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原点
内容
编辑推荐

任建海编著的《原点》是作者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男主人公叫宜凡,他90年代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刚过不惑之年。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外表看来,他在大城市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拥有不错的职位。但工作和生活的苦闷却一直积压在心里,在一次偶然的传统文化洗礼之后,他对自己有了一个认真的剖析和梳理,才逐渐领悟人生的真谛。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小说,作者有奋斗有挣扎有拼搏有痛苦,不管生活如何但作者一直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找准自己的目标,获得了不一样的领悟。

内容推荐

任建海编著的《原点》讲述了:宜凡,一名企业的管理骨干。一次偶然机会,接触了传统文化思想的启迪。尽管非常短暂,但传统文化却在他的生命里点燃了一盏明灯。引起了他对事业和家庭深深地思索。事业上看似收入和职位都令人羡慕的背后竟有那么多的彷徨;家庭在看似和和睦睦、平平淡淡的日子下,他内心却还有那么多感情的负累,放不下。

通过在几次机缘的促使下,宜凡在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向内发掘自己,逐渐梳理了自己的以往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也对当下工作和情感中烦恼的深层根源进行了剖析。自己内心深处执着的爱情竟是自己感情生活一剂毒药;引以自豪的事业竟是在生活的压力下恐惧心理的屈从而已。自己真正想要的家庭和睦,自己的理想,以及渴望生命轻安自在竟和自己现在付出的努力背道而驰。

醒悟之后,他觉察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绝非偶然。而是与当今教育,以及时代发展大背景有很大关系。他也觉察到这种自我迷失,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正在多数人身上愈演愈烈。于是,他决定自己的后半生立志学习传统文化,传播古圣先贤的智慧和思想做为自己毕生事业。

目录

序:这个春天里需要唤醒什么

第一章 雷雨交加的午后

第二章 大学毕业季

第三章 一堂奇妙的课

第四章 梦回童年

第五章 宜凡的一天

第六章 中学时代

第七章 高考

第八章 大学时光

第九章 觉醒

第十章 蜕变

第十一章 原点

第十二章 重新起航

试读章节

“这位同学,你好!麻烦你帮我找一下218宿舍的卫静好吗?我是她老乡”宜凡又加了一句。

“卫静好像还在自习室呢,我帮你去叫叫她吧。”

遇到一个热心肠的同学,宜凡连忙道谢。

在朦胧灯光笼罩下的小路上,卫静急步走来。此刻,宜凡真想跑上去,和她来个紧紧地拥抱。已经八年多没有见面了,尽管在信件中,她也会经常夹上她的照片。1.72米的身高,长长辫子,前额整齐的刘海,那时候很少有女生这样装扮自己。但看着站在面前的卫静,宜凡还是看出她和印象中的差别。卫静越发美丽,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宜凡站在那里,呆呆地。卫静也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是带着一些不悦的神色说:“我不是告诉你不要来了吗?”接着就继续问到:“刚到吗?你吃饭了没有?”

尽管没有吃饭,但因为心里突然莫名钻出一丝不快,宜凡却说:“我吃过了。”

“晚上你怎么住呢?”卫静问。

这个学校有一位宜凡的高中同学,也经常联系。宜凡就说:“我住我一个高中同学那儿,他也在你们学校。”

在篮球场边的椅子上,他们坐了下来。

不知道为什么?在信上说过的很多话,现在竞都说不出口了。只是谈了一些她还有几门功课要考,宜凡将要工作的单位等。

憋了半天,宜凡终于鼓足勇气说:“卫静,我想跟你说。”顿了一下,宜凡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到:“尽管我们高中没有在一起,但从高二开始,我们就书信往来,你应该能感受到我对你的感情。之前,我没明说,是不想耽误我们彼此的学业。现在,我们马上就工作了,我想亲口跟你说这么多年来一直想跟你说的话。”

卫静打断了宜凡的话,说:“你对我很好啊,我知道的。”  “可是,你知道,我想说的不是这些。我想,我想让你成为我生命里的另一半,让我们相约今生,好吗?”宜凡往卫静身边靠了一下,想去拉她的手。

卫静没有动,也没让他拉她的手,有些不自然地看着宜凡。

“我不配的,你应该找比我更好的女孩,你不了解我,我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宜凡惊呆了,卫静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从情窦初开以来,宜凡就认定今生卫静一定会和他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听到卫静这样的话,宜凡简直不敢相信。 “我怎么不了解你呢,这些年来,几乎每周都互通一封信件。我们无话不谈,尽管我们人没在一起,可是我们的心一直是在一起的啊!虽然一直没有当面告诉你我对你的爱意,但在写给你的信中,那字里行间中,你应该能读懂的。”

卫静没有说话,似乎是在犹豫。

半天,卫静说了一句话:“我有男朋友了。”

宜凡脑袋轰鸣,一片空白,差点晕倒,机械地说:“不会的,怎么可能呢?我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啊?”宜凡胸口像堵着一个大石头。

“之前,你也没问过呀!”卫静静静地说。

“可是,可是……,你应该明白我对你的爱。”

卫静低着头,没有回答。’好一会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你准备什么时候走呢?”卫静问。

宜凡这才明白为什么卫静回信不同意他来的真正原因了。“明天吧,我去见见我的同学,明天就走。”

