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传统民事法律的近代转型和未来展望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传统民事法律的近代转型及未来展望》共收录了《古今民法观念批判》《论中国历目前的“并嫡”与“兼祧”现象》《汉代继承问题刍议》《元代官田侵害与民田交易纠纷的法律规制》等22篇文章,借《民法总则》颁布的契机,从法制史的角度阐述了我国传统民事法律的发展、转型以及未来的展望。 作者简介 郑显文,1966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博士毕业,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律史学的研究。先后在《法学研究》《历史研究》《世界历史》《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出土文献与唐代法律史研究》《唐代律令制研究》《律令时代中国的法律与社会》等十部,主持重量、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主要学术兼职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兼职教授等。 目录 上篇 中国传统的民事法律探源 古今民法观念批判 论中国历史上的“并嫡”与“兼祧”现象 汉代继承问题刍议 再论东汉正卫弹的性质 宋代《理欠令》的成立及债法的变化 元代官田侵害与民田交易纠纷的法律规制 中篇中国近代民法的转型 中国传统契约文本形式中的守信及其近代转型 从大理院审理的祭田案件看民事权利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从湖北汉阳《罗氏宗谱》看清末民初中国乡绅的法律近代化 民初大理院援用习惯所考量因素初探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寻踪:无法可守的守法主义? 传统民事习惯对《中华民国民法?物权编》的影响 民国时期江西地区的民间谱牒纠纷及其解决机制 民国时期民间借贷的利率习惯与司法适用 从女子财产继承权的确立看民国时期民法近代化 下篇 中国现代民法的未来展望 法典理性与民法总则:以中国大陆民法典编纂为思考对象 “以法治孝”的传统承继与现代转型 生活之法:村规民约规定的民事习惯 国外习惯进入国家法之情况考察 认真地对待《民法总则》章“基本规定” 《民法总则》第九章“诉讼时效”评析 民法典中立法目的条款的表达与设计 从民办学校法人归类看《民法总则》的创新与不足 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形成与确立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传统民事法律的近代转型和未来展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显文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郑显文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6011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2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44 |
CIP核字 | 2019061616 |
中图分类号 | D923.04 |
丛书名 | |
印张 | 2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86.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