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审美文化论纲)
内容
作者简介
徐国源,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兼职有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化、媒介文化、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著有《民间传播与乡村记忆》《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文化诗学与城市审美》《传播的文化修辞》等12本,编著有《中国民间故事导读》《中国鬼怪传说》《苏州宣卷存续现状田野调查》(内部资料本)等,参加《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歌谣卷?江苏卷》《苏州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采集、编纂工作,在靠前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曾两次获江苏省很好社科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很好成果一等奖。
目录

自序 乡土民间的价值确证与“美”的寻找

第一章 基础问题讨论

 一、民众有没有审美能力?

 二、民间文化有没有审美价值?

 三、民间审美理论的重构

第二章 乡土的逻辑

 一、乡土自然

 二、熟人社会

 三、农耕生活

 四、村落文化

 五、民间信仰

第三章 民众的美学

 一、身体审美

 二、游戏风格

 三、生活的美学

 四、仪式、狂欢与群体审美

 五、地域性与民俗审美

第四章 民间审美(上)

 一、关于“民间趣味”

 二、“人情味”与融人性审美

 三、“真”的价值推崇

 四、带“色”的女性审美

第五章 民间审美(下)

 五、“善即美”:伦理型审美

 六、土味:“俚俗”之趣

 七、喜感与“生生”美学

 八、有趣、怪诞与审丑文化

第六章 创作、采编和研究

 一、“创作者”的讨论

 二、“民间艺人”的创作

 三、“杂食者”的下层文人创作

 四、冯梦龙及其民歌采集活动

 五、“到民间去”: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

第七章 传播与传承

 一、“民间传播”刍议

 二、大众文化的继承与改造

 三、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新生”

附录 吴歌专题研究

 传播视野中的吴地俗文学

 从吴歌看民间的“来世”观念

 论“私情山歌”

 女性与“苦歌”

 怨歌:旧家庭伦理之不谐音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讨论民间审美问题,除了要撇开业已固化的“文人心态”和人们较为熟知的文人审美的模式,还必须在学理上进行“空间性”转移,进入到民间审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场域。徐国源著的《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审美文化论纲)》的独特之处在于,从民间审美文化的“基础问题”的讨论入手,由此进入到“乡土的逻辑”,进而在理论上探寻“民众的美学”,再到更深层面的“民间趣味”的剖析。

编辑推荐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审美文化论纲)》是在作者徐国源讲授的“民间审美文化”课程的基础上整理而来。作者提出,讨论民间审美问题,除了要撇开业已固化的“文人心态”和人们较为熟知的文人审美的模式,还必须在学理上进行“空间性”转移,进入到民间审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场域。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从民间审美文化的“基础问题”的讨论入手,由此进入到“乡土的逻辑”,进而在理论上探寻“民众的美学”,再到更深层面的“民间趣味”的剖析。全书引人入胜,透过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读者自会徜徉于民间审美文化的“学术的理解”之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审美文化论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国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50508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18-05
首版时间 2018-05
印刷时间 2018-05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62
CIP核字 2018046817
中图分类号 G122,B83-09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52.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