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舍小说经典/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一本通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开市大吉

我,老王,和老邱,凑了点钱,开了个小医院。老王的夫人作护士主任,她本是由看护而高升为医生太太的。老邱的岳父是庶务兼会计。我和老王是这么打算好,假如老丈人报花账或是携款潜逃的话,我们俩就揍老邱;合着老邱是老丈人的保证金。我和老王是一党,老邱是我们后约的,我们俩总得防备他一下。办什么事,不拘多少人,总得分个党派,留个心眼。不然,看着便不大像回事儿。加上王太太,我们是三个打一个,假如必须打老邱的话。老丈人自然是帮助老邱喽,可是他年岁大了,有王太太一个人就可把他的胡子扯净了。老邱的本事可真是不错,不说屈心的话。他是专门割痔疮,手术非常的漂亮,所以请他合作。不过他要是找揍的话,我们也不便太厚道了。

我治内科,老王花柳,老邱专门痔漏兼外科,王太太是看护士主任兼产科,合着我们一共有四科。我们内科,老老实实的讲,是地道二五八。一分钱一分货,我们的内科收费可少呢。要敲是敲花柳与痔疮,老王和老邱是我们的希望。我和王太太不过是配搭,她就根本不是大夫,对于生产的经验她有一些,因为她自己生过两个小孩。至于接生的手术,反正我有太太决不叫她接生。可是我们得设产科,产科是最有利的。只要顺顺当当的产下来,至少也得住十天半月的;稀粥烂饭的对付着,住一天拿一天的钱。要是不顺顺当当的生产呢,那看事作事,临时再想主意。活人还能叫尿憋死?

我们开了张。“大众医院”四个字在大小报纸已登了一个半月。名字起的好——办什么赚钱的事儿,在这个年月,就是别忘了“大众”。不赚大众的钱,赚谁的?这不是真情实理吗?自然在广告上我们没这么说,因为大众不爱听实话的;我们说的是:“为大众而牺牲,为同胞谋幸福。一切科学化,一切平民化,沟通中西医术,打破阶级思想。”真花了不少广告费,本钱是得下一些的。把大众招来以后,再慢慢收拾他们。专就广告上看,谁也不知道我们的医院有多么大。院图是三层大楼,那是借用近邻转运公司的像片,我们一共只有六间平房。

我们开张了。门诊施诊一个星期,人来的不少,还真是“大众”,我挑着那稍像点样子的都给了点各色的苏打水,不管害的是什么病。这样,延迟过一星期好正式收费呀;那真正老号的大众就干脆连苏打水也不给,我告诉他们回家洗洗脸再来,一脸的滋泥,吃药也是白搭。

忙了一天,晚上我们开了紧急会议,专替大众不行啊,得设法找“二众”。我们都后悔了,不该叫“大众医院”。有大众而没贵族,由哪儿发财去?医院不是煤油公司啊,早知道还不如干脆叫“贵族医院”呢。老邱把刀子沾了多少回消毒水,一个割痔疮的也没来!长痔疮的阔老谁能上“大众医院”来割?

老王出了主意:明天包一辆能驶的汽车,我们轮流的跑几趟,把二姥姥接来也好,把三舅母装来也行。一到门口看护赶紧往里搀,接上这么三四十趟,四邻的人们当然得佩服我们。

我们都很佩服老王。

“再赁几辆不能驶的,”老王接着说。

“干吗?”我问。

“和汽车行商量借给咱们几辆正在修理的车,在医院门口放一天。一会儿叫咕嘟一阵。上咱们这儿看病的人老听外面咕嘟咕嘟的响,不知道咱们又来了多少坐汽车的。外面的人呢,老看着咱们的门口有一队汽车,还不唬住?”

