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妈我来看你了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你看过李光福老师第一部被誉为经典的少年小说——《爸爸放暑假》,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一部——《妈我来看你了》。

本书想教会大家的是:温暖的相聚时光,美好的共处回忆,会是人生黯淡片段的烛火,会是岁月彷徨时分的灯塔,也是家人经历永别后新生的力量。

内容推荐

李光福著的《妈我来看你了》讲述的是:雅筑原本有个人人称羡的家庭:博士妈妈、办厂爸爸、爷爷奶奶,三代同堂温馨幸福。自从妈妈发病后去世,家庭秩序大乱,爸爸父兼母职,奶奶也不再碎碎念,而雅筑和弟弟失去了亲爱的妈妈……

生与死,—直是人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题。

生,让人喜悦;死,令人悲伤,却都无可避免。生时,学会珍惜;死时,学会面对,学会勇敢,这是本书最深刻的价值。

目录

推荐序 我读《妈,我来看你了》

自序 我写《妈,我来看你了》

忙碌

亲子时间

外婆家

晕倒

幸福

母女

夜半惊魂

晴天霹雳

姐弟

探病

婆媳

再见妈妈

回家

爸爸的眼泪

百合花

妈,我来看你了

关于生命的一堂课

试读章节

看看墙上的时钟,分针已经接近“6”,妈妈就快到家了,我把奖状摊在茶几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大门。忽然,门“欻”的被拉开了,眼前出现了妈妈的人影,我倏地站起来,迎了上去,欢天喜地地说:“妈,你回来了。”

妈妈什么话也没说,只轻轻地“嗯”了一声,直接向厨房走去。我顺手抓起茶几上的奖状,紧紧地跟在后面。

妈妈把手提包往餐桌上一放,盛了一碗饭,还来不及坐下,就扒了起来。我想告诉妈妈第二名的事,但看到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就算说了,她也没空回答,我只好一边看着她吃,一边而耐心地等着。

一眨眼的工夫,妈妈吃完了,把碗放进洗碗槽里,抓起手提包就要上楼。眼见机不可失,我立刻说:“妈,我告诉你喔……”

还没说完,妈妈就说:“我赶着出门,等我回来再说吧。”然后,头也不回地上了楼。看着妈妈的背影,我失望透了,忍不住“讨厌!就讲几句话会怎么样吗?”的咕哝起来。

不一会儿,妈妈换了个手提包,从楼上下来,看都没看我一眼,“歙”的拉开门,机车引擎声响起后,她又出门了——对妈妈来说,家,就像她的休息站似的。

我往沙发上一瘫,打开电视,有心无意地看着。

妈妈拥有博士学位,每天早上,她要早起搭火车到台北市一处公家机关上班,下班后,又要搭火车回来,赶着到附近的技术学院夜间部兼课。虽然一星期只兼三个晚上的课,可这三天她却很忙碌,忙碌到蜻蜓点水般的把家当成休息站。

这三天,我和弟弟生活上的一切,都由爷爷奶奶打理。虽然爷爷奶奶把我和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是我总有一种“我是没父没母的孩子”的感觉。

妈妈之所以这么忙,和爸爸有关。爸爸原本在一家私人公司上班,但他觉得在那家公司有志难伸,没有前途,所以辞了工作,和几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小工厂。

工厂刚开始运营,光支出就捉襟见肘了,根本谈不上收入,家中的开销都得仰仗妈妈,加上每个月还要给爷爷奶奶一笔生活费,妈妈当然非忙碌不可。

爸爸也很忙。由于工厂刚设立,为了让运作及早步上轨道,他每天一早就出门,三更半夜才回家,有时,干脆睡在工厂里。一个星期里,我和弟弟难得和他见上一面,我说“我是没父没母的孩子”,这也是原因之一。

曾经听妈妈对爸爸说:她打算将来买一栋房子,搬出去住,因为她受不了奶奶的碎碎念。奶奶真的很爱碎碎念,只要她看不顺眼、不如她的意,她就念,一念就是一大串,中间还不用换气、休息。妈妈在家时,常常被奶奶念,她都一直静静地听着。我猜,她晚上到夜间部兼课,想避开奶奶的碎碎念,也是原因之一吧!

其实,我和妈妈“同是天涯沦落人”——常常被奶奶念。—被念,我就学妈妈那样,只要别不如奶奶的意、别让她看不顺眼,耳根就可以清静好一阵子。

“雅筑,你又在看电视!”奶奶的声音传进我耳里。

听到奶奶的声音,我立刻回神。

“你就是天天看电视,才会只考了第二名!去去去,回房间看书!”

天天看电视!拜托,我只有今天看电视,什么时候天天看了?还有,学校才刚考完试,有什么书好看的?再说,看电视和考第二名也不一定有关系呀!奶奶真是的,不是理由的理由,也要拿来当理由!

