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永远的马克思 |
内容 | 作者简介 鲁凤龙,云南昌宁人,1981年生,汉族,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哲学硕士。现为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术能手”以及“云南省很好教师”荣誉称号。 目录 章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的自我成长 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一、立志与求学:独上高楼与衣带渐宽 二、治学与为人:笃学求真与美丽的心灵 三、爱情与婚姻:什么是真正的门当户对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与当代青年人的使命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初心:为了人类谋取自由和幸福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为无产阶级谋解放为人类谋幸福 三、当代青年人的使命:勇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境遇与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历史贡献:思想巨匠与革命先驱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境遇:“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革命人永远年轻 第二章 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与最终落脚点 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以及与中国的相遇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悲惨世界与雾都孤儿 二、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必须得有一个马克思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相遇:跨时空的握手与血脉传承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与理论聚焦点 一、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阿基米德点: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主要焦点:人的奴役与异化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的使命与任务:铁屋子的呐喊与精神武器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线索与最后落脚点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构与板块: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心线索:三大奴役、三大解放、三大主人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落脚点: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化与青年的现实生活 节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现实化的哲学 一、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点与基本问题 二、为什么要批判唯心主义:礼教吃人和傲慢与偏见 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辩证法不是变戏法 第二节 认识的客观性与实践的主体性 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必须是实践 二、能动的反映论:认知结构与主体性问题 三、正确的价值观是怎么来的:普世价值与价值相对主义的错误 …… 第四章 资本逻辑的发展与青年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论与当代青年的共产主义理想 结语:永远的马克思:活在过去的现在,不能缺席的将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五章,第一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青年的成长;第二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与主要内容;第三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青年;第四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青年;第五章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与当代青年。本书试图站在一个初学者与年轻人的角度追随 |
标签 | |
缩略图 | |
书名 | 永远的马克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鲁凤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238140 |
开本 | 24cm |
页数 | 27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000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4 |
CIP核字 | 2019252743 |
中图分类号 | A81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11 |
宽 | 142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40.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