我们照计而行,第二天把亲戚们接了来,给他们碗茶喝,又给送走。两个女看护是见一个搀一个,出来进去,一天没住脚。那几辆不能活动而能咕嘟的车由一天亮就运来了,五分钟一阵,轮流的咕嘟,刚一出太阳就围上一群小孩。我们给汽车队照了个像,托人给登晚报。老邱的丈人作了篇八股,形容汽车往来的盛况。当天晚上我们都没能吃饭,车咕嘟得太厉害了,大家都有点头晕。

不能不佩服老王,第三天刚一开门,汽车,进来位军官。

老王急于出去迎接,忘了屋门是那么矮,头上碰了个大包。花柳;老王顾不得头上的包了,脸笑得一朵玫瑰似的,似乎再碰它七八个包也没大关系。三言五语,卖了一针六。六。我们的两位女看护给军官解开制服,然后四只白手扶着他的胳臂,王太太过来先用小胖食指在针穴轻轻点了两下,然后老王才给用针。军官不知道东西南北了,看着看护一个劲儿说:“得劲!得劲!得劲!”我在旁边说了话,再给他一针。老邱也是福至心灵,早预备好了——香片茶加了点盐。老王叫看护扶着军官的胳臂,王太太又过来用小胖食指点了点,一针香片下去了。军官还说得劲,老王这回是自动的又给了他一针龙井。我们的医院里吃茶是讲究的,老是香片龙井两着沏。两针茶,一针六。六,我们收了他二十五块钱。本来应当是十元一针,因为三针,减收五元。我们告诉他还得接着来,有十次管保除根。反正我们有的是茶,我心里说。

把钱交了,军官还舍不得走,老王和我开始跟他瞎扯,我就夸奖他的不瞒着病——有花柳,赶快治,到我们这里来治,准保没危险。花柳是伟人病,正大光明,有病就治,几针六。六,完了,什么事也没有。就怕像铺子里的小伙计,或是中学的学生,得了药藏藏掩掩,偷偷的去找老虎大夫,或是袖口来袖口去买私药——广告专贴在公共厕所里,非糟不可。军官非常赞同我的话,告诉我他已上过二十多次医院。不过哪一回也没有这一回舒服。我没往下接碴儿。

老王接过去,花柳根本就不算病,自要勤扎点六○六。军官非常赞同老王的话,并且有事实为证——他老是不等完全好了便又接着去逛;反正再扎几针就是了。老王非常赞同军官的话,并且愿拉个主顾,军官要是长期扎扎的话,他愿减收一半药费:五块钱一针。包月也行,一月一百块钱,不论扎多少针。军官非常赞同这个主意,可是每次得照着今天的样子办,我们都没言语,可是笑着点了点头。

军官汽车刚开走,迎头来了一辆,四个丫环搀下一位太太来。一下车,五张嘴一齐问:有特别房没有?我推开一个丫环,轻轻的托住太太的手腕,搀到小院中。我指着转运公司的楼房说,“那边的特别室都住满了。您还算得凑巧,这里——我指着我们的几间小房说——还有两间头等房,您暂时将就一下吧。其实这两间比楼上还舒服,省得楼上楼下的跑,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第一句话就叫我心中开了一朵花,“唉,这还像个大夫——病人不为舒服,上医院来干吗?东生医院那群大夫,简直的不是人!”

“老太太。您上过东生医院?”我非常惊异的问。

“刚由那里来,那群王八羔子!”

乘着她骂东生医院——凭良心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大最好的医院——我把她搀到小屋里,我知道,我要是不引着她骂东生医院,她决不会住这间小屋,“您在那儿住了几天?”我问。

“两天;两天就差点要了我的命!”老太太坐在小床上。  我直用腿顶着床沿,我们的病床都好,就是上了点年纪,爱倒。“怎么上那儿去了呢?”我的嘴不敢闲着,不然,老太太一定会注意到我的腿的。

“别提了!一提就气我个倒仰——。你看,大夫,我害的是胃病,他们不给我东西吃!”老太太的泪直要落下来。

“不给您东西吃?”我的眼都瞪圆了。“有胃病不给东西吃?蒙古大夫!就凭您这个年纪?老太太您有八十了吧?”

老太太的泪立刻收回去许多,微微的笑着:“还小呢。刚五十八岁。”

“和我的母亲同岁,她也是有时候害胃口疼!”我抹了抹眼睛。“老太太,您就在这儿住吧,我准把那点病治好了。这个病全仗着好保养,想吃什么就吃:吃下去,心里一舒服,病就减去几分,是不是,老太太?”

老太太的泪又回来了,这回是因为感激我。“大夫,你看,我专爱吃点硬的,他们偏叫我喝粥,这不是故意气我吗?”