为了避开接下来的疲劳轰炸,我拿起遥控器把电视关了,猛地站起身子,准备上楼。奶奶的声音又传过来:“等一下!你的奖状放在这里做什么?”

我停下脚步,转身拿起奖状,头也不回地直奔上楼。

“都几岁了,做什么事都要人盯着,你妈妈是怎么生你的?”奶奶的声音继续响着。

P2-5

序言

我读《妈,我来看你了》

如果,你看过光福老师第一部被誉为经典的少年小说——《爸爸放暑假》,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一部——《妈,我来看你了》。

拜读它第一个章节时,我丝毫没有料到:故事里的妈妈,将永远从主角的暑假里消失。我一边阅读,一边充满了狐疑与想象,在字里行间,仔细搜寻着蛛丝马迹,只想豁然开朗,明白光福老师究竟安排了何种情节,让主角雅筑需要经历千山万水,才终能重回妈妈的身边,深深地看她一回?

无疑的,光福老师成功了!

身为读者的我,费尽了层层推理与假设,却都无法及早突破,直到最后一个章节,谜底的神秘面纱才被揭开了。而《妈,我来看你了》的时空背景,竟是母女在卧房中借由“相片”再次相见,绝美,也美得让人嚎诧与心碎。

一部成功的小说,在我看来,正取决于扣人心弦。

光福老师的匠心独运,在于起头不着痕迹的铺陈,说妈妈马不停蹄的“忙碌”,描绘难得的“亲子时间”,写全家奔丧而去的“外婆家”;而后,笔锋一转,让妈妈的“晕倒”,带出了故事生“变”。行笔至此,我的心早载浮载沉,随着接踵而至的变化一路纠结,再也无法舒展……

而体贴的光福老师,为了让故事的步调松紧有度,为了让读者与女儿雅筑同享难得的幸福滋味,细腻地安排了“幸福”与“母女”两个章节,在妈妈刻意的付出与陪伴下,埋下生死永别的伏笔。我想,光福老师想教会大家的是:温暖的相聚时光,美好的共处回忆,会是人生黯淡片段的烛火,会是岁月彷徨时分的灯塔,也是家人经历永别后新生的力量吧。

如果说这是一部“生命教育”意味浓厚的小说,那么从刻画家人关系的角度而言,毋宁说它是一部赋予“家庭教育”新意的小说。在光福老师充满感情的笔触下,“姐弟”“婆媳”与“夫妻”关系的转折,也被描写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故事中的妈妈由重病到过世,“姐弟”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弟弟的天真无邪,倍受疼爱,原本是姐弟关系不合睦的主因,但是,在妈妈即将不久于人世,卧病不起的时刻,姐姐雅筑竟油然升起怜惜之心,伸出了手,让睡梦中的弟弟紧紧握住,就像——握住了妈妈的手。那“姐代母职”的酸楚境遇,深深触动着读者心灵最柔软的角落,任人再强忍,也禁不住鼻酸。

而清晰勾勒“婆媳”间的互动,是光福老师极为大胆的尝试。他形象鲜明地塑造了不停碎碎念、凡事算得很清楚的奶奶,对照了温柔安静、逆来顺受的妈妈;直到妈妈缠绵病榻、来日无多之时,奶奶却早已忘了计较,一肩挑起所有家事的重担,一心只求媳妇能奇迹似的好转,一意只想着媳妇健在时的好。故事里隐藏的密码,是“珍惜”吧;是失去了,才知道拥有时的“幸福”吧。

“爸爸的眼泪”终于决堤时,也是故事中夫妻关系发人深省的关键。妈妈为求新生活的种种忙碌,爸爸汲汲于创业的重重艰辛,看在孩子的眼里,是疏离,是漠然。幸而,妈妈一直不忘自己的天职,忙里偷闲的安抚与关心,是孩子最大的心灵支柱;而爸爸,却只能在妈妈离开人世之际,猛然醒悟:该留给妻子的关爱,该留给孩子的时光,早已被遗憾与悔恨淹没。现代人的忙与盲,在光福老师的笔下犀利显露,无所遁形;而家人关系的亟待修补,又透过哀伤的情节,反复播送。

除了动容,除了省思,《妈,我来看你了》故事中,还隐含了文化传承的元素。在“外婆家”章节里描述为外婆做七的情景,在“回家”章节里写下迎妈妈返家安息的仪式,在“百合花”章节里叙写办理丧事的民俗,不仅前后呼应,带出了故事主角的不胜唏嘘,更在曲折的情节里,写出了中国人特有的丧葬礼俗。这样一本中国人的少年小说,是光荣,也是骄傲。

生与死,一直是人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题。生,让人喜悦;死,令人悲伤,却都无可避免。生时,学会珍惜;死时,学会面对,学会勇敢,这——就是本书最深刻的价值。

桃园市上湖小学校长

梁慧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妈我来看你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光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徐建国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711722
开本 32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2017-07-01
印刷时间 201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201706070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4.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