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苦难精神资源
内容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何显得有些“轻飘”?苦难意识和终极之思为何难以寻觅?本书以基督教生存观为对话前提,以中国作家与基督教的关系为引线,追问鲁迅、许地山、林语堂、冰心、老舍、萧乾等十六位作家的精神资源,反思中国文学灵魂失落与追寻的出路,回归人的生存之思,文学的终极之思和语言的超越之思。书中用基督教生存观作为具有原创的阐释性判断,来激活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精神资源,但本书并非把基督教生存观作为西方理论和西方道统引入,而是作为精神资源从生存论出发来使用,和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精神资源进行对话。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何显得有些“轻飘”?苦难意识和终极之思为何难以寻觅?本书以基督教生存观为对话前提,以中国作家与基督教的关系为引线,追问鲁迅、许地山、林语堂、冰心、老舍、萧乾、曹禺、钱钟书、金庸、贾平凹、海子、刘震云、余华、老鬼、史铁生、北村等十六位作家的精神资源,反思中国文学灵魂失落与追寻的出路,回归人的生存之思,文学的终极之思和语言的超越之思。

全书兼具比较文学视野、价值现象学思路、“问题意识”和文本细读功夫,结构性剖析和“同情性理解”相结合,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目录

引言 文学之为精神资源

 第一节 生存观、文学精神与语言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基督教生存观

第一章 鲁迅的小说世界与基督教生存观

 第一节 那晦暗不明的人性深渊

 第二节 精神“故乡”何处寻

 第三节 何以抚慰心灵的创伤

 第四节 阿Q、来发与吉姆佩尔背后

 第五节 悼往——子君的手记

第二章 《野草》的魂魄与基督教生存观

 第一节 鲁迅为何向造物主抗议

 第二节 鲁迅为何这样塑造耶稣

 第三节 “过客”精神反思

 第四节 怎样才能向死而生

第三章 四位入教作家与基督教生存观

 第一节 许地山的佛耶情怀

 第二节 林语堂的“信仰之旅”

 第三节 冰心的超越之爱

 第四节 老舍的国家主义

第四章 受基督教影响的三位作家

 第一节 萧乾为何反教

 第二节 《雷雨》与基督教

 第三节 仇虎的精神困境与《原野》的遭遇

 第四节 钱钟书为何这样塑造上帝

第五章 逍遥之为拯救

 第一节 “笑傲”精神评析

 第二节 “废都”精神批判

第六章 当代文学的沉沦与超越

 第一节 面对荒凉,如何超越

 第二节 生活啊,生活——小林自述

 第三节 我是小偷——《黄昏里的男孩》另类解读

 第四节 回望火热的信仰岁月

第七章 史铁生与北村的灵性写作

 第一节 爱愿之为信仰

 第二节 自我之为原罪

 第三节 良知之为救赎

结语 终极之思何处寻

代后记 文学的终极之思——答友人问

参考书目

附录

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苦难精神资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齐宏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37736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6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5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5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