“您的牙口好,正应当吃口硬的呀!”我郑重的说。

“我是一会儿一饿,他们非到时候不准我吃!”

“糊涂东西们!”

“半夜里我刚睡好,他们把小玻璃棍放在我嘴里,试什么度。”

“不知好歹!”

“我要便盆,那些看护说,等一等,大夫就来,等大夫查过病去再说!”

“该死的玩艺儿!”

“我刚挣扎着坐起来,看护说。躺下。”

“讨厌的东西!”

我和老太太越说越投缘,就是我们的屋子再小一点,大概她也不走了。爽性我也不再用腿顶着床了,即使床倒了,她也能原谅。

“你们这里也有看护呀?”老太太问。

“有,可是没关系,”我笑着说。“您不是带来四个丫环吗?叫她们也都住院就结了。您自己的人当然伺候的周到;我干脆不叫看护们过来,好不好?”

“那敢情好啦,有地方呀?”老太太好像有点过意不去了。

“有地方,您干脆包了这个小院吧。四个丫环之外,不妨再叫个厨子来,您爱吃什么吃什么。我只算您一个人的钱,丫环厨子都白住,就算您五十块钱一天。”

老太太叹了口气:“钱多少的没有关系,就这么办吧。春香,你回家去把厨子叫来,告诉他就手儿带两只鸭子来。”

我后悔了:怎么才要五十块钱呢?真想抽自己一顿嘴巴!幸而我没说药费在内;好吧,在药费上找齐儿就是了;反正看这个来派,这位老太太至少有一个儿子当过师长。况且,她要是天天吃火烧夹烤鸭,大概不会三五天就出院,事情也得往长里看。

医院很有个样子了:四个丫环穿梭似的跑出跑入,厨师傅在院中墙根砌起一座炉灶,好像是要办喜事似的。我们也不客气,老太太的果子随便拿起就尝,全鸭子也吃它几块。始终就没人想起给她看病。因为注意力全用在看她买来什么好吃食。

老王和我总算开了张,老邱可有点挂不住了。他手里老拿着刀子。我都直躲他,恐怕他拿我试试手。老王直劝他不要着急,可是他太好胜,非也给医院弄个几十块不甘心。我佩服他这种精神。

吃过午饭,来了!割痔疮的!四十多岁,胖胖的。肚子很大。王太太以为他是来生小孩,后来看清他是男性,才把他让给老邱。老邱的眼睛都红了。三言五语,老邱的刀子便下去了。四十多岁的小胖子疼得直叫唤,央告老邱用点麻药。老邱可有了话:

“咱们没讲下用麻药哇!用也行,外加十块钱。用不用?快着!”

小胖子连头也没敢摇。老邱给他上了麻药。又是一刀,又停住了:“我说,你这可有管子,刚才咱们可没讲下割管子。还往下割不割?往下割的话,外加三十块钱。不的话,这就算完了。”

我在一旁,暗伸大指,真有老邱的!拿住了往下敲,是个办法!

四十多岁的小胖子没有驳回,我算计着他也不能驳回。老邱的手术漂亮,话也说得脆,一边割管子一边宣传:“我告诉你,这点事儿值得你二百块钱;不过,我们不敲人;治好了只求你给传传名。赶明天你有工夫的时候,不妨来看看。我这些家伙用四万五千倍的显微镜照,照不出半点微生物!”

胖子一声也没出,也许是气胡涂了。

老邱又弄了五十块。当天晚上我们打了点酒,托老太太的厨子给作了几样菜。莱的材料多一半是利用老太太的。一边吃一边讨论我们的事业,我们决定添设打胎和戒烟。老王主张暗中宣传检查身体,凡是要考学校或保寿险的,哪怕已经作下寿衣,预备下棺材,我们也把体格表填写得好好的;只要交五元的检查费就行。这一案也没费事就通过了。老邱的老丈人最后建议,我们匀出几块钱,自己挂块匾。老人出老办法。可是总算有心爱护我们的医院,我们也就没反对。老丈人已把匾文拟好——仁心仁术。陈腐一点,不过也还恰当。我们议决,第二天早晨由老丈人上早市去找块旧匾。王太太说,把匾油饰好,等门口有过娶妇的,借着人家的乐队吹打的时候,我们就挂匾。到底妇女的心细,老王特别显着骄傲。