“明天没有考试,我可以陪你到街上逛逛。”卫静感觉有些愧疚地说。

P10-12

序言

二〇一四年春天已经过去,但这个时代太需要像春天苏醒万物一样的力量来唤醒人们沉迷的心灵了。古语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建国到现在已经过去六十四年。前三十年(1949—1979),我们的祖国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三十年,经济一贫如洗,思想上也彻底抛弃了老祖宗的旧制,不分精华、糟粕统统地彻底抛弃了。接下来的三十年(1980—20lO),改革开放,经济上大家越来越富裕,因过度消费和开发带来的环境破坏,因自私自利带来腐败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思想上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糟粕也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人们的头脑。自私自利,道德感、责任感整体缺失,社会伦理道德滑向深渊。现在,正赶在又一个三十年的开端,人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哲学家、预言家汤恩比说过这样一段话:“十九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到了二十一世纪,人类会因为过度的自私和贪婪而迷失自己,科技手段将会毁掉一切。加上道德沦丧,信仰疲乏,心灵空虚,世界必将出现空前的危机……”。他预言: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

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被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彻底打倒和抛弃了呀!面对现在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怪现象,我们苦苦思索,答案在哪儿呢?

我们古人的世界观“万物同根,世界一体”。现在公认的理论是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我们祖先流传下来一个神话故事叫“盘古开天”。太古混沌,盘古开天,上轻清扬者为天,下浑浊凝重者为地。现在公认的理论和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说现在研究的结果仅仅是验证了我们古圣先贤的智慧也不为过。

我们不能理解,只能说明我们智慧的高度还不够。你问问曾经遨游过太空的宇航员,地球有天地之别吗?在他们眼里一定是,大气层和大地是一个整体。只是我们普通人站在天地间,自私地认为自己是天地的中心,人为把天地区分开了而已。我们古人将天比喻成阳,地比喻成阴, “天地交媾,孕育万物”。春夏秋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地球,不是在这儿就是在那儿。当我们只想过春天般生活的时候,又是谁去代替我们过其它季节的生活呢?

“天清地宁”,各守本位,自然就会和谐。现在飓风,暴雨,洪水,地震等等灾害越来越多,天不清,地不宁。这是为什么呢?当我们面对天灾的时候,或许会有人无端地指责老子说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天地没有仁爱之心,将万物生灵像刍狗一样对待。可是又有谁想过,既然万物同根,世界一体,天地只会表现出它的平衡性,就像海浪,有波峰就有波谷。当人类利用高科技疯狂采伐森林,矿藏的时候,就是地不宁。地不宁,天怎么会清,那么天就用飓风,暴雨等,给大地一个回报。当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污染,沙尘暴,臭氧黑洞,就是天不清。天不清,地怎么会宁静,那么大地就会用地震、海啸、泥石流等给上天一个回报。

我们古人的人生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人生观真的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可是,这样的人生观为什么成为糟粕了呢?究其原因,主要与这些方面有关:

从近代一百七十年前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不断遭受外来民族的欺凌。于是有人将这个原因归咎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将“忍让为先,先人后己”说成是懦弱;将“三从四德,吃亏是福”说成是愚民,甚至把它描述成是吃人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指“儒、释、道”的文化,其中佛家的文化是外来的,儒家文化孔子是集大成者。道家文化以老宗留下的文化否定了,以至于几乎灭绝。

当年“华人与狗不得人内”的招牌一直挂在我们心里,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很强大了,我们会不会成为“东方不败’’?一直以来,我们把生存权作为第一人权。可是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足兵,足食,民信”,如果三者只保留一个,他却说要“民信”,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人无信而不立”,这个观点真的错了吗?

现在,在冷漠的城市高楼中,我们已经深受因自私自利而带来的伤害。从食物中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皮革奶,转基因食品,药物滥用等等,到娱乐至死的精神麻木。我们一边享受着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的富足,同时也在饱受着自己因贪婪自私而种下的苦果。

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场场战争,说白了,就是一群畜生把一群人打败了,或者说是一群泯灭人性的人把一群善良的人打败了。一百七十年来,我们民族卧薪尝胆,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让国家变强难道就是想证明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让畜生们敬仰的程度。我们要警惕的是,不要在达到目标的同时让自己也变成或者接近变成畜生。一句禅语说的话:“一条疯狗咬了我们一口,难道我们也要回过头来咬它一口吗?”

其实,我们老祖宗是有智慧的,他们教给我们的都是一些做人的学问。我在这里也大胆地预言,将来有一天,一定会有一种智慧让人从自私自利的末路回到人性光辉的路中。到那时,世界才是真正的大同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会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经历了这么久,小说《原点》终于有了结尾,故事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回顾了宜凡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对爱情的执著,让他在很长时间里迷失了生活的方向,错误理解了生活的真谛。原来自己引以自豪的事业,或许是罪孽也不可而知。所有这一切,在他偶然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后才幡然醒悟,知道了自己所有的努力和拼搏竞多半是在恐惧和欲望支配下的行动。生命的自在在宜凡身上找不到半点影子。

人生短暂,在迷茫中过一生是愚;知而不行是痴。但愿此书能为读者带去一点思索,面对自己的种种困惑,如果此书能给你一点启迪的话,我将非常的欣慰。

任建海

2014—5—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原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建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014619
开本 32开
页数 1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201415766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