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宋传奇(精选本)/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
内容
编辑推荐

传奇是我国唐代兴起的一种文言短篇小说体裁。

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志怪小说相比,传奇小说有两点根本性变化:一是志怪小说的内容,主要是记述鬼神怪异之事,而唐传奇虽然也是传写奇闻,但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二是六朝人写志怪小说,是把怪异当成事实来记载,并非有意识地创作小说。唐代人写传奇,才开始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宋代传奇,是唐传奇的继续,但是由于宋代社会、政治等方面的情况变化,使得宋代传奇尽管也有相当的数量和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特别是和唐代作品相比,显得并无多大出色动人之处。

本书为“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系列之一,收入本书的唐宋传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或是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或是抨击封建礼教的罪恶,或是同情妇女的悲惨命运,或是歌颂青年男女的纯贞爱情和对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

内容推荐

中华经典名著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流传下来,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沃土,给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增添了无穷的底蕴和魅力。

有感于大众市场经典图书的热度,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暨南大学等十几所高校长期从事某一经典研究的权威专家倾情打造了该系列简注读本——国内第一套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系列丛书,为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寻找一片心灵家园。

《唐宋传奇》主要是盛行于唐宋两代的小说,这些小说作品以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见称。唐宋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

目录

前言

吴保安/牛肃

离魂记/陈玄佑

枕中记/沈既济

任氏传/沈既济

柳毅传/李朝威

柳氏传/许尧佐

南柯太守传/李公佐

莺莺传/元稹

长恨歌传/陈鸿

李娃传/白行简

秦梦记/沈亚之

东阳夜怪录/王洙

王维/薛用弱

王之涣/薛用弱

霍小玉传/蒋防

郭代公/牛僧孺

杜子春/牛僧孺

刘讽/牛僧孺

辛公平上仙/李复言

崔玄微/郑还古

许生/李玫

徐玄之/李玫

陈季卿/李玫

无双传/薛调

圆观/袁郊

红线/袁郊

郑德磷传/裴铡

昆仑奴/裴铡

裴航/裴铡

虬须客传/裴铡

崔护/孟启

王知古/皇甫枚

非烟传/皇甫枚

却要/皇甫枚

京都儒士/皇甫氏

流红记/张实

谭意哥记/秦醇

王榭/佚名

茶肆主人/佚名

梅妃传/佚名

李师师外传/佚名

序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朝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其标志之一就是传奇小说的产生和繁荣。如果说,唐诗是此前两千多年古典诗歌的发展高峰,那么,唐传奇则开始了古典小说有意创作的新阶段,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唐时“始有意为小说”(《中国小说史略》第8篇)。

“传奇”原是晚唐时裴铏所作小说集的书名。宋、元以后,才成为唐朝文言小说的文体名。如元人虞集在《写韵轩记》中说:“盖唐之才人,于经艺道学有见者少,徒知好为文辞,闲暇无所用心,辄想象幽怪遇合、才情恍惚之事,作为诗章答问之意,傅会以为说,盍簪之次,各出行卷,以相娱玩,非必真有是事,谓之传奇。”(《道园学古录》卷38)不过叙写奇人奇事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一大特色,所以宋代白话小说的其中一类,说唱诸宫调,南戏,以至明清时的戏曲也称为“传奇”。

传奇与史书的传记有密切关系。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史官制度,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历史著作出现较早,也最为兴盛,如现存的先秦时的《春秋》、《国语》、《左传》等。汉代司马迁的《史记》确立了以后历朝史书编纂的体例,开创了中国史学的新时代。《史记》为纪传体著作,以人物传记为主,而且在实录史实的基础上有想象,有文采,特别是能显现出传主的性格,有了文学叙事的某些特征。汉以后的史书,逐渐强调史学的本体性,以平白实录为主,失去了描写的生动活泼。叙事文学则在志怪、志人(轶事)、人物杂传等形式中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由于佛教、道教的影响,民间盛传神仙鬼怪故事,出现了《搜神记》一类的志怪小说。玄学发展促成时人对于士人风流才情的欣赏,有了《世说新语》一类的志人小说。官修的正史以外,有了非官方叙写人物的别传、内传、外传等传记,如《东方朔传》、《汉武内传》等。汉语里“小说”一词在《庄子》中就有了,但是含义是琐屑之言,非正统的道理。汉代所称的“小说”指“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十五家,都已失传,鲁迅据班固的原注作了一些推论:“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谬者也。”(《中国小说史略》第1篇)是介于子、史之间的著作。魏晋以后,志怪小说丰富了叙事的想象,志人小说开始了叙事的细节,而非正史的传记则注意了叙事的情节,从现代“小说”的观念看,只能说是粗陈梗概,处于前小说形态,但却催发了唐传奇的产生。