P36-41

目录

导论

大悲寺外

马裤先生

微神

开市大吉

歪毛儿

柳家大院

抱孙

黑白李

铁牛和病鸭

也是三角

牺牲

柳屯的

善人

老字号

断魂枪

新韩穆烈德

一块猪肝

一筒炮台烟

抓药

不说谎的人

敌与友

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

不成问题的问题

老舍年表(1899—1966)

序言

苏奎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满族,祖籍北京。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1899年,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等职。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在讲学期间他开始了小说创作。1930年回国。同年,到齐鲁大学任教。1932年以后,老舍开始写作中短篇小说,大多收入《赶集》、《樱海集》、《蛤藻集》。 1934年,任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老舍发表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 1937年,老舍又回齐鲁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奔赴武汉。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任总务部主任,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抗战八年中,老舍对文艺界的团结抗日多有贡献。由于配合抗日宣传的需要,他努力用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创作,除小说之外,还有杂文、鼓词、旧剧、民歌、话剧、新诗等。1939年,老舍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近半年之中,行程两万余里。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1946年,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

1949年,老舍由美回国。1951年初创作的话剧《龙须沟》上演,获得巨大成功,老舍因此获得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1950至1960年代,老舍在文艺、政治、社会、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担任多种职务,但仍然勤奋创作。1957年创作完成的话剧《茶馆》,为老舍赢得国际声誉。老舍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不堪其辱,于1966年8月24日自溺于北京太平湖。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所关注的是北京市民社会的多样人物与纷繁变化的人情世态。老舍成功地表现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为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审美对象和关注领域。老舍并非一味地展现城市贫民的悲惨境遇,而是着重叙述他们身上所承袭的保守落后观念,以及他们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困惑、犹疑与进退两难的心理。老舍否定老派市民的保守、顽固与虚伪,更否定那些处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自私、颓废、无责任感的新派市民,他理想中的人物是那些既保持了传统的道德、苦干精神,又具备现代思维的新人。民族的积贫积弱不仅是由于西方武力与资本的入侵,而且更是因为人的落后,而民族的复兴最终要靠新人来完成。在这个意义上,老舍对市民的塑造,接续了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民族真正之复兴“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沙聚之邦”才能“转成人国”。老舍总是用对比的方式来处理文本中的观念对立的人物形象,在体貌特征、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等方面的差异性叙述之中,明确地体现自己的褒扬与贬斥、肯定与否定的价值取向。老舍不遗余力地在市民身上下功夫,一方面是他对这一群体的熟悉,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与全面,而且市民这一群体的态度与分化最能体现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而他们的反应也是社会整体思想状态的表征。老舍有着英国生活的体验,他会不自觉地以西方现代文明的眼光来重新打量自己的民族,中国人在西方文明对比之下,自然会是顽固保守、愚昧落后的。对还处于前现代的中国社会的批判,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期冀,构成了老舍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

