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的核心使命与管理机制
内容
作者简介
    张国有,男,生于1949年10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北京大学靠前经营管理研究所所长。
目录
大学建设遵循的“两个标准”/刘伟 3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其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好三项基础工作,努力建设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发展要务实戒虚/刘利民14在推进大学“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清醒认识大学的分类发展与定位,摆正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教育国际化中应有中国特色,关注大学评价的激励方向,坚守使命,务实戒虚,健康发展。从大学章程思考大学的理念与管理/许智宏19大学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宗旨和使命。领导者的责任在于使大学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教师能安心教学和科研,使学生能努力学习,受到最好的教育,使大学能够持续地平稳发展。大学建设与伟大学校/林建华43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要清醒地认识评价机制、发展机遇,探求合适的教育模式,促进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聚集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充分释放创造力,造就伟大的大学。大学主体与大学精神/徐显明56大学之“大”,在于大德、大爱、大学问、大师、大楼、大业。集“大德”“大爱”“大学问”于一身的,才可称为“大师”。大学是知识、学术、思想、文化、道德的共同体,这是大学本质所在。大学使命与大学治理/韩震64大学使命是培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需的各类人才。大学治理结构事关学校办事效率和使命的完成。妥善处理党委和校长、学术和行政、教职员和学生相互间的关系,极为重要。现代大学治理要重视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张杰78大学输出创新人才和创新动力,需要学术水准的导向、关注需求的自觉、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持续创新的能力。大学通过制度设计,来保障创新所必需的独立思考、学术自由和自律氛围。在科学决策中提升大学治理水平/杨忠陈喆90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完善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统筹行政决策和党委决策、区分行政决策和学术决策、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等,来提高决策主体的决策能力。 构建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共生体系/张淑林万明裴旭100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是现代大学权力架构的重要内容。树立“学术为本”和“学术决策、行政服务”的理念,建立两种权力协同发展的协调系统,和谐共生体系,是大学建设必由之路。建设世界一流电影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侯光明114中国电影教育在以往的办学特色和实践的基础上,要着重考虑如何推动电影教育由大向强转变,力求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电影院校。国外大学管理机制分析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分权制”/龚克137密歇根大学的治理方式是责权结合、重心在院和教授治理。中国大学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向学院适度分权,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在学院层面实现责、权、利的统一,激发基层活力。对法国、德国、美国一些大学的治理机制分析/江波等152大学建设的外部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其内部治理也要随之进步。法国、德国、美国大学的治理方式依据本国情况各有自己的规定和特色,其治理规则对中国的大学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澳大利亚大学的治理结构与管理模式/李文胜171以新南威尔士大学为例,分析澳大利亚高校的大学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大学理事会是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校长办公会经营日常事务,校长大部分都是“职业化”的,专心做学校管理工作。牛津、剑桥、洪堡、慕尼黑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分析/陈丹180牛津剑桥为师生高度自治的内部人决策模式;慕尼黑大学为政府放权监管下的内部人决策模式;柏林洪堡大学为内部人和外部人分权决策模式。三种模式既有共性又有特色。 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大学体制中的医学教育/柯杨195医学院校合入综合大学后管理体制机制的变化;医学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与一般非职业高等教育的区别;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对综合大学体制中医学教育改革的理解。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李进209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与培养方式,释放民办教育体制机制的活力,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助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发挥人才培养的全员力量。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大学培养的核心/钱颖一228就“超长待机”的中国学生为何缺乏探索能力的问题,思考大学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大学教育应该更多聚焦在学生的思维发展而非知识掌握上,加强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 学科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陈昌凤张小琴241传统媒体时代复杂的文理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又有了新的变迁。学科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新闻与传播教育正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呈现出文理融合的新趋势。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刘永泽252中国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重新定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评价制度,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方式,改善师资结构,以便高质量地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理念及实践/吴联生260MBA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不错管理者与未来商业领袖。依照培养规格,进行招生方式、课程结构、实践体验、国际化交流、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系统改革。 通识教育与本科教学改革/秦春华272通识教育是中国大学本科正在进行的教育,但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实施,还处于多元化状态。建设中国的通识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问题,明确目标、改进理念和方法,耐心地扎实推进。“沃土课程”:在社会实践中完善学生的心智与能力/滕飞292立德树人,面向实践,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转化为具体的“沃土课程”,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课程全程分阶段实施,教师全程参与,全方位组织,保证培养过程持续健康地进行。以学生为本,改进大学的结构与机制/张国有304以学生为中心思考大学建设。学生是大学存在的依据。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将“入学生”转化成“毕业生”。要使其有效转化,就要关注未来对毕业生素养的需求,形成有组织的机制。后记318
内容推荐
大学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化,但核心使命在于培养人才。如何实现核心使命,关键在于将大学建设成能够培养卓越人才的机构。《大学的核心使命与管理机制》这本论说集侧重于研究为培养人才而建设的大学管理机制,大学成长发展的指导思想、治理结构的状态及国际比较、大学决策与决策管理、学科发展与管理、学生培养模式等。作者大多是现任的大学校长、书记和曾任的大学校长、书记,以及学院院长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大学的核心使命与发展理念;国外大学管理机制分析;大学学科管理与人才培养模式。计有20余篇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的核心使命与管理机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国有主编
译者
编者 编者:张国有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03887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3000
出版时间 2019-04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考试
图书小类
重量 434
CIP核字 2019041624
中图分类号 G647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79.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