唐传奇在想象的怪、奇上受到志怪小说的启发,在关注人生、布局谋篇上明显受到史传的影响,不少作品以“传”或“记”命名,如《任氏传》、《李娃传》、《离魂记》、《枕中记》等,作者有些是史官且有史作传世,如沈既济、陈鸿、袁郊等,而在唐宋文献中传奇作品则被称为“杂传记”或“传记”。唐传奇绝大多数可说是人物或神仙鬼怪的传记。

唐传奇形成于初、盛唐,其繁荣则是在中唐,大约从唐代宗大历末年到唐文宗大和、开成末年(约公元789—840)这几十年间。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经济、文化总体的影响,“古文运动”开始了文学语言的革新,由佛教推动的民间说唱文学等则对其有直接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和读者鉴赏发生了由实到虚、由雅入俗,语言由骈到散的重大变化,促进了传奇的繁荣。

唐传奇作品中不乏神仙鬼怪,但是主要内容是人情世态,即便是神仙鬼怪也是现实人间的艺术变形或投影。因而,统观唐传奇,相对于唐诗可以更具体、更形象地看到唐代的政治斗争、经济状况、民俗民风、各色人等的个性和心理。其中,最突出而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爱情篇章。

唐传奇以多彩多姿以至梦幻怪诞的笔墨描绘了动人心魄的爱情生活。这里有贵族男女的爱情,如《离魂记》、《莺莺传》等;有华林士子和烟花娼妓的悲欢离合,如《李娃传》、《霍小玉传》等;有失意文士和官僚侍妾的婚外恋,如《昆仑奴》、《非烟传》等;有帝王和贵妃的相依相守,如《长恨歌传》;还有世人和神仙狐鬼的生死婚恋,如《任氏传》、《柳毅传》等。他们的婚恋有喜有悲,有的终结良缘,有的始乱终弃或生死两界,无论是喜是悲,都抒发了人间纯真美好的感情,直到今天仍能给我们以深深的感动。

这些篇章多数以女性主人公命名,在古代男权社会中,作家们将女性推向了艺术的中心,讴歌女性的美貌和美德,既是男性欲望的审美显露,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封建伦理的异议和反拨,而这又是唐代社会的精神解放在艺术上的反映。呈现在爱情篇章中的女性形象,一个个是那么美丽,那么多情,那么善良,又是那么果敢。《离魂记》里倩娘违抗父母,身出魂魄和恋人王宙私订终身;《李娃传》中的李娃虽然是风尘女子却有情有义,用爱的力量支持和鼓励恋人重返上流社会;《任氏传》中的任氏尽管是狐女,但是爱情专一,她亦软亦硬地拒绝韦崟的非礼,给她和郑子的感情平添了悲凉的色彩。而《非烟传》的步非烟和恋人唱和的诗篇,显然是作者的代拟,却吐露出一个被迫为妾的女性的脉脉情怀……在以政治风云为内容的《红线》、《虬须客传》等作品中,还刻画了刚烈有为的侠女形象。正是这些篇章,这些女性,成为后世小说、戏曲铺写不尽的题材和旋律。

一些唐传奇作品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斗争,包括官场倾轧,仕途穷达,藩镇割据,以至宫廷政变等。《辛公平上仙》怪怪奇奇,闪闪烁烁,写辛公平途遇迎驾的阴吏进入宫中,见到一位将军将匕首献给皇帝,皇帝眩晕离座被簇拥出皇宫。现代学者有认为是影射中唐时宪宗被杀的,有认为是影射其父顺宗被害的。《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主题虽然是表现封建时代上层人物的生命体验,是老庄哲学的艺术寓言,“黄粱美梦”、“南柯一梦”已成为汉语中的成语,甚至成为中国人的处世警言。但是在瓷枕梦中,在蚂蚁国里,那在瞬间展开的宦海沉浮,却是大胆、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政治的险毒和莫测。《秦梦记》、《红线》、《许生》、《徐玄之》等篇中也有同样的描写。

