标准啊

 孩子太烧钱怎么办?想办法比TA烧得更多

 山鸡哥陈小春最man的时刻:对儿子说出“I’am so sorry”

下篇 我是我自己

 给内向妈妈的一封信

 为什么我在最脆弱的时候,却说不出“我需要你”?

 没时间解释了,快抱我

 我的焦躁不安,成全了你的气定神闲

 致□人:为什么我们常常没办法说“不”?

 难过就是,这么难,还想一起过

 “再等等”到底是在等什么?

 你委屈什么啊!

 我不喜欢,这一切不是我想要的

 生活总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把它放到“以后”

 我最亲密的爱人,我要你站到我这边

 谢谢你,给了我一个无理取闹的理由

 幸好有你在,我还能偶尔当个孩子

 不得已的时候,我们用“生病”来相爱

 我不需要你的时候,最爱你

后记 你的那句“我没有梦想”,听上去像是“我害怕”

序言

妈妈不必完美,但请尽兴

李筱懿

我和崔璀的关系很复杂。首先,我们是好朋友,不用天天寒暄,但有事一定会彼此照应。我不想用“闺密”这样太热闹的词来形容我们的关系,因为过度热烈,也意味着脆弱和不够持久。其次,她是我公司的投资人和董事,虽然比我年轻,却在自我管理和商业运营中经验丰富,让我叹为观止,从她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最后,她是我的同行,我们都开了自己的课程,经常讨论女性成长的话题。当然,我们都是努力让自己和孩子充分绽放的妈妈。

如果你想了解“妈妈”这个职业,希望学习当妈妈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欢迎打开崔璀的这本书——《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

如果你没有当妈妈,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别人家的妈妈是那么完美:她们会烘焙,做出来的蛋糕足以放进五星级酒店的甜品橱窗;她们会做手工,剪的纸、捏的黏土、做的陶器几乎能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们会做各种各样特别难的菜,每一个都能让你想到《舌尖上的中国》;她们每天观看孩子做早操,不像有的妈妈匆匆把宝贝送进教室,在脸蛋上亲一下,就一路小跑赶去上班;她们看起来优雅从容,永远装扮得体,站在学校门口,等着孩子扑到自己怀里。

和她们相比,你既羞愧又焦虑,总想不顾一切地迎头赶上。

但是,每个女人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不同,优点和特点也不一样,用得着那么勉强自己和别人一样吗?在“妈妈”这个领域,用得着拿自己的短处与其他人的长处比较,然后得出一个特别糟心的结果吗?

我们能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也引导孩子接受我们的不足,不要患得患失,害怕失去孩子的仰视,害怕自己不够称职呢?

包括亲子之情在内的很多情感,都是建立在真实自我的基础上的,老老实实还原自己的本来面目,既不刻意表现优点,也不卖力掩饰缺点,更不要为了讨好谁而做自己原本不擅长的事。

生活是一场马拉松,所有不舒适的姿势都坚持不了太久——犹如靠迁就和透支换来的感情,都跑不完全程。

在这本书里,崔璀用特别棒的方式告诉大家:妈妈怎样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加压,在必要的时候为自己减压。

我们都知道,人生中的各种角色都不会完美,只要尽情尽兴投入其中就行。

我相信,这是一本让人读完豁然开朗的书。

我为我的朋友崔璀感到特别骄傲!

内容推荐

崔璀著的《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是一本教会女人如何做母亲,并在母亲这一角色中寻找自己的通俗读物。一个女人同时面对角色转换、养育身份、自我认知、家庭关系等复杂而系统的问题,而它们的真正内核只有一个,妈妈自己。

对于养育,本书关注的是真实而不是正确。

编辑推荐

崔璀著的《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以自己的真实育儿经历提出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解决方案。

本书帮助广大父母放下焦虑,放下掌控感,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更自由!

心灵成长作家张德芬,新女性主义作家李筱懿,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联袂推荐。

我们心里的那个小孩根本就没离开过。

父母对孩子的爱,首先来自一个完整的、自由的、从来不觉得生活委屈了自己的家庭。放下焦虑,放下掌控感,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更自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73564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18-05
首版时间 2018-05
印刷时间 2018-05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30
CIP核字 2018013857
中图分类号 G78-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45.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