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铜器与中国青铜时代/铜文化书系
内容
作者简介
李伯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

 一、何为青铜器?

 二、中国青铜时代的起始与终结

 三、中国青铜器的分期

 四、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分类和定名

 五、中国青铜时代的特征

 六、中国青铜器研究简史

第一章 素料拙工:史前时期铜的开采与使用

 第一节 关于铜器起源的神话传说

一、黄帝铸鼎

二、蚩尤作兵

三、禹作铜兵

 第二节 仰韶时代的铜器

 第三节 龙山时代的铜器

 第四节 中国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第二章 寓礼于器:青铜器的新功能

 第一节 夏代的“九鼎”传说

 第二节 夏代立国前后的青铜器

一、王城岗城址出土的青铜器

二、新密新砦城址出土的青铜器

 第三节 夏代青铜器

 第四节 夏代周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

一、中原地区的夏代青铜器

二、周边地区的夏代青铜器

第三章 关乎社稷:铜器背后的制度与信仰

 第一节 商王朝

一、王朝沿革

二、人种与族源

三、国家与社会

四、经济生活

五、生活习俗

六、信仰

 第二节 铜器应用中的组合与构成

一、铜器的组合使用

二、铸造技术

三、纹饰与铭文

四、精神内涵

 第三节 青铜礼器的扩散与文化选择

一、商王朝周边

二、青铜文化的“去”与“归”

三、冲击与响应

四、青铜对话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礼乐华章 :文王到孔子的身后事

 第一节 周人的兴起与周王朝

 第二节 灿烂的西周礼乐文明

一、西周青铜文化概览

二、探寻周王朝的都邑

三、“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四、西周时期的世卿与世禄

 第三节 大国纷争下的春秋时代

一、政治演变

二、青铜文化多中心的形成和地域文化风格

 第四节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第五节 政权下移背景下礼制的僭越

 第六节 雅乐与新声

第五章 走向世俗:百态千姿进万家

 第一节 从春秋争霸到战国兼并

 第二节 青铜器的复杂化与普及化

 第三节 青铜器与凡尘俗世

一、食器

二、取暖器

三、温食器

四、水器

五、建筑模型

六、弄器

七、虎子

八、灯具

九、带钩

十、铜镜

 第四节 青铜器与国家运转

一、玺印

二、货币

三、兵器

四、符节

第六章 青铜时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两千年

 第一节 时间轴上的青铜器

一、器与道

二、器与文

三、艺术与技术

 第二节 宏观格局下的中国青铜时代

一、中国青铜时代的长度、宽度与高度

二、地域王国崛起:中国的开端

三、族本结构:三代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四、礼制与秩序:祖先崇拜与社会等级

五、四方之极:城的兴建与城市中轴线布局

六、金属冶炼:青铜冶铸术的繁荣和冶铁术的发明

七、甲骨金文简牍: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八、分合之道:文化的“多元”与“一体”

内容推荐

青铜器是重要的文化概念,青铜时代则是重要的历史概念。

李伯谦主编的《青铜器与中国青铜时代》围绕这两个概念,概述了中国古代自史前时期以来生产和使用青铜器的历史,解释了古代中国人如何围绕“饮”“食”等人类生存的两大需求铸造铜器,以及如何将宗教信仰、政治意愿等精神内涵融入铜器之中的独特过程与原因。本书将青铜器与青铜文化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概括了两千年中国青铜时代的若干核心特征。阅读此书,可以从青铜文化的独特角度深刻理解战国以前的中国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铜器与中国青铜时代/铜文化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伯谦 主编
译者
编者 李伯谦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12044434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6
出版时间 2018-04
首版时间 2018-04
印刷时间 2018-04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528
CIP核字 2018050758
中图分类号 K876.414,K871.34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