唐传奇题材、主题是多样化的。除了爱情、政治,《吴保安》讴歌了情义无价;《郭代公》揭露了迷信鬼巫的恶俗;《东阳夜怪录》在驴、牛、马、猫、犬等拟人化的对话对吟中,充满了幽默的人间情趣;《陈季卿》以一片竹叶幻游地图,跋山涉水,体现了古人盼望以迅捷的交通工具打破空间的阻隔;而在《王之涣》、《崔护》短篇中,读者仿佛亲历了唐人诗情画意的生活。当然,唐传奇作品中也有一些情调、一些议论,今天看来未必是健康、正面的,相信读者自会有批判的眼光。

唐传奇因是从人物传记发展而来,所以作者十分强调事实的真实有据。在布局谋篇上,蓄意仿拟史笔,开端总要交代传主的姓名、出身,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结尾一般要写出故事的来源,或是亲历,或是听说,传说者又是有名有姓有职的当世名人。甚至在虚幻怪诞的故事中也不乏这样的记载。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史笔仿拟看作是从史学过渡到小说的一种叙事策略。缺点是千篇一律公式化,优点是在史料真实的外衣下加强艺术描写的真实感,更易让读者接受,以至中国人在艺术鉴赏上往往要兴味盎然地 “揭秘”艺术之外的原型。

不过,唐传奇的成功并不在于事实的真实,而是超越事实的生动、绚丽的想象,“尽幻设语”,传奇的“奇”的美也就集中在这里,充分展现了8至9世纪时唐人惊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在一篇篇作品里,作者想象的翅膀纵情翱翔,上天入地,越高山,探海底,进皇宫,游市廛,出魂魄,入梦乡,仙境、鬼境、动物世界纷至沓来,可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於须臾,抚四海於一瞬”(陆机:《文赋》)。在想象力的推动下,传奇的情节大都曲折生动,善用巧遇和突然,出入人世和虚幻,多方勾连,层层相因,造成奇之又奇的境界。《柳毅传》中的柳毅从人间进入海底传书,使得龙女获救,这是神话的情节,但是洞庭君因感激而欲嫁女于他又有现实的人情味。柳毅本着义气,婉言谢绝,回到人间。情节似乎到此终止,以后写柳毅两娶而妇先亡,又娶一卢氏,似乎与龙女无关。直到产下一子后,卢氏才亮明身份,并从龙女的口中,点出情节的勾连,“君附书之日,笑谓妾曰:‘他日归龙庭,慎无相避。’诚不知当此之际,君岂有意于今日之事乎?”又从柳毅口中倾诉当年谢绝婚事的复杂心态。两情相悦,重归仙境,情节发展到高潮,叙述也至圆满。又如《任氏传》中,郑子初遇任氏后已从鬻饼主人处得知其为狐妖,再见后想其艳冶仍然一往情深与其同居,此后作品完全进入人世间,种种描写合乎人情事理,却又留下伏笔,如“竟买衣之成者而不自缝也,不晓其意”。最后任氏在马嵬被苍犬咬死,韦崟“追思前事,唯衣不自制,与人颇异焉”。前后衔接,波澜层生。

唐传奇在奇特曲折的情节中更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尤能彰显出小说的艺术本性。通过外貌、细节、行动、言谈等手法,或直接刻画,或侧面渲染,展示了一个个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如离魂倩娘,狐女任氏,洞庭龙女,西厢莺莺,长恨的贵妃,善良的李娃,悲苦的霍小玉,侠义的红拂女,多情的步非烟……迭经后世小说、戏曲层垒式再创造,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艺苑里具有永恒魅力的形象。

