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妮日记(插图典藏本)(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安妮日记》是德国德籍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内容推荐

安妮·弗兰克著的《安妮日记》以犹太少女安妮的视角记述了二战期间密室里人们的生活状况。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逃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一天,她收到一个生日礼物一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在漫长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期间,她怀揣着要做个作家的梦想,刻录下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面对战争及反犹太主义,思考与亲人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问题。

目录

前言

序言

正文

试读章节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好几天了,我都没有写日记,因为我想先考虑清楚如何写我的日记。因为像我这样的人写日记是有点与众不同的;不仅是因为我以前从没写过,而且像我这样的,随便换了哪个人,谁又会对一个十三岁小女生敞开的心扉感兴趣呢?

不过那又怎样呢?我就是想写一些东西,最最重要的是,我就是想把埋在心底的东西统统都吐出来。俗话说得好,“纸比人更有耐心”,每次在有些伤感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话。当时,我用手托着下巴呆呆地坐着,无聊极了,而且浑身酸软无力,不知道是该出去走走还是继续在家待着。没错,纸当然是最有耐心的了,况且我也并没想过要把这个硬皮本给其他人看。它现在有了令它骄傲的名字——日记。啊,我谁都不会给看的,除非是我真正的朋友,不管男女。现在我终于想清楚这些事了,我写日记的根本原因是——我并没有一个像日记这样真诚的朋友。

让我说得更清楚一些,根本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很孤单,当然事实也不是这么严重。我有最亲爱的父母和一个比我大三岁的姐姐;我现在认识的可以算得上是朋友的人大概有三十个,还有一大串男朋友,他们每个人都很想让我看他们一眼,可我却不答应,他们就只好在班上用用镜子偷偷看我。我还有许多亲戚——姨妈、姑姑、叔叔、舅舅,他们对我都很好。这是多么幸福完整的家庭啊。是啊,看上去我似乎什么都不缺。可朋友们全都是这样,除了打打闹闹,再也没其他什么了。我从没有说过任何离谱的事情,大家似乎没办法更亲近一些,这真的是相当恼人的啊。也许是因为我信心不足,过于悲观,可事实如此,我也没有办法了。

所以,才有了日记。

我要投入全身心来增添这位期待已久的朋友的魅力,我不想像许多人那样在日记里流水账似的记下一大堆无聊的事情,我想让这本日记成为我的朋友,我把它叫作姬迪。在我对姬迪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我到底在说什么。所以,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可我仍然要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我的人生。

爸妈结婚的时候,爸爸三十六岁,妈妈二十五岁。

姐姐玛格特于1926年出生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

我出生于1929年6月12日。

因为我们一家是犹太人的身份,1933年我们移居到荷兰,爸爸成为了特拉维斯公司的总经理。由于这家公司和位于同一幢楼里的科伦公司关系密切,爸爸成为了他们的合伙人。

但是家里的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全部都是因为希特勒的反犹法而遭殃,生活中充满了艰辛和焦虑。  1938年大清洗过后,我的两个舅舅逃到了美国,年迈的祖母和我们一家团聚,当时她已经是七十三岁高龄了。

1940年5月过后不久,幸福的时光很快便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先是打仗,然后投降协定,接着德国人就来了。

我们犹太人的苦难才真正开始,各种反犹法令接二连三地颁布。所有犹太人都必须佩戴黄色的大卫星,上缴他们的自行车,不能乘电车,更不准开车;只能在三点到五点之间去挂有“犹太商店”招牌的店里买东西。犹太人到了八点必须待在屋里,过了八点就连在自己的花园里坐一坐都不行。犹太人被禁止去剧院、电影院和其他娱乐场所;犹太人不得参加任何公开的体育活动,不得进人游泳池、网球场、曲棍球场及其他任何运动场;犹太人还不能拜访基督教徒;必须去犹太学校上学……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无数类似的反犹规定。

