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电影是什么?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安德烈·巴赞,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之一,有名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提倡现实主义美学,提出了长镜头理论,阐述了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以及蒙太奇与景深镜头在电影语言中的重要性和辩证关系。因为对电影事业的重大贡献,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巴赞在西方电影界备受推崇,被誉为“法国影迷的精神之父”“新浪潮电影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主要著作有《电影是什么?》《查理·卓别林》《残酷电影》《让·雷诺阿》等。 目录 上卷 摄影影像本体论 完美电影的神话 电影语言的进化 有声电影出现以来剪辑方式的演化 蒙太奇手法的优势与缺陷 为不纯粹的电影辩护 戏剧和电影(一) 戏剧与电影(二) 《乡村牧师日记》与罗伯特·布列松的风格 查理·卓别林 电影与探险 绘画与电影 下卷 一种关于真实的美学:新现实主义 《大地在波动》 《偷自行车的人》 德·西卡:场面调度者 《风烛泪》:一部杰作 《卡比莉亚之夜》:新现实主义的尽头 为罗西里尼辩护 凡尔杜先生的神话 《舞台春秋》,或者,莫里哀之死 《舞台春秋》之伟大 西部片,或者,典型的美国电影 西部片的演变 海报女郎的昆虫学类比研究 《不法之徒》 为《电影中的情色》一书作注 让·迦本的宿命 《风烛泪》:一部杰作 《卡比莉亚之夜》:新现实主义的尽头 伪情节剧 表象的真实性 彼岸的世界 叙事方式的革命 四目相对的瞬间 为罗西里尼辩护 凡尔杜先生的神话 《舞台春秋》,或者,莫里哀之死 《舞台春秋》之伟大 西部片,或者,典型的美国电影 西部片的演变 海报女郎的形态学研究 定义与形态学 海报女郎的蜕变 海报女郎背后的哲学 海报女郎与电影 《不法之徒》 为《电影中的情色》一书作注 让·迦本的宿命 内容推荐 本书是巴赞的经典批评文章的结集,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必备读物。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被视为电影理论史上的里程碑。他的名字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法国电影理论批评和现实主义电影紧紧联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电影是什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安德烈·巴赞 |
| 译者 | 李浚帆译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051897 |
| 开本 | 26cm |
| 页数 | 3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38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CHI |
| 读者对象 | 电影艺术爱好者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艺术经典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2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66.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