在形象塑造中,唐传奇开始注意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多面、复杂性,初步具有“这一个”的个性化。如《李娃传》中的李娃,当她初与荥阳生相遇时虽然也有情缘,却主要是烟花女子的逢场作戏。当荥阳生资财耗尽,姥母设计骗逐荥阳生时,她并无异议还巧言配合,这或许是迫不得已却也不排除在她眼中荥阳生不过是个生财的顾客。当她再次见到贫病交加的荥阳生时却毅然出门相认,并大义凛然,愿计其姥“二十年衣食之用以赎身”,与生别卜所居,相聚一起。通过对话,能了解此时她的心态是复杂的。有爱怜,有自责,有恐慌,也有对姥母的怨恨,更有经历二十年娼妓生涯对于世情的看穿和对真情的渴望,正是这些心态的交织促使其性格发生变化,成为一个新的李娃。荥阳生功成名就后,她又清醒地看到她的处境和命运,主动提出“某从此去矣”,又显示出她性格中仁义、决断的一面。从娼荡之姬到汧国夫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发展的、多面的完整形象。在以往史传中,作者关注的是传主的言行,相关人物只是叙述的陪衬。而唐传奇在努力塑造主要人物的同时,也不忽视对围绕其身边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如《李娃传》中的荥阳生由浪荡公子到落难公子后的心态、个性的变化,还有姥母的无情和狡诈,荥阳公的冷酷和势利,虽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对这些次要人物的衬托、渲染,也起到了为主要人物增光添彩的作用。其他作品如《任氏传》中的狐女,亦人亦狐,既痴情又诡谲,性格多变复杂。《莺莺传》中的莺莺,面对张生始乱终弃,她自己也从矜持到纵情到凄怨到决绝,完成了性格的发展。就是在一些短篇里,虽然寥寥数笔,却能从某一侧面凸显人物的个性。如《却要》中女奴却要,聪明妩媚,主家四个公子在同一个晚上分别都想玩弄她,她却笑然面对,作者仅用四句大体相同的话语,“可于厅中某隅相待”表现她成功地耍弄了四个公子。女奴的沉着、机智、自爱、自重均跃然纸上。当然,在一些作品里特别是有寓意的作品里,如《枕中记》等,由于主要受史传写法的束缚,人物描写颇有类型化的弊端。

宋人赵彦卫说:“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云麓漫抄》卷8)有学者据此认为唐传奇的繁荣源于温卷的盛行,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到底是因为有传奇繁荣才盛行温卷,还是相反,这是可以进一步讨论的。不过赵彦卫指出传奇“文备众体”,强调其“诗笔”,却是抓住了唐传奇的语言特征。唐诗兴盛,诗笔自然会渗透到传奇文中,多数传奇作品都有引诗,甚至是以诗谋篇,或以文传诗,如《莺莺传》、《长恨歌传》、《东阳夜怪录》、《陈季卿》、《郑德璘传》、《非烟传》等。篇中诗作并非外加,而是贴合主人公的彼时彼境,或婉约,或哀怨,或欢快,或雄浑,情景交融,意味不尽,虽然出于作者的代拟,却有助于表现主人公的个性、推动情节的发展。就是在散体的叙述语言中,传奇也注重诗意、诗境的创造,继承史传语言的简洁、精练,又汲取了骈体的对称、节奏,骈散互用而交融,无论是写人特别是写美丽女性的外貌,还是写景,写事,特别是在梦境和仙境描写中,都善于营造氛围,含蓄而有韵味。例如《裴航》写云英出场,特地以裴航的限制视角描摹:“睹一女子,露浥琼英,春融雪彩,脸欺腻玉,鬓若浓云,娇而掩面蔽身,虽红兰之隐幽谷,不足比其芳丽也。”用排迭的意象,插入人物动态,虚实相生,写足了美女超越形体的风韵。接着回到作者全知视角:“航惊怛,植足而不能去”,多夸张,多风趣,烘托出云英的美。唐传奇有别于一般史传的是善于写对话,对话既切合人物的性格、心态,又交代了情节的伏线照应,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对话语言既有古典的优雅,又吸收了当时的口语,生动活泼。如《虬须客传》中李靖、红拂女、虬须客三人对话既亲切自然,又紧锣密鼓,弥漫着乱世的侠义和骁勇。传奇作品中常有为人物代拟的书启、奏议、诏告,以及篇末仿拟史传的赞论等,其驰骋自得之妙,完全可以和单篇的古文相比美。总的看来,唐传奇以史才、诗笔、议论创造了一种典雅、华彩而又灵动、活泼的新型的文学语言。这和中唐时“古文运动”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有学者称唐传奇是“古文运动”的一个别支,也有学者甚至说唐传奇代表了“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并非毫无道理。

