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农村社区治理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李勇华著的《农村社区治理研究》对当下农村社区治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研究涉及农村社区治理的19个领域,涵盖了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渊源、农村社区治理的时代背景、农村社区治理的学理界定、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的结构及其关系、农村社区治理客体的特殊性质、农村不同类型社区的治理、农村社区治理型态的演进、农村社区治理的价值追求、治理现代化视界下乡村治理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双重转型等方面,深入剖析农村社区内外部各主客体关系,同时进行大量的事实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李勇华(1960-),男,祖籍浙江苍南,出生于浙江临安,浙江大学法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农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浙江农林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秘书长,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理事,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浙江省党史学会、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乡村治理、农村政治发展和村级组织建设的研究。
2001年以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5项。近年共发表论著30余篇(部),其中CSSCI及以上刊物20余篇,《自治的转型:对村干部“公职化”的一种解读》等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三等奖(2006);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理论创新成果三等奖(2007),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6),国家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很好论文二等奖(2010)。
目录
  
\t章 马克思主义论域中的农村基层治理



\t一、经典作家关于农村基层治理的思想



\t二、关于农村基层治理的思想



\t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农村基层治理的思想



\t第二章 现代国家建构视界下的农村社区



\t一、理论审视:现代民族一民主国家建构



\t二、现实视面之一:国家政权重返农村基层



\t三、现实视面之二:村委会模式除弊补缺



\t第三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的农村社区治理



\t一、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其基本层面



\t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t三、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治理



\t第四章 农村社区与行政村:异乎,同乎?



\t一、现实乱象:认知怪圈



\t二、问题症结:自治体性质



\t三、理论辨析:两者统一



\t四、实践效应:利弊凸显



\t五、合理走向:两者合一



\t第五章 农村社区化治理与村民自治:同乎,异乎?



\t一、农村基层社区化内涵



\t二、城乡社区治理模式的异同



\t三、村庄集体资产需村民自治权的守卫



\t四、结论:城市社区与城市基层政府的关系模式不可“下乡”



\t第六章 村域社区治理与创新



\t一、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范畴与村民自治范畴



\t二、加强社会治理下村民自治面临的挑战



\t三、一村社区治理的因应性变革



\t四、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内洽性评价



\t第七章 联村社区创设与治理



\t一、联村社区基本治理架构



\t二、联村社区正当性审视



\t三、联村社区治理机构职能定位评析



\t四、联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主体关系透析



\t第八章 社区公共事务治理权:村庄与政府



\t一、自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挤占



\t二、“内生”与“外推”之间的踯躅



\t三、“民主”与“官助”之间的结姻



\t四、几点立制建议



\t第九章 社区公共事务治理权:村民与精英



\t一、公共事务决策与村民的主体权利



\t二、公共事务治理与村民的主体权利



\t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t四、几点立法建议



\t第十章 农村社区治理与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重塑



\t一、制度性资源与领导核心



\t二、领导资源流失与核心地位丧失



\t三、制度资源重构与领导能力重塑



\t四、经验和教训



\t第十一章 监督委员会对社区治理的意义及其限度



\t一、监督委员会的价值



\t二、监督委员会的限度



\t三、构建正当、有效的社区基本权力运行体系



\t第十二章 社区社会组织:多元社会主体协同治理



\t一、为什么需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



\t二、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是怎样运作的



\t三、为什么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有效协同治理



\t第十三章 农村社区的贿选困境及其治理



\t一、贿选界定标准的客观无为性



\t二、贿选查处主体的客观无为性



\t三、贿选治理无为性之缘由追溯



\t四、治理社区贿选的两种选择



\t第十四章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中的治理问题



\t一、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实地调查



\t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特殊性质



\t三、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八个关系



\t第十五章 农村社区治理对重构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意义



\t一、农村社区生活共同体的含义及其演化



\t二、农村社区生活共同体解体的原因



\t三、农村社区共同体重构的可能性及其现代性内涵



\t四、农村社区治理对重构社区共同体意义的实证研究



\t第十六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社区治理的价值



\t一、农村社区治理有效实现条件的观察视角



\t二、集体产权治理状况决定社区治理的成败.



\t三、明晰的集体产权制度是社区善治的基础条件



\t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厘清了决定社区治理的两大命脉



\t第十七章 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困境及困境治理



\t一、问题:新型社区农民身份撕裂及其治理困境



\t二、解析:当下新型社区治理困境的评价视界



\t三、对策:身份撕裂及其治理困境的化解路径



\t第十八章 从规则治理、文化治理走向价值治理



\t一、强制性的规则治理:从“族规”到“村规”



\t二、愉众性的文化治理:从“社戏”到“排舞”



\t三、根植性的价值治理:从“三纲”到“三维”



\t第十九章 自治的转型:对村社干部公职化的一种解读



\t一、问题的提出及相悖取向



\t二、解读的视角及理论困境



\t三、理论新视界:自治转型



\t四、实践再探察:利大于弊



\t第二十章 乡村治理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双重转型



\t一、乡村治理转型是问题导然:乡政村治体制



\t二、乡村治理转型的基本导向:乡一村融合治理



\t三、乡村治理转型的基本路径:重塑村民自治



\t参考文献



\t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农村社区治理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勇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93762
开本 16开
页数 3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千字
出版时间 2018-06-01
首版时间 2018-06-01
印刷时间 201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21:58