老舍文学上所表现出来的幽默在现代文学中是相当突出的,这与他的成长环境和所受影响有关,也是他的自觉追求。北京平民社会市井生活与英国作家狄更斯等人的影响,使他的文学创作之初就带上了幽默的风格。同时,幽默也为他的文化批判找到了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若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他有意识地追求文学幽默化的效果,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老舍把幽默看成是一种“心态”,嬉皮笑脸并不是幽默,心平气和,心宽气朗才是幽默。作家如果神经过敏有失平和,那么就会使作品“含着强烈的刺激性或牢骚或伤感”,这样的文学是无益的;幽默的作者却能从世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老舍把幽默作为营造文学世界的重要手段,追求一种心态平和而意味无穷的文学效果。老舍的幽默风格稳定,表现形式多样化,既有温厚的同情、滑稽的展示,又有严峻的讽刺。老舍多用夸张变形的描写,以在幽默中批判。对于不同对象,运用幽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总能起到让人读后有所思的效果,体现了幽默的艺术魅力。从1920年代的长篇小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喜剧,幽默化的表达一直贯穿于老舍文学创作的始终,不仅形成了稳定的风格,而且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老舍是京味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奠定了京味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也对京味文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老舍文学的京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北京市民社会和市井情态的展现。北京城市特有的大杂院、四合院、胡同等凡俗的生活场景,底层社会的贩夫走卒、三教九流等各式人物,都走进了老舍的文学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关于城市社会的丰富的人物谱系。在现代作家中很少有像老舍这样执著地描写城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以文学化的方式构筑了市民世界,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所有方面。其中的人物不管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或者是老舍理想中的新人,以及车夫、妓女、巡警等卑微生存者,在老舍笔下,无一不是北京文化的体现者。在老舍的叙事中,人物的社会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揭示文化对于人性的影响。老舍通过对他们的叙述,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地域文化样态。另一方面是文学语言上对北京口语的独特运用。老舍采用的是经过加工提炼了的北京口语,这种语言能够准确传神地刻画北京底层民众的行为心理,使人物显得真切而自然,在叙述上也能明快自然。同时,老舍善于用北京土语,增加语言的地方风味。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探索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发展道路。我们看到,老舍那些最具特色,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都与北京这座城市有关。从文学创作之初的《老张的哲学》,1930年代的《骆驼祥子》、1940年代的《四世同堂》,以及1950年代的《茶馆》,这些作品的叙述对象都是充满北京文化特点的人物。沉浸在北京文化中的老舍,用文学的手段展现了京城文化的独特性,这与其他现代作家的地域化写作一起,构成现代文学的丰富的审美内涵。所谓“京味”文学,老舍颇具典范意义。在“京味”文学的不断传承中老舍所体现的源头意味非常明显。

在创作上,老舍涉足的领域是广阔的,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文体,突破了单一文体的写作束缚。无论是小说、戏剧、散文、诗歌,还是鼓词、相声这样的通俗艺术,老舍都进行过尝试,而且都有所建树,特别是在小说和戏剧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老舍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老舍的小说创作在从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的同时,又注重学习西方近代小说的技巧与方法,在人物描写上,既借鉴了西方小说的心理表现,又保持了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老舍融合中西的努力,扩展了小说的文本容量,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老舍以《茶馆》为代表的戏剧作品,不仅为中国文学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而且戏剧建构的技巧、戏剧充溢着的地域色彩以及其“京味”特色,也为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老舍的文学在当下并没有过时,他的文学创作方式方法、地域特色、幽默风格,依然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更为重要的是,老舍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对于中国文化烂透一面的批判,仍然是我们绕不过去的问题。没有反思,就无法得出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取得进步,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只有认清自身,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摆正方向,不至于走向迷失。

老舍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老舍是现代长篇小说的开拓者,在新文学开创时代,他就以自己的艺术实践推动了这种文学样式迅速走向成熟。老舍率先把市民阶层的心理、情感引人新文学,建构起了丰富而独特的市民形象画廊,对北京市民文化与风土人情的逼真叙述使他的创作成为“京味小说”的典范。老舍也是一位语言艺术的大师,他的语言既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地域特色,又表现出独特的幽默风格,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起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老舍艺术实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作品,而且在题材内容、艺术手法、人文关怀等等方面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舍在文学中所探索的一些问题具有历史性价值,比如“国民性”、文化的守成与创新等,对于当下来讲,依然没有过时。

内容推荐

北京城特有的大杂院、胡同等凡俗的生活场景,以及底层社会中的车夫、妓女、巡警等各式卑微却善良的小人物,在老舍笔下,无一不是北京文化的体现者。而老舍作品特有的精练的语言风格,也使笔下的人物格外鲜活,因而也让读者无法忘怀。

苏奎编选的《老舍小说经典》选收了老舍先生最经典的短篇小说21篇,中篇小说3篇。

为了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准确地理解现代文学经典名著,编选者对原著中生僻的字和词做了必要的注释,并在每篇小说后附有简短的解读评点。相信读者朋友翻开《老舍小说经典》的同时,一定会体验到高效通畅的阅读快感。

编辑推荐

老舍多以城市平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他能纯熟地驾驭语言,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人物性格独特鲜明,细节真实,再加之文笔讽刺幽默,诙谐轻松,因而作品深受人民喜爱,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语言艺术大师。

苏奎编选的《老舍小说经典》选收了老舍先生最经典的短篇小说21篇,中篇小说3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舍小说经典/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一本通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66063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7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1
167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