传奇创作到晚唐有衰退之势,题材主要是灵怪和侠义,少见幻设和文采,但是出现了专集,如裴铏的《传奇》、袁郊的《甘泽谣》、皇甫枚的《三水小牍》等,就文体发展而言是个进步。

宋代始兴起白话小说,不过承续唐代,文言的传奇小说仍有创作,既有单篇的如《梅妃传》、《李师师外传》等,又有传奇集近二十种,如《丽青集》、《青琐高议》、《绿窗新话》等,虽则总体成就不高,却也不乏优秀之作,所以历来并称“唐宋传奇”。本书选录的几篇,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有可圈可点处。《流红记》是据唐代“红叶题诗”传说改编的,以无情求有情,相知相遇,诗意盎然。《谭意哥记》脱胎于《霍小玉传》,却以喜剧团圆结局,以诗谋篇,突出了谭意哥的美貌、才华,以及面对苦难时的坚贞不屈,在气度上超越了霍小玉。《茶肆主人》歌颂了商业的诚信、人格的诚信。《王榭》写主人公海难后幻游燕子的乌衣国,表现了人和动物的和谐相生,颇有童趣。《梅妃传》中的江采萍,正史不见其人其事记载,此篇或系根据传说想象而成,却深刻地反映了唐朝宫妃争宠的斗争。作品以杨妃的妒忌、专横和梅妃的柔顺、刚正设置矛盾,编排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并借此批判了唐玄宗,其思想倾向一反《长恨歌》,当为宋人所作。《李师师外传》写风流皇帝宋徽宗和妓女李师师的故事,着重刻画李师师的美艳、高雅、智慧和刚烈,尤其是河北告急时将皇帝所赠钱财入官助饷,金人破汴后宁死不屈,是古代文学中少见的“烈烈有侠士风”的妓女形象。唐传奇主要是士人的雅文学,宋传奇继承了这雅的一面,甚至有时雅得过头,平淡无奇,但或许受到话本小说的影响,已开始将目光投向市井,题材、人物有通俗化的趋向。

唐宋传奇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至元、明时,传奇迎来了第二个高峰,既有单篇传奇,又有以瞿佑《剪灯新话》为先锋的传奇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改也。”(《中国小说史略》第22篇)颀炎武说:《剪灯新话》问世后,“不惟市井轻浮之徒习,至于经生儒士,多舍正学不讲,日夜记忆,以资谈论”(《日知录之馀》卷四)。至清代则产生了“用传奇文体,而写志怪题材”的《聊斋志异》,使得以唐传奇为标志的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有了光辉的总结。

唐宋传奇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小说、戏曲改编上。几乎每篇有趣有味的唐传奇在宋以后都经过了话本小说、各类戏曲的改写、演绎、重构。据有的学者统计,由《莺莺传》改编的宋、元、明、清戏曲就有以王实甫《西厢记》为代表的共27种(包括存目)。明代剧作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紫箫记》全部取材于唐传奇。经抽样调查,取材于唐传奇的在元杂剧中占45%,在明代戏文中占35%,在清代戏文中占27%(参阅黄大宏著《唐代小说重写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年),这样的重写现象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郑振铎先生这样赞扬唐传奇:“他们是我们的许多最美丽的故事的渊薮,他们是后来的许多小说戏曲所从汲取原料的宝库。其重要有若希腊神话之对于欧洲文学的作用。”(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378页)经过这样的再创造,唐代传奇从平面的纸页走向立体的舞台,形象更丰满了,情节更曲折了,意境更深远了,影响也就更广泛了,时至今日,不绝如缕,已经积淀为中国人心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书精选了唐宋传奇精品41篇,主要是唐传奇,并有简要的注释。一些篇目为通行选本少选或未曾选入。原文以《太平广记》等古籍为底本,校以后出的包括今人的辑佚和选本,择善而从。释文以大学生读懂为主,对于艰涩词语、典故不作烦琐考证。为方便读者,不同篇章中的同一词条不避重复注释,只是释文略有侧重。

原文校勘、注释参考了当代学者的一些著作,主要有丁如明、李宗为、李学颖等校点的《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张友鹤选注的《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李剑国主编的《唐宋传奇品读辞典》(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等书,限于体例未能一一说明,谨此一并致谢。文后附有供读者拓展阅读的书目,仅供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宋传奇(精选本)/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244847
开本 32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2.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71
10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