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胡适自述(精)/胡适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为反映这位文化巨人一生博大精深的文化建树,本社在北大百年校庆的1998年曾隆重推出一套大型胡适作品集——《胡适文集》(12册),对所收作品均作了文字订正和校勘,其中有一部分作品,采用了胡适本人后来的校订本或北大的收藏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受到学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因文集早已售缺,多年来,一直有要求重印的呼声。此次重印,此套书的编者欧阳哲生先生又精心做了许多工作,包括对照已出各种版本的优长,重核胡适本人原始和修订版的文字等,力求呈现最接近大师本人原意的文字面貌。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从《胡适文集》之中精选部分内容,另外推出“胡适作品系列”。《胡适自述(精)》就是其中一本。

内容推荐

在胡适看来,传记文学绝不可以小觑,它不仅可以使人看到活的历史,还“可以帮助人格教育”。《四十自述》是胡适为自己写下的一部”自传性前传”。我们可以从书中见识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童年生活的真实片段,特别是感受胡适与自己的过去“对话”时所独具的文化眼光。《我的信仰》、《我的歧路》、《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可以让读者对胡适的思想历程有更深一层的体认。

《四十自述》1933年9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书出以前,曾在《新月》杂志分期刊出。1954年台北六艺书局重印《四十自述》,胡适新添一篇《“自由中国”版自记》置于前。

《我的信仰》是胡适的英文作品“WhatIBelieve”一文的译文。英文原刊《生命哲学》(LivingPhilosophies)一书,1931年纽约Simon和Sichuster出版公司出版。同年,向真译为中文,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中国四大思想家的信仰之自述》(赵家璧主编:《一角丛书》第一种)。另有《时入自述与人物评传》(出版处不详)所收的明耀五的译文。现以明耀五的译文为底本,与原文校对,对译文的少数几处重新作了修订。

由于所处环境不同,研究视角与方法不同,《胡适自述(精)》对某些具体问题的描述和解释,与通行说法有不尽相同之处,对这些说法,我们未作删改,这并不代表我们完全同意作者的说法,请读者在阅读时认真鉴别。《胡适自述(精)》的人名、地名、标点等,有的与现行用法不同,为保存原貌,亦未加修改。

目录

四十自述

自 序

“自由中国”版自记

序幕我的母亲的订婚

一 九年的家乡教育

二 从拜神到无神

三 在上海(一)

四 在上海(二)

五 我怎样到外国去

逼上梁山

我的信仰

我的歧路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试读章节

一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生在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1891年12月17),那时候我家寄住在上海大东门外。我生后两个月,我父亲被台湾巡抚邵友濂奏调往台湾;江苏巡抚奏请免调,没有效果。我父亲于十八年二月底到台湾,我母亲和我搬到川沙住了一年。十九年(1893)二月二十六日我们一家(我母,四叔介如,二哥嗣柜,三哥嗣桎)也从上海到台湾。我们在台南住了十个月。十九年五月,我父亲做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镇海后军各营。台东是新设的州,一切草创,故我父不带家眷去。到十九年底,我们才到台东。我们在台东住了整一年。

甲午(1894)中日战事开始,台湾也在备战的区域,恰好介如四叔来台湾,我父亲便托他把家眷送回徽州故乡,只留二哥嗣柜跟着他在台东。我们于乙未年(1895)正月离开台湾,二月初十日从上海起程回绩溪故乡。

那年四月,中日和议成,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绅民反对割台,要求巡抚唐景崧坚守。唐景崧请西洋各国出来干涉,各国不允。台人公请唐为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帮办军务刘永福为主军大总统。我父亲在台东办后山的防务,电报已不通,饷源已断绝。那时他已得脚气病,左脚已不能行动。他守到闰五月初三日,始离开后山。到安平时,刘永福苦苦留他帮忙,木肯放行。到六月廿五日,他双脚都不能动了,刘永福始放他行。六月廿八日到厦门,手足俱不能动了。七月初三日他死在厦门,成为东亚第一个民主国的第一个牺牲者!

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凄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

我父亲死时,我母亲只有二十三岁。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1878)。我父亲因家贫,又有志远游,故久不续娶。到光绪十五年(1889),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他才续娶我的母亲。我母亲结婚后三天,我的大哥嗣稼也娶亲了。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十七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

结婚后不久,我父亲把她接到了上海同住。她脱离了大家庭的痛苦,我父又很爱她,每日在百忙中教她认字读书,这几年的生活是很快乐的。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父亲作教师,母亲便在旁作助教。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他太忙时,她就是代理教师。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了七百多字。这些方字都是我父亲亲手写的楷字,我母亲终身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我们三个人的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纪念。

我母亲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

P24-26

序言

胡适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文、史、哲等学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五四”以来影响中国文化学术最深的历史人物。他活跃于社会政治领域,是中国自由主义最具诠释力的思想家。胡适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工作长达十八年,曾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校长等职。他对北大情有独钟,遗嘱中交代将他留在大陆的书籍和文件捐赠给北大图书馆。为反映这位文化巨人一生博大精深的文化建树,本社在北大百年校庆的1998年曾隆重推出一套大型胡适作品集——《胡适文集》(12册),对所收作品均作了文字订正和校勘,其中有一部分作品,采用了胡适本人后来的校订本或北大的收藏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受到学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因文集早已售缺,多年来,一直有要求重印的呼声。此次重印,此套书的编者欧阳哲生先生又精心做了许多工作,包括对照已出各种版本的优长,重核胡适本人原始和修订版的文字等,力求呈现最接近大师本人原意的文字面貌。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从《胡适文集》之中精选部分内容,另外推出“胡适作品系列”。

在胡适看来,传记文学绝不可以小觑,它不仅可以使人看到活的历史,还“可以帮助人格教育”。《四十自述》是胡适为自己写下的一部”自传性前传”。我们可以从书中见识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童年生活的真实片段,特别是感受胡适与自己的过去“对话”时所独具的文化眼光。《我的信仰》、《我的歧路》、《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可以让读者对胡适的思想历程有更深一层的体认。

《四十自述》1933年9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书出以前,曾在《新月》杂志分期刊出。1954年台北六艺书局重印《四十自述》,胡适新添一篇《“自由中国”版自记》置于前。

《我的信仰》是胡适的英文作品“WhatIBelieve”一文的译文。英文原刊《生命哲学》(LivingPhilosophies)一书,1931年纽约Simon和Sichuster出版公司出版。同年,向真译为中文,收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中国四大思想家的信仰之自述》(赵家璧主编:《一角丛书》第一种)。另有《时入自述与人物评传》(出版处不详)所收的明耀五的译文。现以明耀五的译文为底本,与原文校对,对译文的少数几处重新作了修订。

由于所处环境不同,研究视角与方法不同,本书对某些具体问题的描述和解释,与通行说法有不尽相同之处,对这些说法,我们未作删改,这并不代表我们完全同意作者的说法,请读者在阅读时认真鉴别。本书的人名、地名、标点等,有的与现行用法不同,为保存原貌,亦未加修改。

限于编辑水平,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欢迎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胡适自述(精)/胡适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21945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2013030406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4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