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工程师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标准 |
内容 | 目录 说明1 专业概况1.1 专业编码1.2 专业名称1.3 专业定义1.4 专业技能等级1.5 专业环境条件1.6 专业能力倾向1.7 普通受教育程度1.8 专业培训要求1.9 专业技能考核要求2 基本要求2.1 专业道德2.2 基础知识3 工作要求3.1 初级3.2 中级3.3 不错4 比重表4.1 理论知识4.2 专业技术技能操作 内容推荐 为了进一步完善行业技术技能专业标准体系,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和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依据当前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写制定。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专业影响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二、本《标准》的修订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专业活动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和评价工作的需要。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专业分为三个等级,包括专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四、本《标准》编制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的指导下,委托广州益埃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编写修订工作,过程中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三峡大学、残友集团、广西七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金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孺子牛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残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筑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世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益埃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参加编审修订工作的主要人员有:杜志海、咸汝平、罗先启、王杰、王大鹏、杨新新、廖益林、顾靖、王效磊、王旭良、黄晓冬、黄镭、成月、张吕伟、向敏、丁东山、李腾、杨明、苗万龙、肖世鹏、戴辉、余学海、吕晓锋、耿旭光、王金城、笪贤彬、陈哲红、尤兵、金晓丹、刘俊、苏章、谢晓庆、王静、闫文凯、曾志明、侯佳伟、邓志明、谷涛涛、骆文杰、杜宾、唐小卫、符明杰、田阳、金永超、刘杨、郑开峰、余江平、宋丽、孙伟、韩吉锋、卢永茂、杨君华、任姿蓉、陈勇、刘中明、刘健威、王守钱、刘火生、李淼、郭鹏、巩俊贤、张大镇,在此对有关单位和专家表示感谢。五、本《标准》经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批准,自2018年3月14日起施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工程师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标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62208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首版时间 | 2019-03-01 |
印刷时间 | 2019-03-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设计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201.4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19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