虽然我们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让做,可是我们还是要生活下去。

尤碧总是对我说:“不管做什么都要小心翼翼,搞不好哪件事就是被禁止的。”我们的自由被严格限制了,不过这一切还算是可以忍受。

1942年1月,外婆去世了。任何人都不会知道,在我心中外婆永远都还活着,因为我是那么深爱着她。

1934年我开始在蒙特索里幼儿园上学,在那里我一直念到六年级。到了第二学期,我们要跟老师K夫人分别了,大家都哭了,从那时候起,我开始知道离别真的让人好难过。

1941年,我和姐姐玛格特一起进入了犹太中等学校,她读四年级,我读一年级。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家四人一切平安,我就这样一直待在了这儿。

P3-5

序言

安妮·弗兰克(1929一1945),全名安内利泽·玛丽.弗兰克,是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女孩儿,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1999年入选《时代》杂志“20世纪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个人”,一颗编号为5535的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安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奥托·弗兰克一家的小女儿。由于当时纳粹德国排斥犹太人风气日盛,父亲奥托便放弃在德国的事业而将家庭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家人过着较为平顺的生活。但是1940年5月荷兰被德国攻占之后,荷兰的新统治者在荷兰执行排犹法律,1941年夏天,安妮姐妹因此转人犹太人学校就读。1942年6月12日,十三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她的一家和朋友共八名犹太人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历时二十五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告密而被德国警察逮捕。数日后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姐妹又被转送到贝尔根一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两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此时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而一同藏匿的八个人除父亲奥托之外,都死于集中营之中。

安妮·弗兰克用十三岁生日礼物日记本,记录下了从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所亲历的二战时期的生活,是她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二十五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灭绝犹太人的著名见证。安妮一家被捕后,日记被她父亲公司的女职员米普·吉斯发现并保存下来。战争结束后,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1947年《安妮日记》出版,成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多的图书之一,被翻译成六十五种文字,销售3000万册,并有戏剧、情景剧、短片和电影等多种表现形式。16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的安妮,在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她的梦想,使她名闻遐迩。

《安妮日记》因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一直备受世人重视。美国知名剧作家梅耶·莱文曾以“有着媲美长篇小说的张力”来形容安妮的写作风格,并受到她的日记启发和感动,在日记出版后不久,便与奥托·弗兰克合作把日记内容改编为舞台剧。另外,著名美国诗人约翰·贝里曼也曾表示,日记描写的内容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描述了青春期的心态,而且“细致而充满自信,简约而不失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孩子转变为成人的心态。”在美国版的《安妮日记》中,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在序中写道:“在我曾阅读过的书籍中,这是对战争影响的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一次演说中提到说:“在众多历史重要关头站出来为人性尊严辩护的人当中,没有谁的话比安妮·弗兰克更铿锵有力。”同年,前苏联作家伊利亚.爱伦堡也这样说:“这是一本代表了600万犹太人心声的书,即使这不是什么雄壮伟大的史诗,只是一本普通小女孩儿的日记。”

1999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出版了一期《时代100: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的特别刊,安妮·法兰克获选为其中之一。编者罗杰.罗森布拉特对她的贡献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安妮的日记燃起了所有人对她的热情,她使人们认识到大屠杀、反犹太主义,也使人们认识到她的童真、善良、仁慈,更成为现代世界的精神象征。不论是在受着各式各样影响的个人精神道德方面,还是在坚定人类对生存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上都是如此。”

他同时表示,当人们敬重安妮的勇气与实事求是的态度时,她对自身的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亦使人钦佩——

“她的声誉所以能长存不朽,主要是因为她具有高超的文学水平。不论从什么年龄来看,她都是一个水平极高的作家,能在当时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书评(媒体评论)

在历史上,众多在重大痛苦和损失之时为人性尊严发言的人当中,没有谁的声音比安妮·弗兰克的更铿锵有力。

——约翰·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妮日记(插图典藏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安妮·弗兰克
译者 吴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1670
开本 32开
页数 33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2015177309
中图分类号 I516.4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