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国、聂鑫、刘淑艳编著的《雷锋精神与志愿者行动》为“研究雷锋”系列之一。本书分别介绍了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的由来、发展和内涵,分析了学雷锋活动与志愿者行动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将雷锋精神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相结合起来、用雷锋精神推动志愿者行动的有效举措。
图书 | 雷锋精神与志愿者行动/中国榜样永远的雷锋大型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仲国、聂鑫、刘淑艳编著的《雷锋精神与志愿者行动》为“研究雷锋”系列之一。本书分别介绍了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的由来、发展和内涵,分析了学雷锋活动与志愿者行动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将雷锋精神与志愿者服务精神相结合起来、用雷锋精神推动志愿者行动的有效举措。 目录 第一章 雷锋精神的本质与时代内涵/1 第一节 学雷锋活动的历程探源/1 一、雷锋同志生平/1 二、新时期我国学雷锋活动的几个阶段/2 三、我国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方法/10 四、学雷锋活动的历史作用/15 五、学雷锋活动的启示/17 第二节 雷锋精神的结构、特点/19 一、雷锋精神的要素结构/20 二、雷锋精神的心理结构/22 三、雷锋的道德悟性及人生智慧的表现/24 四、雷锋精神的特点/26 第三节 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时代内涵/35 一、雷锋精神的本质特征/35 二、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38 第二章 我国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实施/43 第一节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时代意义和必然性/43 一、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时代意义/43 二、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根本要求/45 三、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然性/46 第二节 建立践行雷锋精神的长效机制/49 一、坚持先进性和群众性相统一/50 二、坚持走向社会和立足岗位相统一/50 三、坚持将传承精神和服务时代相统一/50 四、坚持个体内化和机制保障相统一/51 第三节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路径选择/52 一、强化日常宣传/52 二、坚持岗位敬业/52 三、树立典型引领/53 四、纳人群众活动/54 五、创新载体形式/54 六、融入国民教育/55 七、提供理论支持/56 八、重在干部表率/57 九、制度保障/58 十、做到“五化”/60 第三章 我国志愿者行动的由来、比较及演进脉络/63 第一节 我国志愿者行动的由来、现状/63 一、志愿者的历史由来/64 二、我国志愿者及其行动特点/66 第二节 中外志愿活动比较/77 一、西方志愿服务概况/77 二、志愿活动含义的区别/79 三、志愿活动的差异/81 第三节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演进脉络/86 一、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萌芽/86 二、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初步发展/87 三、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90 四、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日渐完善/92 第四章 志愿者精神功能分析/93 第一节 志愿者精神的历史底蕴/93 一、中国志愿者精神的理论来源/93 二、西方志愿者精神的理论来源/96 第二节 志愿者精神的内涵及特征/100 一、志愿者精神的内涵/100 二、志愿者精神的特征/102 第三节 志愿者精神的培育路径/104 一、建立志愿者相关法律法规/105 二、社会引导及驱动/106 三、经济保护及适当有偿/107 四、培养公民伦理信念./111 第四节 志愿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115 一、志愿者精神的历史使命/115 二、志愿者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关系/1 17 三、志愿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121 第五章 新时期我国志愿者行动的新发展/125 第一节 目前我国志愿者行动的基本情况/126 一、我国的志愿者行动的主要形式/126 二、我国的志愿者行动的发展目标./128 三、我国的志愿者行动的管理途径/130 四、我国志愿者行动的新特点/132 第二节 我国志愿者行动取得的成绩/138 一、志愿者行动成为了广大青年群体素质提升的雷兽课蚩/138 二、志愿者行动开拓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新发展/140 三、志愿者行动开创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新手段/143 四、志愿者行动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149 五、志愿者行动推动了中国现代社区的发展/153 六、志愿者行动加快了公民社会建构的步伐/156 第六章 我国志愿者行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59 第一节 我国志愿者行动存在的问题/159 一、对志愿者行动与志愿者服务内涵理解有待深化/159 二、管理志愿者行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163 三、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够规范与稳定/164 四、志愿者行动相关机制不健全/167 第二节 我国志愿者行动存在问题的成因/173 一、我国志愿者行动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173 二、我国志愿者行动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179 第七章 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的内在契合/195 第一节 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学雷锋活动/195 一、志愿者行动与学雷锋活动的共同特征/195 二、志愿者行动与学雷锋活动的区别/198 三、实现志愿者行动与学雷锋活动的有机结合/203 第二节 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内涵解析/205 一、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内涵/206 二、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208 第三节 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之对比研究/211 一、时代背景与内涵不同/212 二、两者表达内容不同/213 三、两者价值理念不同/214 四、两者载体与所处环境不同/217 第四节 志愿者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关系辨析及整合/218 一、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现实叠合/219 二、对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之分殊的学理考察/220 三、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在深层价值取向上的契合/222 第八章 用雷锋精神推动志愿者行动的有效举措/229 第一节 推进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的内在融合/229 一、把雷锋精神融入志愿者行动之中/230 二、使志愿者行动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的有效载体/232 第二节 用雷锋精神深化对志愿者内涵的理解/235 一、深刻理解并注重培养志愿精神/236 二、增强志愿服务的意识/238 三、把参与志愿者活动作为实现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238 四、建立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责任意识/240 第三节 创设志愿者行动发展与完善的有利环境/241 一、创设志愿者行动发展与完善的政治环境/241 二、创设志愿者行动发展与完善的社会环境/248 第四节 实现雷锋精神推动志愿者行动的制度化建设/254 一、规范人员招募动员和管理机制/254 二、加强志愿者培训机制/256 三、完善志愿者行动奖励机制/258 四、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评价监督机制/263 五、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机制/264 参考文献/265 后记/26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雷锋精神与志愿者行动/中国榜样永远的雷锋大型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仲国//聂鑫//刘淑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54283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1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48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